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西笤溪的传说

西笤溪的传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4K 次

西笤溪是浙江省众多主要溪流中的一条。实在是占了浙江这个山区较多的地形的光,不然,它是绝对排不上号的。论长度,它不过在一百公里以内,论宽度,它最宽的地方也只在五、六十米。之所以被冠于浙江省的主要河流之一;那是因为浙江山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这就是浙江的地理外貌的概括。因此一条小小的西笤溪也就榜上有名了。

西笤溪的传说

西笤溪发源于浙江省西北安吉县中部,天目山脉主峰之一的龙王山。它的主流段主要是流淌在安吉县境内,在下流的长兴县境内只有三、四十公里就流入了太湖,并注入了上海的黄浦江。九十年代,有专家论证,安吉县的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那么,龙王山为西笤溪的源头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才是西笤溪的源头?

在龙王山,西笤溪只是一条小小的、宽约二、三米的小溪,在平常雨水不多的日子,它终日水流潺潺。源头下游十几公里,溪床开阔起来了,有二、三十米。遇有雨水多的时候,溪水一改平日的水流潺潺,变得咆哮起来。在文革期间,西笤溪中游以下的地方,每年雨水多的时期,两岸的田地和房屋,经常会受洪水的侵犯。洪水过后,田地、房屋一片狼藉。

安吉县是个山区,山上生长着漫山的毛竹;平原是一望无际的小竹林。在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绿色葱葱。平原的小竹林,当大风刮过的时候,竹稍被大风吹得一阵阵的起伏,犹如浪潮一般。西笤溪在山中下来,到达平原后,它就在那一望无际的竹林里流淌着。溪水不深,可是也不急。清沏的溪水只是在竹林中静静的流淌着。

西笤溪在中游开始,溪水深了起来。在安吉的安城马家渡,西笤溪的水深可以通行小吨位的船只了。在这个地方的上游,溪床全部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和着砂粒组成。水位的深浅不定,在水浅的地方,人们只要挽起裤腿就可以涉水过对岸了。由于溪床全都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人们在涉水时要小心的行走每一步。每一次的下脚,都要用脚寻探鹅卵石之间的缝缭,然后再落脚。只有这样,才能平安的涉过对岸。在马家渡以下,溪水深了,溪床是砂粒和着黑黑的淤泥组成。这里的水深有几米,不然怎能通行船只?

马家渡隶属于安城镇;安城原来是安吉县的县行政中心。只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了日本轰炸机的轰炸后,原来的青砖绿瓦变成了一堆废墟。虽然后来人们也搞了一些建设,但那都是一些稻草屋顶和泥墙的建筑物,当然,也有几所盖有灰瓦的平房。因为日机的轰炸,县行政搬迁到了下游的梅溪镇,安城因此而更加荒芜。

在马家渡沿溪上溯五百多米,岸边建有一座宝塔,名为灵芝塔。这座塔和安城的城墙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据传,安城的城墙和笤溪岸边的灵芝塔都是由明朝的开国军师刘伯温所为。当年,刘伯温随着朱元璋的大军一路北上。除了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刘伯温还一路为朱元璋一路破风水。为的是能保朱姓王朝长久万年。

所谓的破风水,就是说破除风水地今后的生长。在马家渡沿溪上溯五百多米处,上游分成了二条来自不同方向的溪水。在古代,这二条溪,就是二条龙,而这龙就是皇帝的化身。马家渡下游四百多米处沿溪边有一座小平顶山,当地人称桃花山,刘伯温认为这是一座可以封皇拜相的点将台。上游的二条龙到了这里就会兴起风雨,指点江山。在安城的西边有一座小山,山体形同一只鸟儿,因此命名凤凰山。凤凰在古人眼里就是皇帝的皇后娘娘。如果二龙和凤凰一照面,再加上下游的点将台,二龙不闹事就有点就不过去了。因此,刘伯温要做的事,就是龙凤不能相遇,二龙不能下去到达桃花山。他必须要破除这块会生事的风水。

在那时候,还没有安城这个城的存在。因此,刘伯温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二龙和凤之间设置一个障碍,不能让双方会面。除了本地天生的大片竹林外,刘伯温新建了一座城,这就是后来的安城城墙,城墙外形是圆的。在古人眼里,就是一颗巨大的珍珠,古人认为龙喜欢圆形物质,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这座城既能起到障碍龙凤之间的相遇,又能起到让二龙玩物伤志的作用。同时他又将县府设在了这里,借助权力来限制二龙的行动。

可是,这一切都是温和的做法,二龙总有一天会玩厌了珠而继续下去。于是,刘伯温在二龙交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宝塔,也就是今天依然能看到的灵芝塔。塔是有镇压作用的。无疑,刘伯温想借助宝塔来压住二龙的行动。

建了宝塔后,刘伯温觉得还是不保险。这一切,恐怕还是不能确保二龙不下去。于是,他在马家渡开了一条小溪,溪水流入笤溪 ,溪名叫浑泥港。说来也奇怪,这条小溪所流淌的水,长年是浑的。原来,刘伯温是借助这浑浊的溪水流入笤溪,使这一段溪水显得浑浊。二龙如果有一天冲了下来,一到此处,被浑浊的溪水蒙住了双眼,于是只得掉头回去,继续玩它们的巨珠。

这只是一个传说,当不得真,但是安城的城墙是真的。安城的外形是圆的也是真的。它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方位并不正确,有些随意。城门矮小,在城门的二侧有二道滑槽,这是在洪水时用来阻挡洪水漫进城内的。

在马家渡上方的灵芝塔以上,到安城这一段溪水很浅,溪床是细小的鹅卵石和粗砂粒。溪水清沏。溪水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石斑鱼在水里游弋;在有生长着水草的地方,还能逮到斤把重的鲈鱼。

隔着笤溪的对岸,生长着一望无际的小竹,小竹的品种以水竹为主。水竹细小、柔软,是编织夏天床上用的凉席的绝佳材料。

竹林生长的密不通风,人很难在里面行走。在那个时代,到了星期日,经常有一些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钻到竹林里,拾一些枯死的小竹,然后拿回家,用作家中日常的柴薪 。由于竹林密,有时,也会出现风险,曾经有一次,一个小学生在竹林里捡枯竹,一不小心,被一根竹稍刺入了眼睛,结果,这个小孩的一只眼睛终身带了残疾。

在竹林边缘到溪边,有时会出现一块大草地。在黄昏时,在星期日时,会有一批十岁左右的小孩聚集着,他(她)们蹲在那里,身边放着一竹篮,这是一群采集猪食的儿童。

儿童毕竟是儿童,儿童的天性就则好动,要一群儿童一半天的蹲在那儿怎么可能?可是不能采到一竹篮的猪草又如何回去交差?于是草地上出现了一幕斗猪草的场面:一个儿童,将手中铲猪草的工具,刀头插在地里,然后叫上同在一起的儿童,站在十几米外;再用另一把工具劈过去,劈中插在地里工具的为胜,相反就是输了。以次数来定输赢,最后赢者将所有的猪草带回家,实际上所有的人采集的猪草加在一起,也就是一竹篮而已。只是几个输的人回家很难交账了!晚上遭一顿打,那是肯定的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业余生活是枯燥的,孩子们更是如此。放学后,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家庭作业。于是晚上,出现了一幕城外打城里的“战争”场面。“战争”的主力军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群只有十岁左右的儿童。群以城里城外分开。手里拿的“武器”叫水枪。这是用一节粗竹筒做成的,竹筒的一头留着竹节,在竹节的中央打一个小孔,另一头是空的。然后再用一根细小的竹杆,长度比筒长上十公分,一头用碎布缠绕成与竹筒内孔一样大小。将这缠着碎布的竹杆伸入竹筒到竹节处,再将竹筒伸入水中,一只手抓住竹筒,另一只手用力将竹杆拔出至筒口,这时,竹筒内已盛满了一竹筒的水。到了要用时,再将竹杆推进,这时一股细小的水从竹筒头上的小孔冲出,这水的射程可达十多米。也有的拿着皮弹弓。这是用一节一头开杈的树枝做成的,开杈的地方留下十公分长短,然后在杈枝头上缠上牛皮筋。牛皮筋中央缚上一小块布,布中央放上一块泥丸,拉长牛皮筋后一放手,泥丸就会射出几十米外。但是要中目标,这还要靠持弹弓的人的手技了。

在那个年代,做水枪容易,因为材料到处都是。皮弹弓就稍困难了,这皮筋的材料是要化钱买的。所以一到晚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手持水枪上阵。城里的站在城墙上,手持灌满水的水枪。城外的就吃亏了,虽然也是手持水枪,但是水枪的水是射不上城墙上面的。只能是等在下面,希望城墙上的人冲下来,然后再有决战的机会。城里的也不是傻子,只是站在城墙上高喊,就是不冲下来。于是城墙上的和城墙下的就相互漫骂,时间长了,城里的有个别调皮的,就偷偷的下去抽了一筒尿水,然后爬上城墙,将一筒尿水射下。顿时,城门口臭气冲天,城下的一哄而逃。城里的看到了机会马上冲了下来,跟在逃跑者的后面,用手中的水枪猛射……。

“安城不是好地方,石头蚊子草,大水加火烧”。这是当年流传于安城的一句民谣。而这句民谣就是当时的安城的现状描写。在安城,特别城里,每一寸的土中都含有石块或破瓦,这是当年日军轰炸留下的痕迹。这里的土地肥沃,所以杂草也更是茂盛,因为地块中含有那么多的碎石残瓦,人们锄草不容易,所以遍地是及膝的杂草,而草一多,就容易滋生蚊子,因此有了石头蚊子草之说。被日军轰炸成一片狼藉后重建的安城,大都是草房泥墙,更多的连泥墙都没有,就是用竹片编成墙,然后糊上泥。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燃料是用木柴的,在安城这里,人们是就地取材,大都是用枯竹和竹椪生火做饭,在房屋的周围堆满了枯竹等易燃物,稍有不慎,火灾就连成一片。经常的是今年烧了明年又烧!烧了后的房屋建设就更加的简陋。在那个年代,人们只要有块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有谁有能力去追求住房的质量?那时的西笤溪上游还没有建造水库,因此,在每年雨水多的季节洪水冲进民房是经常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安城的城门有堵水的滑槽。一年有多次的洪水,如果今年突然没有了洪水,人们还会奇怪了。

如今,安城没有了以往的破败,呈现了与时代同步的景像。现有的残城墙也作了文物保护,笤溪边上的灵芝塔更是早几年就列入了文物保护对像。

以往,对于现在的安城来说,那就是一个过去了的传说。而对于零零后来说,更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但愿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愿这美丽的传说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