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包子铺

包子铺

推荐人:路人甲 来源: 阅读: 1.11W 次

那家店很小,座落在软件园的东南角的十字路口处,用防火板和彩钢瓦临时搭建的,这个位置车流量很大反而让人流量减少。

包子铺

每次在那家店铺经过,都觉得那位置太拥挤,再加上门口摆着一个发黑的大火炉上面是一个随时都在冒白烟的大铁锅。上面总是堆放几十笼包子。

经常看到老板忙碌的身影,我曾一度觉得那家店只有老板一个人。在心里觉得这样的店,太过于简陋,一般只有农民工才会光顾,看着都没有食欲,生意一定很差。

第一次走进那家店,是过完春节来的第一天,风很大,路上的车辆比一往少了很多。旁边的几家都还没有开门,又不想走太远,就想着将就一下吧。

走进那家店,才发现我以前的猜测有多准确,里面空间狭小。靠门的位置放着一个大案板,平时老板就在这里揉面,包包子。

店里一共有八张桌子,最里面隔出来一小间是真正的厨房。老板娘在里面负责煮面和做一些小菜。这家店除了包子稀饭,没有几个像样的小菜。

老板的女儿在两边打杂,那个20来岁的女孩,动作很灵敏,反应也很快。跟人说话时总是带着善意的微笑。可能这就是一家人的传统吧,任何一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都是同样的善意。

意想不到的是,那家包子店的炒面却做的很有特色,火候和味道都恰到好处,份量也很足,价格却是这周围最便宜的。

从那天开始,几乎每天都去那家吃炒面,渐渐的发现,那家的生意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冷清,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后来听人说,那家店基本上属于管饱的节奏,老板平时不怎么说话却特别有心。你去一次,他知道你的喜好也知道了你的饭量,对于饭量大的人,下一次给你的炒面会比一往多很多,总之能让你吃饱。

对于饭量小的人,给的也会稍微少一些,但是绝对够你吃。经常去的人,都知道这种潜在的规律但是谁都不会去计较。反而会像铁杆粉丝一样,经常去那家店。

店里提供免费的小菜,你可以任意吃,有时候是咸菜丝,有时候是酸辣土豆丝,也有醋溜豆芽。这样的小菜,在一般的到店里是要比一碗面卖的贵。正是这样,来的人都很自觉的用小碟子装一点儿,从来没有遇到这方面暴饮暴食的。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这样的店几乎绝迹了。去过很多城市,除了自助餐,也就在新疆遇到过这样的店,交一份钱拉条直到你吃饱为止。

那个女孩挺开朗的,每次都听到他跟爸妈有说有笑的,熟悉的客人来了,也会主动聊几句,从来没有看到过她的忧愁。这样的角色仿佛在《新龙门客栈》和《武林外传上》看到过相似的心态,但却完全不同的内涵。

跟同事说起这家店,同事们都觉得好奇,他们纷纷去尝试。回来之后一致好评,有说那家粥不错的,也有说那家包子有特色的。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里以后成为我们的定点饭店。

今天,再去吃饭,却发现那家店关门了,那一家三口仍旧像平时一样有说有笑的,看不到一点离别的伤感。

店里有几个人,自发性的帮忙收拾桌子和凳子,他们几个倒是流露出一些伤感。经常见面,知道他们是软件园里面的保安,那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平时没少在这家店吃饭。这家店在份量上,也没少照顾他们。

就在我发呆的时候,老板的女儿看到我了,她走出来还是那样面带微笑的说,不好意思啊,要关门了,今晚没得吃喽。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答的,或者根本没有回答,只是突然觉得若有所失。

青岛的地铁十一号线通车了,软件园也正式投用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了,相应的那些临时搭建起来的饭店也都相继关门了。

只是,这样的店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那样清脆的声音和灿烂的笑容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