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琵琶记

琵琶记

推荐人:恰若 来源: 阅读: 1.93W 次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有一个情节,康熙在夜间常听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声音,以为是民间疾苦声,吩咐御膳房做粗糠一碗,稀汤一钵,第一次御厨将糠精心烹饪后,康熙嗅了后说:“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又让御厨重新做一碗真正的粗糠。御厨只好杀鸡取鸡嗉子中的糠,康熙吃后,感叹如嚼满口沙子,粗利割口割喉咙割舌。

琵琶记

康熙让御厨用宫女小桃红的枕头中的糠给大臣们每人做一碗粗糠,尝尝糠的滋味好做父母官,一位大臣吃后,回府就呕吐,并说一粒糠就像一个刀片,难以下咽。这则故事见于野史,说明了康熙皇帝爱民如子。糠是稻米之壳,粗砺不可食。在农村中很常见,是猪狗家禽之食。《琵琶记》讲述的就是汉代蔡邕的妻子赵五娘吃糠一事,塑造了一位忠贞妻子、孝顺儿媳的光辉形象。

《琵琶记》被誉为“南戏之祖”,由元朝末年的高明撰写,戏文是经过文人墨客渲染而成,不可较真当做史实。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就是暮登天子堂,游学在外,因此会出现很思妇和怨妇。由北昆上演的《琵琶记》共分为“南浦分别”、“辞官拒婚”、“吃糠遗嘱”、“赏荷盘夫”、“描容别坟”、“陀寺遗像”、“两贤相遇”和“书馆悲遇”八折。

蔡邕受严命,进京赶考,以此改换门庭。新婚才两月,就要一别两地。赵五娘顾虑的不是衾寒枕冷和山遥水远,而是双亲桑榆暮景。两人便执手相看泪眼,黯然分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蔡邕成了新科状元,富贵非他本意,要辞官回乡,不被恩准。一封诏书封蔡邕为议郎之职,赐婚牛太师之女,皇命难违,孝道虽大终于事君。

饥荒之年,饿殍遍野。赵五娘一人照顾公婆,瞒着公婆让老人吃稀粥,自己吃糠。她唱道:“糠和米,本是两依倚,谁人簸扬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没寻处;(奴家便是糠呵,)怎地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地教奴供养得公婆甘旨?”呕得她肝肠痛珠泪垂。她侍奉公婆如同自己双亲,给那些纷争不断的婆媳伦理剧树了一个典范。婆婆对她心生猜疑,以为她吃的优于自己,真相大白后,婆婆羞愧难当,因三年不回家的儿子导致气绝身亡。公公不久也病逝,临死前他交给儿媳一把杖藜,让她替自己杖打不孝的儿子,并下跪叩谢儿媳之恩。她典衣祝发,麻裙包土,自筑坟茔,为公婆下葬,并自描公婆的遗容,实在难以描绘面黄肌瘦的面貌。怕公婆无后,肩背琵琶,千里寻夫,走之前还担心公婆的坟茔无人扫祭。她的一首行孝曲唱得凄楚,听者皆掩面而泣。

迫于丈人压力的蔡邕也在思念亲人,如今他是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猩唇豹胎,经牛小姐的盘问他才告之实情。“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赵五娘与牛小姐相遇了,赵五娘未告诉牛小姐自己的身份时,两人互诉衷肠,心善的牛小姐收留了她,得知身份后牛小姐对赵五娘十分尊重和敬佩,埋怨父亲间接害死自己的公婆。

牛小姐担心丈夫嫌弃糟糠之妻,在书馆助二人相认。她将公婆的遗像挂在书馆,蔡邕发现后,仔细端详这幅画,画中人好似自己的双亲,背后题着诗句:“昆山有良璧,郁郁姿。嗟彼一点瑕,掩此连城瑜。人生非孔颜,名节鲜不亏。拙哉西河守,胡不如皋鱼。宋弘既以义,黄允何其愚。风木有余恨,连理无傍枝。寄与青云客,慎勿乖天彝。”蔡邕读懂了诗中的隐意,句句在讥讽他。这诗中化用的典故也是相当多,他忙唤牛小姐找题诗人。

夫妻相认后,蔡邕知道父母俱已亡故,感谢妻子的恩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蔡邕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应是大不孝。在戏中,他有自己的苦衷,落得个“忠孝两全”的名号。这悲剧的酿成也在于他性格的软弱,优柔寡断。赵五娘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寄寓着中国人人性中所有的美好,她的事迹对现世人有教化的作用。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