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生活那点事儿

生活那点事儿

推荐人:晓月孤剑 来源: 阅读: 2.87W 次

一位耳顺老兄,让我别光练肌肤之康健,对“大脑”的锻炼也很重要,不仅延年,还可养颜,并可降低昏聩的风险。咋锻炼呢,他说很简单,别让脑子闲着。看他那白发童颜的精神劲儿,我很相信他的话。

生活那点事儿

那就没事琢磨事呗,琢磨啥事?就琢磨生活那点事吧。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人们对每天的忙忙碌碌,或是闲情逸致,所感受的滋味是不尽相同的。这滋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酸甜苦辣。

它不是味觉上的感觉,而是心里上的反应。感觉的程度,取决于欲望、追求、付出、经历、认知、梦想等等。春江水暖鸭先知,什么样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把这“滋味”太当回事儿,会使“酸”腐蚀掉自己的生活;“甜”也是苦的滋味;“苦”会绝望了生存的勇气;“辣”会燃尽自己的智慧。那些有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桑经历的人,对这酸甜苦辣很是看淡,认为只不过是生活中的那点事儿。

我们不是神仙,谁也避开不了生活中这四种味道。甜的味道是人们向往的。最“甜”的事,无外乎是那人间“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任何事情都互为表里,福祸相依。就说那最后一种吧,那些因贪腐落马的高官,不乏往日的“金榜”题名者。结果演变成了阶下囚的宿命,那滋味绝对不是当初甜的味道。

能看淡生活那点事儿,说说容易,能做到却很难。尘世间有“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哪个能真正看淡?放不下就不踏实,不踏实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根基就会轻飘飘,轻飘飘就会被这“八风”刮得东倒西歪,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的坏处之一,是烦恼多,认知迷失。打个比方,有那么一位土豪,对他的巨大的财富,能看透的,认为富了、贵了--前世不修今生苦,就是那点事儿;贫了、贱了--今世为修来生福!还是那点事儿,莞尔了之。看不透的呢,这土豪要是不相干的人--羡慕;要是身边的人--嫉妒。羡慕别人,容易自卑了自我;嫉妒别人,易产生嗔恚心,而嗔恚心是魔鬼的智慧。

真能把它看成那点事儿,能得到多大的好处,还真不知道。不过,从孔子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哲理中,能品尝到法喜的味道。要达到这种境界,恐怕要靠时间的历练了。

由此我想到前一阵在网上流传的一句口号:天空飘过五个字--啥都不是事!这貌似一句俚语,却深有禅意。如切如磋,使人虚怀若谷,达摩天下。小道理,大智慧,很是折服。

生活是辩证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有所不为,就要有所为。“那点事儿”的背面,写着“别不当回事”。牵扯到法律、伦理等立身做人的事,就不能不当回事。呵,说的都是大道理。那就拿养生作喻。

八卦中“坎”为水,“离”为火。对应人体五脏,“水”为肾,“心”为火。肾性潮湿阴寒,需要心“火”下沉温暖滋养肾水。如果心“火”上窜天门,弃之不顾,任其冰封,或者是烈阳毒日,干涸其水脉,试想,那后果有多严重。

细想那点儿事与别不当回事,还真有点玄奥难测。不过,《中庸》里到有把“尺子”、“无过无不及”。把它放在枕边,没事常量量。

“我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多学点东西,的确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什么呢?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