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守护文学园地,不倦眺望远方

守护文学园地,不倦眺望远方

推荐人:Gabriel 来源: 阅读: 3.25K 次

在摇摇晃晃的世界中勉力摆正自己的位置,余秀华用诗歌大声向世人呐喊出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只可惜,在这个铅华浮饰的时代,她还得靠“脑瘫诗人”的标签来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关注。

守护文学园地,不倦眺望远方

在饿死诗人却有“梨花体”漫飞的当下,我真希望能出现更多文学的守望者,改变功利的现状,引领文学奔向远方。

然而,冷观现实社会,着实令人无奈:文艺创作上普遍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造成了文学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尴尬状况。有一阵子文坛也盛行复古之风,从戏说到穿越,乍一看也颇有百花齐放的气势,实际上却只是些“伪守望者”披着恢复优秀传统的外衣,不假思索地横冲直撞罢了!。

在当下的中国,真正有思想有品格有独立意识有道义承担的作家,却如吉光片羽,难得一见,此种状态下,中国文学一步一步坠入功利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守望者的尊重与支持还不到位,有时甚至让他们产生了“自己已经被边缘化甚至被抛弃了”的错觉:当投机者削尖脑袋沽名钓誉荣登作家富豪榜时,著名作家史铁生却身患尿毒症无钱看病,迟迟得不到相关的救助;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曾被一些人认为“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的”,差点被打入冷宫。著名作家尚且如此,那些默默无闻长期坚守真诚写作的人的命运就更可想而知了,这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而在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守望者的初心受现代化浪潮快节奏生活的影响逐渐失落,于是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日渐消退,变得有哗众取宠之心而无脚踏实地之意。诺奖得主莫言,获奖后忙于在名利场中行走,题词、演讲、签售……逐渐迷失自我,一年中连一本书都没空读,更别提潜心写作了;“青春教主”郭敬明从喜欢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作家,摇身一变成为灯红酒绿中忙碌的商人,除了变着法儿炫富,写作上几乎难有新的突破。

有人调侃:“文学已死,无人守望;诗在途,路在何方?”的确,若再这样迷失下去,文学还有什么远方可言?

真正的守望者,专注于学问,潜心于研究,宁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功名与利禄”,不求闻达于世,甘心于静默之处沉潜。于是,王维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孤苦中悟出了一朵芙蓉“纷纷开而落”的如意喜乐;于是,华兹华斯挥别浮华喧嚣的城市生活,愿作漂流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与金色的水仙作伴,体验“凝眼看花又看花,同花共舞天上曲”的生命真谛。他们与世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同时又能深入观察生活,筑建着自己的精神王国,渴望灵魂抵达那远方。

而我们作为世人,能做的就是对守望者,保持敬重,而不是一哄而上,用采访报道等俗务过度消费他们,在此基础之上再去理解其思想内核。同时,我们也要对社会生活多一分关注,多一些“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识,努力向守望者看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子那坚定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是啊!我们正走向我们自己选择的远方。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守护自己的心灵园地,不倦地眺望远方,学着成为一个优秀的守望者,引领文学奔向远方!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