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抒情散文 > 鹤山苍苍

鹤山苍苍

推荐人:短文学用户4358 来源: 阅读: 1.75W 次

“鹤山苍苍,蒲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蒲江知县纪曾荫修复城北山上鹤山书院时,题写于照壁之后。四言短句,韵雅意长,至今吟来,引人穿越时空,回到当年竹树掩映的书院。但见神思稳静的先哲伫立院门,长须在微微南来的清风中飘逸,举目远视,四围的青山,颠连延展,一碧蒲水,漾着微波缓缓东流……

鹤山苍苍

读先生文章,浅知先生平生事迹,景仰之情久久萦回于心,渴望能足履当年先生执教之地,深味一代鸿儒面对莘莘学子谆谆以诲的情景。庆幸来了这一天,与朋友去登隈支山,亲历书院圣地,仰高山,怀先圣。

依据李忠仁先生《魏了翁生平浅考》的记述,先在长秋山下的栏杆堰前探寻“被山带江,其上有山,与马鞍之朝向若相似”的地方,潜心观赏滋养过哲人的山与水,是怎样一番钟灵毓秀气象。边讨论边寻找着 “与古白鹤冈阜属连”的“枕山”之“先庐”所在的地方,想象四岁的了翁,稚气未脱,便师从何德厚先生启蒙学习,清朗的童声 “日诵千言”;想象五岁的乡里神童,蹦蹦跳跳,跟着哥哥们在杜德称门下苦读。读之“苦”,是怎样的情况?“虫飞而兴,日三商而罢,夜窗率漏下二十刻受馆,十余年犹一日也。”此刻,对怎样成为大学问家的领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深刻,日后会对抱怨读书辛苦的子孙们说:“看看了翁爷爷是怎么读书的吧!”

沿杂草遮掩的砂砾小径上了隈支山,对照文史记述的形迹找寻古籍所言的长宁阡,一边谈论了翁为生父卜墓地、筑室以居为父守墓的故事,一边探寻大贤生父的墓地,为其“力辞召命”“解官心丧”之举而感叹。了翁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是世所公认的定位,而从他此类平凡事里,可深味出一个“家”字,不单单是一生贡献与学识的评定,应该还包含着亲情的恪守,人伦的践行。

对于魏了翁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们,大都认定当年的书院遗址已经被青年水库淹没,带着些许惆怅和对先生追忆情怀,我们上了青年水库的堤坝。尽管都惋惜水库修建时未考虑书院遗址的保存。我想,以了翁一生为民而官的做派,应是心中百姓是大事,其英灵会在九天笑语:“碧碧湖水里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算是子为民尚有责未尽,父为子补也。” 最后都因那个时代人们对历史认知的淡薄而释怀。

一湖清波,映着四岸微微摇曳的草和树。水库所倚的玉芝山,果树成林,佳木参差,顺着缓缓的山坡将碧绿的颜色一直铺展到山巅,已然不再是800年前了翁笔下“修竹缘坡,缘坡而上,草木胶葛”的景象。遥想了翁“与家人穷跻”“剪除其荆棘,蒙犯虺蜴,聚足而上”的艰辛,然而,我们可凭自己已有的认知想象出其时了翁的音容笑貌,却难以猜透了翁之心是怎样一种乐,或者说为何二乐。

习习清风,吹皱一湖碧水,苦苦思寻 “即其地成室”“卜室贮书其上”所在湖中的位置。此刻,嘉定三年,书院落成,了翁召来邛州准备参加举人考试的生员“授之于馆”的画面油然浮现脑际。只有十几人,没有现在中小学一个班的规模,有没有粉笔黑板也无从知道。教者怎么“授”?大致能想出到“耳提面命”“诲人不倦”“谆谆教诲”之类的成语;学者怎么学?也许能找出“刺股悬梁”“攻苦食淡”“孜孜以求”“冬寒抱冰”之类的一大堆成语作答;然而也极有可能出现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相互切磋”之类的情景。这类问题怕是现在还没人能明晰,暂留予教育家、史学家去考证去探究吧。倒是当时传为美谈的事足以令人叹服:当年秋试,“士自首选而下,拔十而得八,书室俄空”,这事搁到现在,至少是众多媒体的头条,而先生只淡淡一语:“是不过务记览文词,以规取利禄云尔。”这单是自谦吗?或许自谦之中还有自我剖析,或许其间还有“学之荦荦大端应在义理”的潜台词。后来的他,无论是理学超越朱熹的造诣,还是心学超越陆九渊的深研,都是有说服力的印证。

草青树绿,阳光里,别有一番苍苍之韵。我们在水库四周追寻了翁当年的足迹。谈到书院之兴,感慨“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谈到靖州鹤山书院,争论在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上与此地的相承与延伸;谈到邵有良在蒲江城东重修的鹤山书院以及后世各地兴修的鹤山书院,庆幸一代哲人的思想风范必似江河行地。你言我语之间,先生对学子们语重心长时的慈颜善目犹在眼前,学子们朗朗诵读之声犹在耳畔……

怀着未尽的意兴,拜别先哲,踏上归途。回望玉芝山,心念鹤山苍苍,永不褪其碧绿之色,以特有的含蕴浸染斯地百姓之心。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