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一代权臣的人生悲剧——读《李鸿章传》有感

一代权臣的人生悲剧——读《李鸿章传》有感

推荐人:踏雪寻梅 来源: 阅读: 2.09W 次

李鸿章是晚清三大名臣之一,也是当时国内外公认的第一权臣。他以一介文人入幕,平捻军、办洋务、创海军、主外交,位极人臣,其见识才具远在同僚之上。但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一直饱受争议,历史老师口中的“大汉奸、卖国贼李鸿章”至今声犹在耳。

一代权臣的人生悲剧——读《李鸿章传》有感

其实,李鸿章只不过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上签了字,就被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清楚地知道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必将背负千载骂名的严重后果。可又不能不签,不得不签。因为弱国无外交,他只是懦弱的清政府的谈判代表。难道作为战败国的清政府在谈判桌上还有发言权吗?有多少人知道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 ,竭尽全力,据理力争,还被日本浪人在额头上打了一枪,但清政府却因此少赔了一亿两白银。《辛丑条约》签订时,李鸿章已是退休赋闲的耄耋老人,硬是被强行推到了谈判桌上。《李鸿章传》的作者、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就曾发出感慨“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一九零一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心力交瘁的李鸿章溘然辞世。两个月后,流亡海外三年的二十八岁的的梁启超以维新派流亡领袖身份,为七十八岁的在朝洋务派领袖作传。梁启超视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的关键人物,因此,他称自己的这部著作为同治、光绪年间的大事记。传记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上直至绝望死去的悲壮一生。全传以文言文撰写,六万余字,以最生动的“笔端常带感情”的梁氏文风,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深入阅读后,感觉此传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其人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视角,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想到生命的无常人生的无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梁启超在此传中总结的很公允,大致是说,李鸿章不失为一位英雄,最不幸的是,这么大一个中国,竟然没有无名英雄跟着他,因此他虽然有行动,却不能换来成功。一言以蔽之,他输在其背后的专制政治体制。遍观晚清诸臣,李鸿章位不可谓不高,权不可谓不重,识不可谓不够,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他虽然励精图治,尽心尽力为大清国的强兵富国鞠躬尽瘁,但还是不能力挽狂澜。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西方报纸有评论家称:日本并不是和中国作战,实际上是和李鸿章一个人作战。最可笑的是北洋舰队在威海刘公岛投降的时候,当事人还给日军写信,请求返还“广丙”号,信中说这艘船隶属于广东水师,这场战争和广东没有关系,各国人士听说后没有不笑话的。这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悲剧,是所有立志精忠报国的志士仁人的悲剧,是整个大清王朝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李鸿章的人生悲剧说明了“孤胆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有限的。笔者认为:无论个人能力多么超群的英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充其量只是一个“领军人物”,没有追随者必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伟大,但是因为连年的穷兵黩武,他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最后被欧洲联军打败了。而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则豪迈地喊出了“人民万岁”的口号,并依靠人民的力量,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赶跑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独裁专制的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英雄的背后还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否则依然只能是壮志难酬。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前首相、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进行香港归属的谈判时,之所以能说出“主权是不能谈判的”的最强音,就是因为背后站着强大的祖国。而目前,我国又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大好机遇,“大众创业”和“万民创新”成为了分享经济的主旋律。。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与时俱进,奋发图强,把自己融入到大众之中,融入到团队之中,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更大的作用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