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在灾区的日子里

在灾区的日子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1W 次

在灾区的日子里

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后,让汶川、北川和青川等陌生的县城,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新闻人,我所在的中煤地质报社的编辑记者们都非常关注四川地震灾区的情况,大家以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凭着对灾区人民群众无比挚爱的情感,积极参加献爱心捐款、交纳特殊党费。同时,大伙每天都从电视上看灾区的新闻,谈论的话题也大多和地震灾区有关。因为,那里不但有成千上万的灾区同胞,还有我们煤田地质单位的职工群众,他们的安危冷暖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的心。

报社领导很清楚同志们此时的心情,按照总局党委的有关要求,把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决定成立由社长、总编辑常化群亲自带队的中煤地质报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采访组,通过报纸及时向全系统宣传报道在灾区的煤炭地质职工抗震救灾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在灾区参加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的煤炭地质专家队员。

大概因为自己是总编辑助理、新闻部主任吧,我也成为这次新闻采访组成员。当从常社长口中得知要去灾区采访的任务后,我便为了完成这一神圣的任务而默默地做着一些准备工作了,如翻阅有关报纸,在网上查看有关的信息,以便在自己的脑中有一些相关的素材。

星期天,回父母家。当我把要去四川灾区采访的情况告诉父母后,他们看了看我,父亲嘱咐道:“到了灾区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要好好工作,听从领导的安排!”母亲说:“你给海英说,你家里要有事就给我们打电话,到时让你爸过去给孩子做饭!”望着年近八旬的父母,我心中很是感动。回家把父母的话告诉了妻子,妻子只说了一句话:“你就放心走吧,家里有我,没事!”

于是,在大地震的十多天后,报社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出征壮行仪式,在张书记、肖总编及全社同仁的欢送保佑中,我和报社网络部主任张立便在常社长的亲自带领下,每人一身迷彩服,脚噔解放胶鞋,携带雨衣、照相机、笔记本电脑、采访本以及一些必备药品等,开始了长途奔驰、深入四川地震现场进行一线采访的灾区之旅。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一次震惊世界的大灾难。虽然经过十多天的抢救,已进入一个清理现场、防止瘟疫流行的新阶段。但由于受地震的影响,在原有的地质灾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地灾隐患,如滑坡、危岩、堰塞湖等。为了减轻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损失,预防新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包括煤炭地质单位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勘单位分别组成专家组及地质排查队,承担灾区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工作。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宣传报道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干部职工和在地震灾区的各煤炭地质单位参加地质灾害排查的地质专家队员们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

在灾区的十多天里,我们跟随着常社长,在四川局记者站吴传弟主任带领下,乘坐着四川局的一辆越野车,先后跑到了什邡、华蓥、德阳、广元、天全等几个受灾损失比较严重的县市,采访慰问在那里的地质单位干部职工和地质灾害巡查排查队员。

我亲眼目睹了地质队员队工作时的情景,他们不但要面对着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余震、山体滑坡以及头顶上摇摇欲坠的危岩巨石、脚下道路就要垮塌的危险,而且整日面对灾区那满目疮痍、遍地废墟、一片狼藉的惨状,特别当面对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和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一双双悲怆的眼睛时,心中还要强忍着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会涌现的那份难言的悲伤和痛苦。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以真挚的爱心,以地质队员的坚韧和勇敢,穿行在异常艰苦危险的灾区现场,进行地灾巡查排危和调查评估工作。

谁都清楚,在余震频繁不断的地震现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无疑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可以说,这里既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也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特殊使命。由于刚经历了大地震,在重灾区开展地震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吃住行都成了问题。在生活方面,队员们要自己解决衣食住行,不能给当地县、市、乡镇地方政府添麻烦。吃的是自带的方便面和干粮,喝的是自带的矿泉水,住的是自己搭建的帐篷,开始时甚至睡地铺,到后来才拉来了床板和床架。

六月的巴蜀大地,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帐篷里白天最高气温有时竟高达40多度。吃罢地质队员给我们做的午饭——煮黄瓜、大米饭和方便面后,我们进入队员们的帐篷里进行实地察看和拍照,只在里面呆了一会,我便立刻汗流浃背了。本来常社长还准备带着我们采访组在这帐篷里住一两晚上,可是一来帐篷里根本没有我们的位置,每个帐篷都住好几个人呐;二来吴主任等人从我们的身体健康考虑,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住,于是我们只好做罢。

性格直爽的四川局司机邓师傅对我说:“唉哈,你说啥子嘛,可要不得哟,你这么瘦还住帐篷,一晚上就会被蚊子咬成人干喽,还咋子回家嘛?快算了也!”我知道他这是和我开玩笑,可这里的蛟子还是够厉害的,只要让它在露着皮肤的地方“亲”一下,立刻被叮咬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红包。

因为防疫需要,每天地质队员们每天还要往身上喷洒几次消毒药水,本来天就热,再加上没有条件洗澡,所以大家只能听凭药水味和汗味的熏扰煎熬,许多队员身上都长满了又红又痒的小疙瘩。

当我们采访组来到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赴四川地质灾害评估队时,八名队员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当地过渡安置点建设项目危险性评估工作,开始进入编写评估报告阶段。和大家座谈时,我们再一次印证了地质排查队员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苦,和我们这些没有受地震灾害损失的地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野外进行危险性调查评估工作,路被山石挡住了,桥被震断了,地质队员们就攀岩登山而上,硬是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中午大家在勘测评估现场不能回驻地吃午饭,饿了,大家啃块饼干;渴了,便喝一口矿泉水,有时带的矿泉水喝完了,便喝山沟里的水。即使是这样,大家也毫无怨言,每天依然苦而快乐的工作着。

望着这些离开家乡来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已近一个月的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听明方平工程师介绍说,他们当中有的人在工作时还被蚂蟥给蜇伤,尤其他们队长肖利佳的舅舅也在四川灾区而且家里的房子也塌了,但他却始终没顾上去舅舅家看一眼时,我们心中深受感动,敬意油然而生。尽管我们报社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但是常社长还是代表我们报社向这支年轻可爱的地质调查队送上了一份慰问金,表达了我们崇高的敬意和问候。

什邡市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给什邡市广木公路的猪嘴山、烂柴湾、红白至峡马口公路的石灰桥等多处地段带来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危岩和崩塌已严重威胁着运输安全和抗震救灾工作。为了给抗震救灾恢复交通赢得宝贵时间,早日排除在公路山坡上方的危岩,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队员不畏艰险,爬到了险象环生的山腰上开展应急排危爆破施工工程。我们闻讯后,也赶到现场进行采访。

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临危不惧?我也说不太确切,可是朋友,如果你能够此刻来到这些地质巡查排查队员工作的现场,你就会对这两个词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和感性的认识。他们进行排危施工的场地(如果这也能称作场地的话),一边是深渊,另一边是悬崖,一个个高悬的危岩挂在头上方,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地质排查队员们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团结协作、奋勇向前,坚定不移地开展排除危岩爆破施工。我们站在下面抬头看他们都有些头晕,更不用说这些地质队员爬上五十多米高的崖顶向下看的感觉了。可是这些地质队员此刻没有一个退缩的,没有一个说有“恐高症”的,用绳子将身体悬在半山腰后,用铁锨把松动的岩石挖开,将把炸药放进去后,再把炸药引线接好。

有时他们人悬在半空中,一只手要扶着崖壁上,只能一边用一只手接引线,一边用嘴含、用牙咬,头上的汗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淌,脸上被火药和石壁蹭得黑一块白一块的。但是他们全然不顾,只是铲除、装药、爆破,再铲除、再装药、再爆破。

就在我们在此采访的日子里,在进行排危爆破施工时,一三五队殷有春、舒选海两名地灾排查队队员不幸被炸伤,被大家送进医院进行抢救。什邡市领导闻讯后高度赞扬了煤田地质队员的英勇精神,称赞这两位负伤的队员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英雄赞歌,并指示有关部门对两名受伤队员给予最好的治疗,让两位英雄早日恢复健康。

在我们回来以后不久,传来了两位队员伤伤愈出院的好消息,我为他们的痊愈感到万分高兴,并衷心地祝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平安顺利、身体健康。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赴川地质灾害调查队的五位队员中,除了带队的领导、技术负责、高级工程师、司机外,还有一位结婚蜜月刚开始便毅然吻别新婚妻子随队踏上了赴川征程的年轻工程师,他叫王殿义。五位队员驱车抵达指定的排查地点——广元市苍溪县时已是晚上9点多了,大家顾不上频发的余震和长途跋涉的劳顿,一边迅速收集县里汇集的资料,一边仔细倾听了各方的意见,一份完善的地质灾害排查行动方案便出台了。

苍溪,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大地震给这个山区小城造成了2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部要求地质组在短时间完成排查任务,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依据。在紧张的工作中,大家顾不上休息,顾不了午后毒辣的阳光,只想早一点把隐患排查出来,早一些把灾区的民众安抚下来。有时队员们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便坐在地上休息,可一听到乡亲们焦急的呼唤,大家又艰难地站起来迎上去。

漓江镇寺基村大地震后新发现了一处山体滑坡,当队员们从别的隐患点赶过的来时,已临近中午。大家立刻追究滑坡的行踪,思索着需要采取的避险措施……忙完了这里的工作,已是下午4点多,队员们又立即赶往下一个大型滑坡灾害点。

这时,如果按原路返回再到下一个滑坡点要用两个小时,这样便无法完成当天的任务,只有冒险走惟一的捷径——妈妈岩下的崎岖山路,才能少走一个小时的路程。没有太多的思考,大家便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条仅能勉强容一车通过的艰险山路。山路外侧是濒临宋江河的万丈深渊,内侧则是悬崖峭壁,突出的巨石高高悬在头顶上方,似乎像张开血口随时扑向人们的怪兽,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像醉酒后抽疯的汉子一般,浑身上下颤抖了起来,山石纷纷落下,散布在众人眼前。队员们一边急忙清除滚石,一边紧张地注视着头上方。突然,一块巨大的滚石落下挡在前面,一车人全部上前使劲也无法挪动分毫,只好让司机曹辉驾驶着空车慢慢地靠悬崖一侧一步一步地挪过去,一公里的险路好一阵子才慢慢熬过去。

过了妈妈岩后大家了解到,已有数十人在此命丧黄泉,被砸伤或摔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五个人都说,今天算是过了一次鬼门关。

地震过去了两个多月了。但是去灾区采访的经历,就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特别是四川灾区人民不怕困难、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让我深深感动。我想起了央视一个四川籍男主持人在“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晚会上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四川人最勤劳,我们四川人懂感恩!”是啊,多难兴邦。

经历这场大地震后对生命、对人性、对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的灾区人民,一定会把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做好,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我们华夏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风雨坎坷和磨难而生生不息、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无闻、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永不弯腰的脊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我对艾青的这句名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似乎理解了温家宝总理为何也会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引用这句诗。有泪未必不坚强,无情未必真豪杰。让我们收藏起眼泪和悲情吧,把对祖国母亲的拳拳爱心、对灾区人民的殷殷深情,都转化为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吧,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爱国和支援灾区建设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