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冰炭同炉”的纠结

“冰炭同炉”的纠结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7K 次

疫情肆虐,生活小区封闭,在家无事,重读了俄国现实主义批判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从人物形象“列文”再次深深体会到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性格。

“冰炭同炉”的纠结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仰而望之”的巅峰之一。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是经过几年的辛苦笔耕,完成《战争与和平》后太累了,打算休息一下,计划创作一部中篇小说《一位贵妇人的风流史》。但托翁精益求精,据说修改12次之多,最后安娜也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正面人物,同时对俄罗斯社会(包括制度、意识、习俗、文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和批判,成为其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小说以“安娜和渥伦斯基”以及“列文和基蒂”两条线索交互推进,结构完整,形象饱满。“列文”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他的生活原型就是托尔斯泰自己。

托尔斯泰出身封建贵族,父母早亡,兄弟分家时,就得到6000俄亩土地、300匹马和大量的农奴,但他一直同情农奴,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参加劳动,分土地等方式致力于解放农奴的尝试,所以,伟大导师列宁就称他是“俄罗斯的一面镜子”,但他信奉“不作恶”的宗教思想,不理解更不支持布尔什维克革命,最终也没有找到真正解放农奴,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钥匙”。但70年代后期,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改变,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创作了《忏悔录》等作品,也对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想也有所理解和认识加深。在小说《复活》中,初稿是男女主人公结婚,并移居英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终稿却让“芭斯洛娃”嫁给了流放中的政治犯“西蒙松”,从这一重大改动看出托尔斯泰朦胧认识到,布尔什维克的主张更为贫苦大众所接受。

但这只是初步的变化,且很不彻底,因此,所谓的“解放农奴”的理想也只能是“望梅解渴”,乃至“画饼充饥”。最后只得寄希望于宗教。在《复活》的结尾,抄写了《圣经》“新约”、“旧约”中的大段的段落。但宗教并没有给托翁以幻想,沙俄东正教教会因为不满他的宗教思想和解放农奴的举措,已经秘密开除了他的教籍。托尔斯泰逝世后,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赶到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托尔斯泰的故乡),却没有看到安葬前有任何的宗教仪式。从“列文”,结合托翁的实际,不难看出,他的一生的思想性格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矛盾。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所说:“在他的思想和心灵中,统一从来是不存在的。”

从他一生的其他“日常琐事”也可以看到矛盾的一面。他讨厌小时的一个女玩伴,曾把她推下阳台,多年后,女玩伴却成了他的岳母,以致岳母经常笑话他;托尔斯泰早年文学创作,得到过大文豪屠格涅夫的鼎力支持和巨大帮助,但二人后来却渐行渐远,文学理念和创作方法等更是几乎“分道扬镳”;托尔斯泰和诺贝尔是好朋友,晚年的创作就是通过诺贝尔赠送的收录机口述完成的,在世界上也享有巨大的声誉,但却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托翁晚年提倡“柏拉图式”的清心寡欲的生活,晚年声明放弃了作品的版权,甚至离家出走,和浮华奢侈的贵族生活“诀别”,但他年轻时却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尤其喜欢赌博,青年时代还背上了巨债;他和妻子就生育了13个孩子(有夭折的);他的出走也“矛盾”,本意是想要告别贵族生活,却病逝在一家小火车站,永远地告别了生活。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