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个性日志 > 打,打炉包的“打”

打,打炉包的“打”

推荐人:湖畔居士 来源: 阅读: 2.21W 次

我地区的人们喜欢用“打”一字造句说话办事,不知道别的地方怎样,因为我没有在外地长时间生活过。比如:打仗、打架等自不必说,那活动确实是“打”,可打主意、打车、打水、打饭、打分、打草稿、打的,碗打了、鸡飞蛋打,打杂、打包裹、打铺盖卷儿、打裹腿。打草鞋、打毛衣、打蜡、打个问号、打墨线、打格子、打戳子、打图样儿,打开盖子、打井、打眼儿,打旗子、打灯笼、打伞、打帘子,打信号、打电话,打介绍信,打前站、打秋千、打扑克、打麻将、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滚儿,打晃儿、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打官司、打交道、打离婚,打心眼里,自打那一来,等等,似乎一切都可“打”。

打,打炉包的“打”

打可囊括一切活动动作。

“打”的最初含义无疑是“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但那么多的活动动作都可是“打”进行完成,我怀疑我地区的先祖喜欢“打”而好斗。可历史告诉我我地是“圣人之乡”,我不禁郁闷起来。

于是,我便“打炉包”,用手、用工具、用材料,但最危险的工具就是那把菜刀了,还有可控的火势,那么“打”何在?我不得其解:打十几、几十个炉包,轻而易举,不用多大力气,没有什么复杂的过程,刀切肉腌制、剁菜细小些,和面揉揉、刀切成小面团,其中“打”的姿势、意味、意图乃至动作小之又小。呵呵。

除非向前推算:面是哪来的?肉是哪来的?再往前直到原始之物,确有“打”成分,如那把菜刀的形成:开矿--寻铁--冶炼--打制成刀,确实得“打”。呵呵。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那么,就“打”炉包吧,因为有人偏偏喜欢让我打炉包吃。于是,我几年内打了许多次炉包,技艺日臻完善,逐渐成熟,我打的炉包越来越可口,吃了下顿还想再一顿。吃不了的和人分食时,人曰“您家是打炉包的?”答曰“非也”。

打炉包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肉可切成较大团状的了,菜可切长粗些了,菜陷不再水汪汪而是油汪汪,用尽后不余一点水分,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了,炉包合拢处着锅底受热且没有后面皮更有一层油汪汪的焦黄油煎成的脆香一层,食者赞不绝口,没有批评之词,我便心坦然,虽劳累心里高兴。

打的动作倒是没有,我仍然称之为“打炉包”,我这里的人也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