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中国饮酒礼和意境

中国饮酒礼和意境

推荐人:王宜峭 来源: 阅读: 1.07K 次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书》曰:“酒为百礼之首。”明宣宗在《酒谕》中亦曰:“非酒无以成礼。”酒不仅是一种酒精饮料,也是一种富有特殊内涵的文化饮品。饮酒既是一种生活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座中客已满,杯中酒不空”,经常是宴飨聚会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饮酒诗,每次读来总让人眼前浮现出古人饮酒时鲜活生动的画面,那种不拘于礼节,不放纵于酒色,君子之交淡如水却又惺惺相惜的情怀跃然而出,让人深深回味不愿出离其境。

中国饮酒礼和意境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如今,我们在闲暇之余常常约上三五好友聚会小酌,其间总要经过定人、选地、约时,入座、敬酒、劝酒酬酢乃至尽欢而散,其中不免礼仪繁复不一而足。今人饮酒,不醉不欢,那古人又如何呢?

其实,古人宴饮规矩更甚,举凡邀客、迎客、入席、就座、敬酒、奉食、送客,皆有规矩,不可轻易变化,否则视之违礼,在中国古代,礼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准则,违礼会被视为不敬,酒礼不周会导致宾客的不满,导致请客之功尽废。

古时候,邀客要凭请柬,这在明清更盛行;迎宾,《仪礼》中还有“三揖、三让、三辞”之说;堂室是古人设酒宴、敬宾客的主要场所,除堂室外,亦可选择花间月下、竹林之荫、荷亭水上等高雅之地。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则是因七贤人常聚集于竹林之下,凭酒把风,吟诗写意,肆意酣畅而得名;

在古代酒宴入席时,主人入门后而右,客人入门后而左,主人就东阶,客人则就西阶。礼坐之法为两膝着席,臀坐于两脚的后跟之上,禁止“箕踞”(席地两腿八字分开),并坐不横肱(胳膊由肘到肩部分抬起),“食尽前,坐必安”。

也有无意礼法,潇洒不羁的名士饮酒风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曾有月下把酒的名篇,创造了人与自然共饮,天人合一以至于无我的酒中逍遥境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现今纷乱社会里,物质和功利容易让我们的心迷失,人们已经难得有这样的心境,在月光之下一个人静静的关照内心,独自细细品味美酒和一路走来的人生百味。中国传统文化中酒的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天人合一,齐物我,齐生死。庄子宁愿做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自由的乌龟,也不愿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精神的根源和精髓所在。

古人酒礼中入座列位也有主宾之说,讲究与天地合其德。据《礼记·乡饮酒义》记载:“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除了方位的区分,古人在席位设置上也有首尾上下之别。首者上也,为尊;尾者下也,为卑。与之相应,尊位即上位、上席、首位、首席、首座等称谓,还有上首之称。上首,本是佛家用语,后成为古代酒礼一席中最尊的位置。

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饮酒为其一,所以古人在饮酒的时候是很注意环境和意境的,即使醉了也是醉卧花间,沁香入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古人进酒曰献,回敬曰酢,劝酒曰酬,酌而无酬酢曰醮。尊卑地位不同,长幼身份不一,敬长赐贱都有礼规。要求长者、尊者依礼必正;少者、卑者受礼必从。周代筵礼中,主人敬酒,先从几上取杯,洗净后再斟酒,斟满后双手捧递,客人双手接,一饮而尽,后置空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亦如此。但对天子不适用,“天子无客礼”。对不胜酒量或涓滴不沾的宾客,常设醴或茶代酒。敬酒之后,则应奉食,谓“从献”,即以燔肉或炙肝之类置于爼上从而荐之。宴饮结束后要送客,据《汉乐府·陇西行》描述:“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楚。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是那个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西周饮酒礼仪可概括为4字:时、序、效、令。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视为违礼。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祖宗)、神,而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也视为违礼。效,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三爵即止,过量亦视为违礼。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不能随心所欲,不服也视为违礼。

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有酒监、酒吏、酒令、明府之名。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不过有时他们的职责又是强劝人饮酒,反而要纠举饮而不醉或醉而不饮的人,以酒令为军令。

古人饮酒,倡导“温克”,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教人不做“三爵不识”,狂饮不止的人。所谓“三爵不识”,指不懂以三爵为限的礼仪。《礼记·玉藻》提及三爵之礼云:“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就是说,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谓三爵,指的是适量,量足为止,这也是《论语·乡党》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的意思。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到唐朝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的文化之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目共睹,在文化繁荣的背后,我们总能够看到酒的影子,这样就形成了唐朝独特的酒文化。文学最癫狂的状态便是诗,饮品最癫狂的便是酒,而唐朝恰好形成了亦诗亦酒的独特文化。其他朝代虽然也有诗酒相融的现象,但是很难形成一种群体,皆形成不了象唐朝这样的“诗酒文化”。

盛世唐朝是一个喝酒求醉的时代,那时的人们对于盛世的理解是诗歌和酒,即使远在天涯,人在江海,只要有酒和诗就不会寂寞,酒和诗互相交融,酒和诗的后面总有朋友的相随。白居易在《劝酒》一诗中说到,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可以了解那时的人们在酒中对友人的殷勤。

唐人饮酒,少有节制。大概从宋代开始,人们比较强调节饮和礼饮。至清代时,文人们著书将礼饮的规矩一条条陈述出来,约束自己,也劝诫世人,如:《酒箴》、《酒政》、《觞政》、《酒评》等。清人张晋寿在《酒德》一文中中有这样的句子: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奉行礼饮具体规范。

在唐朝时,据记载就有了以酒肆为主,杂以其他娱乐的酒街出现,除了在家中庭室中比较正规的宴客之外,那时的人们也喜欢到街肆聚集饮酒,如同现在的酒吧一条街,有歌舞助兴,有好友相逢,杂以人世间百种风情都在夜的繁华中一起绽放,其中感觉和正规宴饮想来不太一样吧。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古代的“酒吧街”(唐长安西市再现)

一千多年前,一代枭雄曹操在乱世中向苍天发出感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五百年后的大唐盛世,一代诗仙李白也在和友人登高饮宴时发出人生感叹: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即使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行路难之中,即使在漫漫的旅程和遥远的他乡,诗人李白仍然还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说: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而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后,也欣然写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古代的人心中酒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人们总是可以找到饮酒的理由,即使是生活波澜不惊,毫无起伏,那时的人依然可以对酒当歌,快意人生。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那个将雪的冬日黄昏,百无聊赖之中,问他的朋友刘十九: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和现代人的直接邀约不同,是诗人的矜持和幽默吧。如今,我们会直接拿起电话:“喂,在哪呢?天气这么冷,喝一杯如何?”古人即使是幽默的方式都是如此的斯文,不同于现代啊!

还有那温婉如斯的李清照,那年的风雅和诗酒言志,至今依然传唱。她因此成为了一代婉约词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在中国古人的心中,酒是一种乡愁,酒是一种悲伤,酒是一种喜悦,酒是一种开怀。酒是歌,是诗,是远方,是知己,是一种欣然,是一种寂寞,是相思,是忘记,是他乡的寄托。酒是孤独时候的相伴。酒是成功时候的贺词。酒是失败的抚慰。酒是百无聊赖时的寄情。酒文化经过千年的沉淀,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生活中有快乐和悲伤,也会有成功和失败。

即使如此

总是还有酒和诗意!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