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推荐人:站在一边看 来源: 阅读: 2.15W 次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站在一边看

细数人的一生,也许真的有很多很多难忘的时刻,但是,终究只有一部分才会是刻骨铭心的。公元2016年6月22日,我到中山大学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那一次还真算得上我今生不能忘却的记忆。

很多人都仰慕高等学府神圣的殿堂教育,或许也曾幻想过学成之后的各种情景,对未来有无限憧憬,我也如此。不过,有一个情景更让我内心澎湃,那就是当女儿学有所成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身旁见证的那一刻。

女儿6月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9月份又要到北京大学读研。我不想掩饰我对此的自豪。早之前女儿假期回家,我就约定要去中大参加毕业典礼——我感觉,学校和家庭都应特别重视这一盛典,因为那是孩子走向社会的重大转折点。我是6月18日收到的毕业典礼邀请函,女儿事先给我和妻子预订了火车票。带着幸福和期盼,6月22日清晨,我们出现在女儿毕业典礼所在地——中山大学南校区。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欢乐和感动的场景。又是一年毕业季,校道上、红楼前、草坪中、毕业花墙前……一群群手捧鲜花亦或怀抱公仔的俊男靓女,身着白衬衣西裙西裤、系中大红领带,摆出各种或端庄或搞怪或唯美或耍酷的Pose,将母校的风景、建筑、人群,将在母校的这段青春,与最灿烂的笑脸一起定格。纵使时光荏苒,这段记忆将永远在此停留,深深地印刻在心里。“中大人”已然成为了同学们共同的身份认同。女儿穿上学位服,戴上学位帽,斜肩还披挂了“优秀毕业生”的绶带,格外美丽。我很自然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肉嘟嘟的小团团,那个小糊涂虫。看着她,我感觉当年的的小乖乖如今真的长大了,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了。当然远远不只是漂亮——当年无比崇拜爸爸的女儿,现在的学问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我了。

6月22日是2016届毕业典礼暨2016年学位授予仪式的第一天,梁球琚堂内典礼庄严、神圣。毕业生们经受着这一重要仪式的洗礼,准备迈向未来的人生。毕业典礼在庄严的会堂举行。毕业像一场大雨,降落在青春的彼岸。怀抱眷念,心存期冀,离开不等于结束,或与中大再续情缘,或是奔赴探索更辽阔的世界,但中大情怀仍绵延不绝。山高路远,大家都将谨记“为社会福,为邦家光”,与梦同程。

17:00时 ,第四场典礼开始,中大老教授夏书章手执权杖进场。据悉,这是98岁高龄的夏老第10年担任毕业典礼权杖教授。98岁的老教授夏书章手执权杖步入礼堂,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和喝彩。其时,参加第四场典礼的是来自资讯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海洋学院的毕业生。我的女儿就在其中。

毕业典礼庄严、神圣、有序地进行着,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各系主任、首席教授、学科带头人、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家长到场见证这一人生重要时刻……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2016年毕业典礼在庄严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激昂歌声,再次唤起了同学们对大学四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唤起了他们对老师们谆谆教诲的感激之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作为中大的一种血脉,光辉传承、梦想永续。毕业生走出校园,将要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校园余音依然缭绕,看着身边青春靓丽的学生志愿者,看着在志愿者搀扶下慢慢走着的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老学者,旁边活跃着的是手握相机不停闪光的新鲜毕业生们,当然少不了平日职场上的精英们脱下西装在校园流连的风景,在同样的土地上不同时空中活跃的人现在看起来竟是如此的协调。这一刻,校园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棵树,甚至每一寸草,都变得鲜活起来,她们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故事!观礼现场有不少远道而来的父母,看着自己儿女顺利毕业,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和欣慰。

这个毕业典礼让我很有感受,我以为至少彰显了“三大特色”:

一是感悟文化。

典礼庄严简朴而又不失隆重热烈,表现出“仪式”的感染力。在中山大学,无论你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校长罗俊会亲手为你拨穗、会亲手将学位证书交到你的手上。这大概与城市文化有关,在外地,要求如此的人性化,很难。高校的正校长会亲自为你一个本科毕业生亲自拨穗和颁发证书,这一传承,沿以老校长黄达人倡导“大学礼仪”的做法,具有鲜明的中大文化及精神。

身边的中大学子和家长很多人都谈到,中山大学“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本科四年里,其实学得的知识是次要的,关键是对人格的良性塑造。中大的人性化、开放、民主氛围让学子终身收益,即使是博导的教授,也是为学生服务的;即使是教职工很大官位上的人,也是为学生服务的。他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文化积淀后,中大这所“中山首创”的著名学府,以它独特的姿态散发出不一样的文化气味,感染着每一个中大人。

对于中大的同学们来说,除毕业典礼以外,还会拥有一次和校长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校长午餐会。校长午餐会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面对面向校长提出自己关于校园建设的建议。2016年的午餐会饭桌上,罗校长和同学们一起吐槽了校园网速慢的问题,就校园硬件设施、校区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中大是一本你读也读不完的大书,这里还有许多的文化等待你去发现。

二是感受快乐。

连续4天16场的中山大学毕业典礼引爆了这个夏天最火热的毕业季,14097名2016届毕业生逐一从中大校长罗俊手中接过学位证书。毕业典礼上,一部为纪念孙中山150周年诞辰而特别制作的微电影《中山大学毕业季:为社会福 为邦家光》十分瞩目。中大这个毕业季最火爆的节目,还是毕业快闪视频,在这段11分12秒的视频中,教授放声歌唱,学生载歌载舞,动感的打击乐、悠扬的歌声,响彻中大校园。这个毕业快闪视频首次横跨中大四个校园,阵容很强大。中大有关负责人说,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毕业快闪融入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的元素。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并以之命名。学校以孙中山先生的诞辰——11月12日作为校庆日,“11分12秒”寓意于此。教育频道、中国网教育以《高校毕业典礼花样多谁才是创意之王?》为题集中报道了这一盛事。毕业典礼热闹非凡,毕业生们尽情收获快乐!

中山大学毕业典礼永远是毕业季中大人最快乐而又难忘的盛宴。每年上万名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接过校长授予的学位证书,走出校门,迎接未来的旅程。中大每年都会有一名教授擎着象征学术学位、大学最高权利的权杖,步入会场,为毕业典礼更添一重庄重、神圣。每年校长和杰出校友都会带来精彩的讲话。在本场毕业典礼上,罗俊校长向同学们送上了12字的“临别的希望”:“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女儿告诉我,在中山大学的四年时光里,中大学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享受独立思考、独立前行的乐趣。对于她自己,大一刚入学时,总是害怕一个人活动,期望通过加入某个团队来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她给自己定下了做好学生会工作和拿奖学金的目标。虽然有难度,但恰恰是害怕落后的压力,推动了她不断尝试新的事物,最终她收获了“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奖”、“军训之星”、“北京中科资讯管理奖学金”、“数据玩家——2015大数据信息价值挖掘大赛”、“中山大学啦啦操艺术表演奖”等等奖项,也更加懂得了付出和回报的意义。

在中大度过的四年大学时光,始终是心底里快乐的记忆。

中大不是完美的!但是,那么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已经使得中大开始聚集越来越多的真正以学问为业的学者,也使得真正的学者和好学者在这里工作、生活得越来越快乐。这样一批学者,以及这样一种让好学者越来越快乐,让不学无术者越来越感压力的大学氛围,正在将中大塑造成一个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支撑中大已经建立起来或者正在建设中的各种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制度与文化。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学府就读,学子们的心底会有怎样的幸福和快乐感。

三是见证人文。

中大的学子告诉我,百年中大,以学为本,从孙中山先生为振兴中华,夯实立国大本的伟业出发,中山大学在风雨飘零的年代脱颖而出,蓬勃发展,近代历任校长们抱定科学救国的宗旨,尊重人才,部署规划,创造条件,打造出一座闻名于世的学术重镇。它孕育出中大人超凡脱俗,唯我独清的高雅,它追酝出中大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内涵,打磨出中大人坚守使命勇于担当的气魄。它的辉煌历史和杰出成就令我们心生敬畏,能成为它的一员令我倍感荣幸。“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无论多少年过去,只要这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都会为之怦然心动,不能平静;无论多少年过去,面对风风雨雨,中大的精神总会鼓励我们保持情怀;无论多少年过去,在中大走过的痕迹都不会被风吹散,也不会被记忆消融,只会铭刻在无数中大学子的心中,随着时光的冲刷,愈来愈镌刻如新。

中大创立至今90多年,真可谓看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中山先生当年致力于“一文一武”,即黄埔军校和中大;首任校长邹鲁也说“要革命不能不读书”。中大自由、宽容、多元,爱才、惜才、关心人才的生活与发展。在中大,只要你真的是人才,你总会得到许多的关怀,得到应有的回报,获得职业的发展。因为学校既高度重视延揽人才,又高度重视留住人才。几乎你想做的一切事情,中大都有土壤,可以满足你——与最顶尖的大学相比,平台的大小和质量的确是有差距,这个必须承认。但,这个差距,只有那些把这个平台用到了极致的人才有权批评。

中大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是自由。这个自由,不是某同学理解的“不管”或者“放任”。而是你想要什么,中大都可以给你土壤让你去种。你想要创业?可以。中大有个创业学院。另外每年有过百万的创业资金给学生来立项;你想要就业?可以。中大的实习平台有很多,各个学院有,东校区每年三四五月份有公开的暑假实习生招聘。你造不造有个平台叫“展翅计划”?你不喜欢你们专业想转专业?可以。你想去台湾想去美帝想去欧洲?可以,交换生计划大把大把.....你用或不用,资源就在这里。

这就是中大的人文,中大在历史见证下孕育出不平凡的中大文化和中大精神,这是广州文化的一部分,最先进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