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若有良田二顷,可佩六国相印

若有良田二顷,可佩六国相印

推荐人:lisiking 来源: 阅读: 1.03W 次

时下常有人说,“人生艰难”。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女子图鉴”、“男子图鉴”,媒体也在时刻贩卖着现代人的焦虑,更以简洁幽默、充满反转的方式表达现代人的失意生活,不难体现出现代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求和对现实的痛苦。而造成这场大众悲剧的深层原因,其实是大家并未百分百投入对梦想的追逐。这是一个花团锦簇的时代,口腹、视听能够轻易得到的满足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将个人拖入泥沼。若我们有心停停脚步,回头望望,古往今来多少人为逐梦倾尽所有。古人有如苏秦逐梦而千金之裘敝、悬梁刺股的坚毅身影;今人有如袁隆平孜孜不倦下粮田,立志实现乘凉梦。

若有良田二顷,可佩六国相印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他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力抗秦,他是合纵南北联盟的盟长,并佩六国相印。当他北上复命时,一路上车马众多,声势显赫,各诸侯国都以王侯之礼派使隆重相送。这样一个看起来庄重威严的人,在许多年前,却是一个家境贫寒、家里连地都种不起的穷苦百姓。古代的农业社会,等级十分明显,“士农工商”农排行第二,可是苏秦家没有田地,想靠着种田出人头地成为一方富商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只能努力地读书,拼命地读书,“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也就是从他这来的了。他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读到深夜,想睡觉时便拿锤子往自己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醒来继续读书。生活给予他伤痛,他却报之以勤奋,才有了后来的苏秦游说诸侯,六国封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最终感叹道:“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反观今日,生活富裕,温饱问题早已不是我们的心头大患,当初苏秦得出的结论早已变为“若有良田二顷,可佩六国相印。”当时的苏秦饱受生活的折磨,被“逼”为纵横家,而今日被生活宠幸的我们,是不是更当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可佩六国相印”之人呢?生活不幸时我们应当思考怎么样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然后使生活也变得更好。生活幸运时我们更应当忆苦思甜,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说到良田二顷,我会想到这样一个人,他真实地拥有良田二顷,每当湖南盛夏时会下到田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他的稻子,他知道夏天正是稻穗生长的时节,他必须每天下田查看才能放心。在足蒸暑土气的田头,气温常常达到四十度,中暑成了家常便饭,但是他,身上常备着清凉片,中暑了就吃几颗,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他皮肤黝黑,本是黄种人的哑光肤色,现在与黑人朋友相差无几。本来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他却一直坚持下田,他说:“只有下田让我最快乐!”他,是袁隆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人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因为自己小时候被饿怕了,深知饥饿的滋味,所以立志要种出最高产最优质的品种,来为国人乃至世界解决粮食问题。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当时,他顶着烈日在田间苦苦寻觅,凭借一把放大镜,反复观察标本结出的稻穗,第一次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这些年,他研发出无数科研成果,在第37个世界粮食日,他向世界宣布他研发的海水稻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再度创世界水稻单产最新最高纪录。他的梦想起源于生活,当他的梦想实现时,梦想又反哺了生活,现在的他,已享誉世界,成为了真正“可佩六国相印”之人。而他不再局限于满足温饱,继续向着科研的方向发展,希望能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生活与梦想之间,人们常常找不到出口,总是顾此失彼。家境贫困、生活不理想的苏秦安能“佩六国相印”,生活困难、靠自创条件的袁隆平能位列世界科学家前列,何况是已拥有良田二顷的我们呢?生活支撑梦想,梦想也会反哺生活,愿当下的我们能看清自己已有的“二顷良田”,全力追逐心中所梦,最终,愿我们都能成为“可佩六国相印”之人。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