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抒情散文 > 黄昏题目

黄昏题目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6W 次

“黄昏到寺蝙蝠飞”,昌黎先生《山石》中的诗句,读了很多年,只记住这一句。最初读它是在S市,算起来有二十多年光景。在S市的江边有一座万寿宝塔,矗立于江堤,明以前的建筑,终日西望巴蜀,南看武昌。黄昏时,斜阳璀璨,除了能领略“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外,还能够看到蝙蝠乱飞。

黄昏

我曾经身临其景,读着记着韩诗。现在,在我久居的这座自诩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却没有一座古寺。一座城市没有古寺,除了说明年轻和肤浅外,其实是没有多少可供炫耀的。那么蝙蝠呢?在钢筋和混泥土堆砌成的空间,要想找到黄昏中那个闪亮的翼点,多少有些福彩中奖的难度。人类自发达以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逐渐撇开可供共处的生物链,像一只孤零零的秋千晃荡。自我陶醉。

向来以为黄昏是最优美的。布满暮霞的天空,除了色彩斑斓外,还有很多耐看的成分:比如飘浮的一绺绺云彩,比如惊艳的一只只归鸿,又比如烟头一样闪亮的山树,在空阔和浩荡中,将心绪卷为一轴轴山水画,随着风儿飘。一直认为朝霞太过稚嫩,芽芽苞的女孩,唯一些清纯外,实在比不上成熟少妇的艳美。黄昏就是那成熟少妇,撩人的胸脯堪如大片。

日暮时分,一个人漫步在静谧的原野,多少有些思想的涟漪漾动。季秋之时,天高地迥,恬静之中,流年总会留下一些故事。荒原中,田垅上,苍黄的秋叶,像一抹鎏金的玉石,对着夕阳和暮霞,熠熠发光。静美中一袭辉光,将天地溶为一体。横陈如幕,袒露生命最好的精髓。

一座荒塘,苍荷支支,微卷的叶经不住秋风的寥落,相依相偎,凉风拂拂,“多少绿荷相倚恨,一齐回首背西风”,多么经典的写真,想来当日诗人一如我漫步在原野,静听秋声。怅望秋阳,高原上,一句晚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终究抵挡不住盛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和气概。说诗总有时代的蛛丝马迹,这话原来可信。

读诗除了读内心以外,实在可以读到时代的印迹。在很多时候,俯看一条条忧郁的河流,还想到了海子的诗: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曾经有一时期想不通,在那个全社会开放、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时代,海子为何要唱这么一支忧郁的歌?现在想到故乡曾经苍郁的河流膏浆并且枯竭,先知先觉的海子,实在让人钦佩。

尘世在恍惚中震荡,除了哀伤还是哀伤。

有时想:城市是没有真正意义的黄昏。高楼之上,那一亮霁色,实在走得匆匆。无数的人流和车流,喧嚣之处,淹没了黄昏本有的清寂,让思想一刻也不能宁静。这不符合张弛有道的辩证法。白诗说“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原本是一种孤独倾诉,现在变成了精神乞求。人类的浮躁,俄顷之间,被竟射的街灯,阴阳颠倒。

有谁在日暮的街市,能够细品霓霞的绽放?

一座城市没有完整的黄昏其实可怕!

一位哲人说:黄昏的天,像一扇萤窗,一盏明灯,背后隐藏着守候。原来这灿烂的霓霞,蕴藏的心事,就是放大白昼最后的时光,准备守候空寂的心房。

花开陌上,人归缓缓。亿万年沧海桑田的故事,充斥的就是芳草斜阳!

所以,内心常常有一种逃离城市的声音嗡嗡作响。或许就是因为欣赏不到一个完整并且圆满的黄昏。泰戈尔先生说了一句精辟的话:生命是上天赋予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真正得到它。黄昏大概践行的就是这种准则,且灿烂且忧伤!

(十月二十五,凌晨)

(原创作者:决决流冰)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