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灵若有魂,何处为安

灵若有魂,何处为安

推荐人:解语花 来源: 阅读: 5.87K 次

今天,终于读完了龙应台《目送》里的最后一篇文章——《魂归》。龙应台的父亲十六岁那年,挑着担子去集市上买菜,恰逢市场里有人在招少年兵,于是放下担子就跟着部队走了,这一走,就是70年。70年后,龙应台带着父亲的骨灰从台湾回到湖南老家安葬,龙应台说,当葬礼司仪用湘音长长地唱“拜——”时,她深深跪下,泪水也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下。也只有到这一刻,她才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也学不会闽南话,因为他一直有自己的乡音,无论漂泊多久,无论漂泊多远,那乡音里,总有一声固执的呼唤: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灵若有魂,何处为安

湘楚岳阳,有个洞庭湖,洞庭湖的支流,有个汨罗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三闾大夫、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杀殉国。在屈原的那个年代,没有华夏一家之说,他的家国,就是楚,秦将白起率兵破楚,家国尽毁,灵魂无处为安,他的国恨家仇都化作了无尽的悲痛,只有纵身一跃,以最后的悲壮,来追随自己的家国,和无处安放的灵魂。如今,千百年过去了,你却依然能听见他在江边一遍遍地吟唱: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台湾退伍老兵被准许回大陆探亲,是在1987年,而此时,距离他们离开故土的日子,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四十年,多少青丝熬成了白发,多少故乡淡成了陌路,四十年的分离,孤独的不是脚步,而是总也寻不到根的灵魂。夜夜听涛,夜夜无眠,却总听见杜鹃声声啼血:苦啊,苦啊,不如归去……

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蜀亡后,望帝虽死,仍念念不忘故土,其魂化作子规,夜夜哀啼,其声凄切,让人不忍闻听,可子规声切,彻夜不息,以至泪尽而啼血,血染处,花红触目,其名曰,杜鹃花。

《等着我》节目里有个寻亲的19岁男孩,三岁时被拐卖,被解救后因为找不到亲生父母,就被寄养在了福利院。他刚到福利院那天,因为穿着一身深绿色的衣裤,福利院的老师便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尤弟元”。他说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善意地笑出了声,可他却哭了,他说这不是他的名字,他一直都知道,这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在父母的心里,有他名字的地方,才是他的家。被问及为什么一定要找家,他说:我要知道我从哪里来!

是的,我要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才能知道最后要到哪里去!

记得小时候,老家人有一种习俗,每有孩子被惊吓后哭闹不已,家人便会把孩子抱至受惊之处,摸一把地上的泥土,再摸一把孩子的额头,并大声地叫着孩子的名字,说道:莫怕啊,跟我回家啦……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很多地方都有放灯的习俗,据说这是在指引失散的亡魂归家,《杀破狼》里有一句话:这一宿,夜河流灯,魂归故里。

灵若有魂,入土为安,愿所有的漂泊,都有最后的归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