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在于奉献

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在于奉献

推荐人:随遇而安 来源: 阅读: 2.42W 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作者: 罗隐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咏蜂》葛显庭 ”。这两首诗是古人赞美蜜蜂的。

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在于奉献

人们为什么赞美蜜蜂?因为蜜蜂最爱劳动,总闲不着;它酿的蜜虽多,但自己吃的却很有少;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作家杨朔在《荔枝蜜》中写到:“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咏松》(宋)吴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陈毅”。古今诗人也予松树以极高的评价。每当春天来临,濛濛细雨滋润着万物,松树开始开花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挂在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夏天,它撑开一把绿色的大伞,让人们乘凉;结满美味的松子让人们品尝。我爱松树,更爱它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松树的树干是良好的木材,人们装修盖楼都少不了,它又可以用来造纸;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成油;它的枝和根还是很好的燃料。所以陶铸赞美松树:“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被梅花的精神折服。卢梅坡笔下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也曾感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更是把梅花描绘得淋漓尽致“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花,你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秀美;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你不与桃李争春,不与百花争艳,你只有默默无闻、勇敢无畏、甘愿付出、无私奉献!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把阳光给予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

“雨露滋润禾苗壮”,雨露把滋润给予禾苗,使禾苗得以茁壮。

这些诗词既赞美了蜜蜂、松树、梅花、太阳、雨露共有的甘愿付出、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也揭示了人生的价值正如著名作家巴金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 。

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兼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的星云大师佛法造诣深厚,不少人慕名前来拜访。一天,一位有钱人向大师诉苦道:“我出生富庶,父母留给我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可是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呢?”

星云大师笑着说:“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两个准备转生投胎的人被召集到佛祖面前,佛祖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是要做一个索取的人,而另一个人是做一个给予的人,你们愿意如何选择?’第一个人想到索取可以坐想其成,非常舒服。于是他抢着说要过索取的人生。另一个人也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只好做一个给予的人。佛祖满足了两人的选择。第一个来生做了一个乞丐,整天索取,接受别人的施舍;第二个人则成为了大富翁,布施行善,给予他人。第一个人常常因为索取时遭到拒绝而困惑,每一次在乞讨时总是面临着难以言状的压力。第二个人则在布施行善时,感觉无比的幸福。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给予的人。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的;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索取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少。没有付出,幸福也就没有办法流进你的生活。”

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我是这样理解的,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什么什么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白这个道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宗教,不宜提倡,我也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是佛教对于索取与给予所持态度对于我们探索人生价值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的人对人生的价值持有不同的的态度。

有的人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占有为人生最高目标。

有的人对人生持得到的态度。从父母处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上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后,又继续不断地得到爱情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有的人对人生持索取的态度,认为自己的付出必须有回报。周永康、徐才厚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地索取,贪得无厌,结果锒铛入狱、身败名裂。

其实,对人生的价值正确的的态度是付出和奉献。很难想象一个家庭、一个部门、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付出,人人都不讲奉献,结果会怎么样?假设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不付出,都不奉献,那么他家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果真如此,长此以往,则此家庭必然崩溃解体。再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十、一”黄金周这七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休假,人人享受国庆节假期,人人都不讲付出,人人都不讲奉献,谁都不肯牺牲假期去各自的单位值班,人人都想去旅游,那么谁来为你提供旅游服务?如果所有的交警都休假了,那么谁来维持交通秩序?如果民航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休假了,那么谁来给你检票?谁来为你开飞机?如果军队的所有战士都休假了,一旦外敌入侵、犯我疆土,那么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所以为国为家,人人都需要付出,人人都需要奉献。

只有奉献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力量和才干;只有奉献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智慧和聪敏;只有奉献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总之,只有奉献才能真正实现和确认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对社会只讲目的不讲手段,只讲权力不讲义务,只讲消费不讲创造,只讲享受不讲奉献,那这个人就失去了人生价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倡导他的国民多为人类做贡献,这个民族才能昌盛,这个国家才能富强。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让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

中华民族有着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历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君不见,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了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身求法,商鞅惨遭车裂;为民请命,海瑞不惜罢官。君不见,无数的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铡刀,刘胡兰英勇就义;面对敌人的残暴,夏明翰大义凛然;为了战斗的胜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人类的解放,黄继光舍命堵枪眼。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献出六位亲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骨灰也献给了祖国的万里海疆。君不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又有多少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于付出,默默奉献。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要奉献就要有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谁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奉献就要有纪律有制度,有了纪律制度的约束,即使那些不想奉献的人,也不敢不奉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奉献他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他也索取向谁索取?所以,要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循环,我们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奉献者,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只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甘于付出勇于奉献,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价值。

我对未来充满了异想天开的幻想:

如果允许我们拥有无数次的来生,

那么

我愿意变成蜜蜂,为人类采花酿蜜;

我愿意变成松树,为人类避暑乘凉;

我愿意变成梅花,为人类奉献芳香;

我愿意变成阳光,为人类送去温暖和光明并使万物得以生长;

我愿意变成雨露,滋润禾苗茁壮。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