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泰山揽胜

泰山揽胜

推荐人:蒸江水冷 来源: 阅读: 1.1W 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揽胜

“登泰山而小天下……”

“总像欠了中华古老文化一笔债似的……” 泰山,以其雄伟、秀美而引发诸如杜甫,孔子,李健吾先生等多少文人骚客的感叹和愦憾,我也一样,在我朦朦胧胧的意识中,如果说黄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大家闺秀,泰山则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的英杰才俊,我一直对居五岳之首的泰山始终身存向往和崇敬。一三年夏日,当我终于有机会莅临泰山时,我对自己意欲登临泰山的思想激动不已,同时为能否容纳泰山文化熏陶而忧心忡忡。

我们是6月9日早晨从济南市驱车前往泰山的,到达泰山脚下还不到上午九点,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透过车窗远望泰山,并不是很高,给人一种敦敦实实的感觉,但山体波涛起伏袅袅青烟缓缓升起,彰显出泰山的庄严与肃穆。山脚下,岩石突兀、怪石嶙峋;山腰处云雾缭绕,氤氲迷离,更带给人一种虚幻与神秘,使人神往不已。走下车来,站在泰山脚下,仰望巍峨的泰山,浓密的山林覆盖着一座座山头,登山的石阶小路掩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建筑簇拥在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小纪念品摆满摊位,奇形怪状的泰山石,多镶嵌着红漆“泰山石敢当”的艺术字,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无心品味这些工艺品,每人储备了一瓶矿泉水,同时为了遮阳,我们一行人就在泰山脚下的小店里各自购买了遮阳工具,我则花十五元购了一顶太阳帽。同事们笑称:虽然不能享受李健吾先生那般雨中登泰山的情趣,但阳光下登泰山,或是别有一番情趣。

我随着众多游人一起迈上了登山的第一个石阶。泰山的石阶凹凸不平,落差很大,坡度较大,登起来有些费劲,爬了十几分钟方登至“孔子登临处”,两块书有“天下第一山”和“登山必自”的石碑分立两旁,分外醒目。一些好看的藤本植物爬满了坊门顶部,斜垂下许多枝蔓,微风下摇曳多姿,更显翠绿,那红红的坊门在绿树的掩映下也显得格外亮丽。起初,上山的路阶要比想象中的平坦得多,人们走得都很快,有些人与我一样边走边数着台阶。走着走着,原来拥成几个方阵同行的游人渐渐拉开了距离,步轻腿快的窜到了前面,心跳脚软的不断停步喘歇。

路边上,抬滑竿的山里人三三两两地散坐着,两眼紧盯着那些一步三喘的登山人,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势。越往上,同行的人越稀疏,越显得寂静,此时此地不由让人想起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诗句。气喘之中早已忘记踏过的石阶究竟有多少,问同行人也皆笑曰只知其累不知其许多了,无奈只好放弃数一数泰山到底有多少级台阶的念头。

再往上走,道路忽然变得清幽起来。路的左侧是蜿蜒的小山,时时可见题字和碑文。路的另一侧则是条山水冲刷的小河,河中细水涓涓,不时可见二、三人围的大石独然兀立其边,想见山洪大时的情景。 好不容易爬到中天门,已是半晌午了。凭栏仰视南天门,更觉得“中天”这个词取得精巧。“中天,中天”,到此才算走完天上的一半路程。猛然间觉得泰山变得格外的宽大浑厚起来。 不敢作太长的停留,怕休息多了钻出惰性来。只能拖着注满铅块的双腿继续往上爬。石级越来越狭窄,呼吸也越来越粗了。谁知爬到云步桥,却豁然精神一振,疲意顿消大半。但见一架飞桥凌空而卧,桥的右首上方一块巨石横空出世,大石黝黑振亮,一瀑水帘恰好从其表面滑过,水珠喧溅,云气氤氲,浑然有一种云中漫步之感。站在桥上俯看下方,只见一条石阶小路蜿蜒而下,两侧青山簇拥其边。更有一道山泉绕着它缠绵不休,路上行人点点,真是一幅典型的阳春三月山水踏青图!

再往上不远,便是名传千古的“五大夫”松了。古松是只剩下两棵了,历经数千年风雨已是老态横露。树的枝干都由铁架支着,不过依旧苍虬有力,豪气勃发,真如泰山之本色。

离“五大夫”松不远,有一涧山泉蜿蜒下山。正好腹中饥渴,便与朋友坐于其旁歇息用食。我们一行人花五十元钱购买了半个西瓜,此时此刻,真是解渴。坐在一块山石上,一边品尝西瓜,一边向上仰望,但见绿树浓荫之中透出高耸入云的南天门。一阵风过,绿影婆娑,惹得天上的云彩象是水中的倒影般随风荡漾。看着欢快的山泉跳跃下山,任凭轻柔的山风抚摸着我的脸,心中疲意全无,心情也变得异常的平静,真有一种出世之感……

陶醉良久才恍过神来。要不是还有“会当凌绝顶”的心愿,真想一辈子坐在那里不起来了。

再往上走就是艰苦的“慢十八盘,紧十八盘”了。十八盘有三段,下段平缓,中段转险,上段急升,整段路,大部分临渊靠崖,所谓壁如刀削,涧如水飘,也没数清是否真有三十六个弯,只是低头猛爬不已。见了天梯石级旁的书法石刻,便驻足欣赏,或苍劲或飞龙,赏心悦目,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泰山的文化氛围。

一路拾级而上,慢慢地双腿不知何时又被铅块注满了。满目所见除了尽是白得晃眼的石阶实在支持不住了,便靠在路边的栏杆上喘会气。虽然骄阳似火,好在山风淋漓,倒也没受酷热之苦。只是双腿不仅注满了铅,而且开始发酸,好象又接着往里面灌醋。两条腿战战兢兢,还真怕一失足也成一道山泉纵跃下了山去!

拾级十八盘,但见阳光映照下的泰山,群峰起伏,云雾如海,涛涌波浮,九曲十八盘的石阶小路似戏水游龙,在峰峦间若隐若现。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众多的游人队伍中,忽然瞥见一个挑山工挑着一大担东西爬上山来。他身材瘦小,皮肤晒得黝黑。头上汗珠淋漓,额上的青筋高高得凸出来,小腿的肌肉绷得很紧,整个身体弯得象一张绷紧的弓一般。我注视他时,他正站在那里喘气,只见他扁担一头挑着四箱矿泉水,另一头挑着好几捆蔬菜。我现在才明白,刚才那五十元半个西瓜半不贵,山上所有的粮食付出了多少的汗水。

爬到升仙坊,坐在石阶上喘气。再上去不远便是南天门了。上去的石阶出奇的陡,虽然只有几百级,却要把头仰得跟地平行才能看见南天门的牌坊。喘了一会,又觉得“升仙坊”三字取得妙。“升仙坊,升仙坊”,从此再往上,便是仙界了。登上南天门,顿觉心旷神怡。远望山下,河流、泰安城的建筑,街道纵横,浮现在葱郁的树海之中,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南天门建于元代,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门上有“摩空阁”,门左右两侧有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所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由此可见南天门的险要位置。在这里人们又可领略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情趣。进入拱形门洞迎面是一座铁瓦大厅,叫“未了轩”,是郭沫若亲手所书。“未了轩”,它告诫人们到此不要停滞不前,要继续向顶峰攀登。 倚在南天门的栏杆边,俯看大地。透过薄薄的云雾,在青山万绿之间,一条白色的羊肠小路隐隐约约地纵横穿梭其中。沿着小路一直向下,便看到了泰安城。小城依山而建,这一端卧于山脚,另一端则枕着平原。遥望泰安绿影阵阵,远听城中平静绵绵。无万丈烟囱之矗立,无喧嚣车马之烦心,实乃修身养性之胜地也! 在南天门养足了精神,一鼓作气,蹭、蹭、蹭就上到了泰山的至高峰-----玉皇顶。

坐在玉皇顶上,只见四周开阔,仰天俯地,无不开阔异常,使人胸襟大开。远望天边,一道白云横亘东西,云彩四下翻滚,恰如海上的浪淘向岸边滚滚扑来。一时之间,令人感慨万千……

在山顶,登山带来的酷热一扫而光,风一吹,大有秋天般的凉意。天街也在这里,乍一看,天街的那边是蓝蓝的天空,我竟莫名地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意念。 泰山最高处是玉皇顶,到这里,四周皆矮,杜工部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确高明。

凭栏临风,想到曾在松树下躲过雨的秦始皇,想到曾在山顶祭过天的唐玄宗,想到曾在山脚遥望的杜甫,想到曾在顶峰看过日出的姚鼐……几千年来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曾在此直抒胸臆,大唱抱负!转眼间,往事俱成灰土,英雄亦为云烟。一个人的生命在这漫漫无穷的时空中是显得如此的短暂,百年之后,谁又会记得当初有个我曾于此大发感慨呢……

出南天门,经过岱顶的“天街”、“白云洞”、“莲花峰”,就是泰山顶最宏伟的古建筑群“碧霞祠”。它建于宋朝。祠分前后两院,中间为铜铸盖瓦,檐铃的5间大殿,左右有配殿。院中有“泰山天仙阁金阙”和“泰山灵右宫”铜牌,皆为明代所立。还有明代用铜筑造的千斤顶和万岁楼。此外还有钟鼓二楼。这座高山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周密,结构严谨,玲珑精巧,中外著名。在碧霞祠的东北角的大观峰,有《唐玄宗祀泰山铭》,刻在巨崖之上。历代皇帝颂扬泰山石碑,皆集中于此。

过大观峰,仰望云端有一座庙宇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它就是玉皇庙会,它建筑在泰山最高处玉皇顶上。庙院中央有一块岩石刻着“板顶”二字,这就是泰山的最高处,海拔1524米。站在这里举目远眺,周围群山都在脚下。正如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夜幕降临之时,在此绝顶可看到济南市区的万家灯火。玉皇顶之东有“观日亭”,可观旭日东升。西有“望河亭”,可望黄河金黄色带。此两景与“晚霞夕照”、“云海玉盘”,合称为泰山的四大奇观。

因为第二天我们一行人还要前往曲阜看“三孔”,为了赶时间,所以下山我们是坐的缆车,缆车的两边都是有机玻璃做的,给人以无所凭借之感,下面是万丈深渊。有点恐高症的我,十分害怕,没有比生命握在别人的手中更可怕的事了。有风的时候,缆车有点摇晃,我的心都悬起来了,缆车到达地面,心里才踏实。

泰山立于世,尽人皆知,而他承载的悠悠历史,泛起长河千年的涟漪,是我们一两次泰山行所感悟和体味不出的,这次虽然没有看到天下闻名的日出,也没见识瑰丽壮美的晚霞,然而清秀平和的泰安城,浑厚高耸的玉皇顶,素朴勤劳的山东人,都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