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推荐人:无名花 来源: 阅读: 1.48K 次

暑假前,在学院图书馆借书,借了一本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看作者的名字,我以为作者是一位资深经济学家,是一位成功男士,但是打开书的扉页,却是作者靓丽优雅的生活丽照,原来龙应台是台湾当代女作家。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初读她的散文,便被一种高端、智慧和深邃、辩哲的文气所打动。她的散文,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但小事中却透着深邃的哲理。其中的经典篇目《目送》,则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刻画出母子父女浓酽的亲情:“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她的散文,犹如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智者优雅地坐在你的对面,手捧一杯飘香的咖啡与你娓娓而谈。谈生活、谈艺术、谈人生、谈感悟。与你分享她的幸福、忧伤、苦乐和智慧,而不挑剔聆听者的年龄、资历和学识,只要你愿意倾听她的故事

她自己介绍说:“在中国台湾、香港、新、马和美国,流传最广的是《目送》,而在大陆,点击率和流传率最高的,却是另一篇《(不)相信》”按照她的引导,我仔细地品读了这两篇文章。果然,我觉得《(不)相信》这篇文章道出了“人们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能引起我深深的情感共鸣。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件变成不相信。”不是吗?我们每一个人都切实地感受着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从最初的相信,甚至是深信不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学识的深入,变得越来越迷惑,越来越不相信,以至于我曾经深深地痛苦过,以前那么美好的东西怎么都变了呢?

是我自己变了,还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我无法追赶,无法超越,无法弄明白。读了《(不)相信》这篇文章,我才心获释然,原来生命就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不断地转换。生活就是时时处于明白与不明白的追寻和疑问当中。这是时间的命题,不是个人的困惑。

看来生活是需要智者的点拨的。

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从作者的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存在了600多年而我却始终不知的圣人格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十六世纪伟大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与友人游山时,友人发现山岩中花树开的娇艳,便问王阳明,“你只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对友人说的一段话。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就如同龙应台这位当代着名的女作家,之前我竟然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更不用说拜读她的文章了。而她则正如高山中盛开的深谷幽兰,终于在这个暑假我们相遇了。我坐在山岩上,痴迷地呼吸她的渗脾荡胸之芬芳,聆听她圆润高亢之音律,目睹她洁白圣洁之妆容,品读她高端智慧之文理。于是也就明白了她原本不在我的心外。(青杨梅)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