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蒲公英精华摘选

蒲公英精华摘选

推荐人:钱子傅 来源: 阅读: 2.57W 次

昨天傍晚以后,我到巴士站等闺女。时令在大雪,夜幕沉沉。我坐在路灯下,听着眼前小车大车呼啸而过,脑子里渐次归于苍白。

蒲公英

突然,眼前出现几点白色的漂浮物,宛如细雪点子,却比之更轻飘,也不在往地下落,而是随风漫飞。我以为是哪里焚烧垃圾的纸屑余烬,立刻意识到鼻息的浑浊。但分明又不是。扶一扶眼镜,眯起眼睛才算看清楚,那浮动的小白点子竟然是蒲公英的种子。它们毛毛的,在黑夜下,被路灯照白,伸展着茸毛,仿佛科幻片里遨游的太空船,神秘而莫测。

心思随着蒲公英的种子飘飞许久,不知所踪,后来意识到自己出了神,这才不去理会这些不速之客。

我的大舅的名字常听母亲跟家公家婆嘴上说道,等到眼见是哪两个字,那已是后来很久了。我珍藏着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初小学校的教材,书名《植物学》,在扉页上就写着大舅的名字。先记住其读音,后见识其字实,心里就独自告白,原来是这样的。

这是一本植物学的教科书,彩色硬壳纸做的封面封底,书脊则是灰绿色布包,这应该算作简精装还是精装呢?我那会儿也不懂,只觉得比自己的教材神气厚实,很有点学者气息的样子。在这部教材里,有几页精美的插图,其中第一副正是蒲公英绽开图。

它不像是照片,理当是手绘的,格外吸引我,所以记忆深刻。还值得一说的是,该教材是繁体字本。我头一回见到那样的汉字,比春联上写的繁体字好看不知多少倍。有的不相识,但也亲和。

这本书是我母亲的,我猜她从娘家带来至婆家,它与母亲红色的妆奁常常放在一起,在母亲的穿衣柜深处,轻易不得见到的。这书原是母亲用来夹存鞋样子图子的。

我记得,书中夹着各色图样,均与脚上穿的鞋有关,怪模怪样,展开来看更模棱两可。圆不圆方不方,带着针孔。有报纸剪的,有红纸剪的,还有硬壳纸裁剪的,大大小小,许许多多,挤满了一书,使书本超级变胖。我后来腾出样子时,书本怎么也回复不到原该有的平整。

这本书里还夹过一套戏曲片《三笑》黑白照片,不知后来丢哪里去了。那些照片背后好像还有唱段词,可惜也记忆模糊不清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这样一本教科书可能模仿前苏联的,式样和学制都无不留存着证据。为此,它是不可多得的纪念物,妥善保存之很切要。于是移出那些丰富的岁月印迹,留存下已减负的记忆。

其实那些记忆碎屑也蛮可珍贵,惜乎哉不懂,一股脑儿丢弃之。现在向母亲要,母亲道:“得亏你呀,一双好手,全都飞不见了!上哪里找?”这意思是我是个败家子,一点小纸头都保不住,难怪要受穷。

女人出嫁总要带点娘家的东西,像蒲公英种子的毛毛,而女人自己呢,还真的像极被茸毛包裹的芯子。到了季节总是要飘一阵子的,落下地就能抽芽开花结籽,开始循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