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甩开“架子”(原创)

甩开“架子”(原创)

推荐人:路惠民 来源: 阅读: 8.43K 次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氏政权,刘秀揭竿而起,经过一番拼杀,战胜了一个个实力雄厚的军阀。连年的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百姓厌倦了战争,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现实不容许战争继续。但现实是刘秀已经一统了中原大部分地方,仅剩四川和西凉。蜀道之难,世人尽知;西凉乃一偏僻荒凉之地。西凉的统治者,看到大势已去,天下仅剩刘秀和蜀地两个实力强大者,鹿死谁手还尚未决定,他又不愿卷入战争的漩涡。于是派自己的一个心腹谋士先后出使两地,再做决断。

甩开“架子”(原创)

使者先到蜀地,蜀地的军阀闻讯,精心做好准备,接待来访者,一心想争取到西凉的支持。当使者率领一班人马,来到蜀地,他们举行了浓重的欢迎仪式,蜀地的军阀亲自出城迎接使团,热情地招待了使者,亲自陪同使团参观了成都,期间最大限度地彰显蜀地的繁华、富庶与奢侈,蜀地从庶民百姓到官宦都衣着华丽,军队威武强大,并向其作出许多重要的承诺。使者团队之中,也有许多人为之动容,希望能攀附。而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没有表任何态,只是默默地观察,无声地记录与思索。

出使完蜀地之后,使节团队告别蜀地,踏上了前往东汉王朝的政治中心——洛阳,继续他们的使命。使团一行多人来到洛阳,没有受到像蜀地那么浓重地欢迎仪式,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任由他们自由参观。与蜀地的行动恰恰相反,这里的人们从官员到百姓,衣着简朴,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使节团的主要负责人去拜见刘秀,看到刘秀衣着朴素,生活简朴。交谈之中,感悟到刘秀为人英明,光明磊落,待人真诚,勤政务实,心生敬佩。

回到西凉,如实地向西凉王汇报了情况,和自己对他们的认识。促使西凉王投入刘秀政权的怀抱。西凉王的加入,使得刘秀的实力大增,加快了国家一统的步伐,东汉王朝迅速建立。东汉统治集团在刘秀的带领下审时度势,顺应时代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使国家迅速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完成了彪炳史册的“光武中兴”大业。

生活之中喜欢“摆架子”的人很多,甚至可以说比比皆是,款式各异,有时有的人架子摆得让人心惊肉跳,眼花缭乱;有的人架子摆得让人作呕;……仔细想想,架子摆不摆,没有多大实在意义。

现实生活之中往往一些有文化、有涵养、有身份的人,他们做人做事却很随和、低调,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人没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按理说,他们最有资格摆架子,但他们却往往没架子。架子摆不摆,并不重要,有的人不用摆架子,别人也会怀着崇敬、敬畏的心理与其接触,摆架子对这类人来说,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

与之恰恰恰相反,社会上总有一群人喜欢摆架子,他们在各种可能的场合,各种可能的情况之下,不失时机地摆架子,以各种姿态摆架子,似乎这样可以抬升自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高人一等,或出众的一面,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油然而生。事实上,他们往往是弄巧成拙,摆架子恰恰反映出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反映出他们内心的虚弱;反映出他们的地位和身份其实不够高,总想借助摆架子抬升自己。

因而摆架子的结果只能使别人从心底里更加瞧不起自己。也许他们心里比谁都明白,也很清楚,但极度的虚荣心是他们感觉到不摆架子就会有一种被人忽视或不认可的感觉,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摆架子,而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是苦楚的。“摆架子”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他最多只能使自己极度空虚或恐慌的心理得到暂时的安慰,而内心滋生出的往往是惴惴不安的,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敬,正是这些困扰着、折磨着他们的灵魂。

人活着更应该追求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把精力放在追求内心的充实上,于点滴之间去积淀,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抬升做好铺垫,坦然处置生命中的得与失,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活到点子上。这样,有朝一日暮然回首,不再为生命的虚度而叹息。生活更需要我们去赞美已经逝去的岁月,向未来的岁月微笑;在逝去的岁月中有过我们的黎明和青春,在未来的岁月中有我们的晚年和死亡。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告别昨天,珍惜今天,迎接明天;即使是死亡,也会成为我们的黎明,一个纯洁、宁静、金色、灿烂的黎明。

生活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劳心费神,挖空心思,刻意地去追求,到头来仍将是两手空空,内心的空虚,那更将是对人心灵的摧残,谦卑地活着,以自己独有的思路、风采,活出自己洒脱的人生。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