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让生命绽放倔强的翠绿

让生命绽放倔强的翠绿

推荐人:阿春归来 来源: 阅读: 2.89W 次

2014年6月28日,应《高原》文学双月刊副总编彭澎和《乌蒙》文艺季刊副总编徐渠的邀请,我怀着对大自然无比崇敬的心情,以采风和采访两个视角,与毕节市及七星关区的40多位作家、诗人和摄影师一道。

让生命绽放倔强的翠绿

来到了毕节市长春堡镇干堰村雄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参加了毕节市作家协会与七星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玩雄嘎奇山秀水,品苗佳野菜珍鸡”的《“雄嘎苗佳”文艺采风活动》。

徜徉在满眼翠绿的青山绿水之间,心情自然像眼前滴翠的六月一样舒畅,这是一种以文会友、物以类聚般的欢快淋漓之感。我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性情中人,除常常参加“同学聚会”、“朋友聚会”和“同事聚会”等活动外,还莫名其妙地参加过“镇江知青联谊会”、“老毕中50周年金秋同学会”、以及浙江、福建在毕经商人员联谊会等活动。

前者主要是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抚今夕追思生命美好的记忆;后者主要是以观察者的视角,聆听不同人群别样的人生遭遇和经历。这些不同的聚会与活动,每次都有让自己震撼的惊喜,宛如黑夜里闪现的烛光,常常照耀着自己不倦前行的步履,让自己始终以一种比较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事业人生的挫折和希冀。

20年多以来,由于自己长期从事新闻采访工作,除时政新闻采访,有些采访活动仿佛也有独自外出采风的韵味。不过,由于过多关注采访的人和事,常常用仰拍的视角去突出领导的“高大形象”,故而就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许多时候,还来不及与大自然“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一下,便又疲惫地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这次采访,其实更是一次野外体验采风的经历,与一帮毕节“喜文弄墨”的文人骚客在一起,我怎么就一下子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那么的近,仿佛聆听到彼此心跳的节律,也仿佛聆听到了大自然关于生命的窃窃私语

原文联主席罗建明具有亲和力的话语滋养着文学新人的心灵与执着,文联副主席彭澎则用自己的关爱温暖扶持着黔西北文学新人,摄影协会副主席聂宗荣则毫不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着拍摄的技巧与经验,更可贵的是《乌蒙》文艺季刊副总编徐渠为策划这次活动付出的心血……总之,一天的相聚,每一个人都让我感动,每一个执着的镜头都让我不愿舍去。

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大家倾情地抓拍着干堰塘的山水风光和雄嘎苗寨的民风民情及奇峰异草,在倾心的交流中浮想与构思。我则抓拍着大家投入的画面和采风的镜头,并用手机拍摄了一组诡异的生长在石岩缝隙之间的平凡花草,他们那顽强的生命意识和甘于寂寞的绿,一次次抚慰着自已孤寂的心灵。

由于他们默默无闻的平凡与奉献,才在六月装饰了满山遍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翠绿,绿是生命的本真与底色,星星点点的五彩缤纷的花朵点缀起生命的美好与浪漫。激动之余与一位女文友分享自己的照片,她共鸣的话语再次湿润了自己的眼睛:“文学就是要把人性与生命的美好无限地放大,拍摄的视觉决定了你的立意与高度!”

晚上,很充实和满足地返回家中,还处在兴奋点的自己,立即用微信和QQ群与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4组照片,并题写了注脚:“文艺采风,毕节作家、诗人和摄影师走进雄嘎苗寨体验生活,品味野菜鸡鱼,感悟生命与人生。”

文学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一块净土,我用写作慰藉寂寞的灵魂。这次采风,我最大的感受是:当心与心交融在翠绿的大自然中,凭借对文学的钟爱与执着,人与人的交往年龄真的不是问题!

近40人的采风人群,最年长的是71岁的聂宗文老先生,最年轻的是毕节学院人文学院20岁的陈丽婷,年龄跨度51年,从40年代到90年代,可算是跨越半个世纪的一次聚会。作为五十而知天命的自己,我最想表达的心语是:“祝福人生,祝福文学,让生命在多彩的世界里,倔强地绽放人生的坚毅、翠绿和美丽”。

——李新春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