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 > 现代诗歌 > 吾乡吾土示例

吾乡吾土示例

推荐人:周穎 来源: 阅读: 2.46W 次

1、老吉林、西江沿码头、木排及木帮人

吾乡吾土

早年吉林人把临江门码头以西、自来水以东的上下坎儿地带,统称为西江沿。西江沿是木排停泊最集中江段,谋生于山水之间的人,称木帮人。 一题记

翻开那段吉林旧事
透过文字
我仿佛闻到了一股
松木散发出来的松香味
还有那股汗臭味和熏人的旱烟味
以及江水的鱼腥味

这是松木和木帮人长途跋涉
带来的粗犷味道

一根根被串起来的松木
像一个个被抓的壮丁
一波接一波、一排接一排
缓缓地驶入西江沿

这些松木先是被搬运到马车上
然后送到一个集中点码起来

码起来前、男女老少拿着抢子
麻利地站在松木上抢地抢、剥地剥

看到这一情景我感觉很恐惧
让我想起了屠宰场、这儿虽然没有血腥
但是也是一场宰杀

兴许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那些木帮人从来不去原木场
他们一上岸就直奔酒馆

兴许他们心里难受
从第一声顺山倒开始
他们的命运就和这些松木绑到一块

兴许在一起呆久了
真的分开
还有些舍不得

特别是这样分别
心揪得慌

找一个女佣
缝补一下刮破了的衣裳
女佣一不留神
扎了手
像扎了他们心一样

当然了、他们心疼的不全是这个女佣
还有和他们朝夕相处的那些被扒光、被宰杀的松木……

(抢子是由铁匠炉特制的专门扒树皮的工具)

2、老吉林一松花江上放木排的木帮人

在冰冷的河江中将木排编好后,通常选择清明节这一天放排。放排前要祭江,即向纸制的龙王、河神、风神牌位焚香、叩头。不准说狂话,更不准说散字,吃饭时不能把筷子放在碗上,忌讳木排会搁浅的之类的话。清末民初,每年由松花江放送到省城木材达6万多立方米。——题记

祭奠完龙王、河神、风神
木帮一行人就要顺江而下了
斗笠、鱼鹰和玻璃一样透彻的江水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木帮人知道这玻璃一样透彻的江水中
潜藏着无数危机
看似柔弱江水
绵软中含着无数根针一样狠毒
每一个细微的疏忽都会致命

岸上看上去那大咧咧的
关东汉子
突然沉静下来
他的眼睛一丝不苟地瞄着流动的江水

他的眼睛要比鱼鹰的眼睛犀利
潜流、暗礁
虎视眈眈地盯着
这条鲸一样庞大的漂浮物

自从踏上木排
他就知道
他必须和这木排同呼吸共命运

这一刻
他才是这条江的主角
他们不能去表演死亡
也不能装神弄鬼
生死一线
他们演就演自己

突然一条调皮的鱼
窜上木排

鱼在木排上
蹦蹦跳跳的舞蹈
惊走了木帮人的担心

伙伴们开始戏弄鱼鹰
他也稍息地
松弛一下紧绷着的神经

木帮人在寂寞中享受寂寞
寂寞里有远方的岸
有女人一样羞涩的春天……


3、吉林德胜门
明清两代,国都北京设有德胜门,国都之外有德胜门之称者,唯独吉林乌拉城,可见军事地位是其他城市不可比的。吉林乌拉将士出征或班师凯旋,往往经由德胜门。因受儒家“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影响,故称“德胜”。 一一提记

那座德胜班师凯旋的门没了
那些将士的脚印
还留在那条路上

可是那条将士们班师凯旋的路也没了
那些脚印被埋进泥土

那些泥土中的砂石
不会丢弃他们的脚印
它们为他们凯旋兴奋过

那座德胜班师凯旋的门没了
让这座城市夜色沸腾了的
锣鼓声
依然珍藏在
那棵老榆树的年轮里

老榆树每一年发出新芽
都竖起耳朵听

兴奋时摆起手臂
邀请风伴舞

那座德胜班师凯旋的门没了
那凯旋的喜悦还在

这喜悦一场大火并没有烧尽
烧尽的只是一座门楼、一条路
喜悦化作一条不眠的巷子

这巷子
从北大街中段向北,经过宝宜胡同
一直铺到德胜门

那些晃动着温暖、热情的有滋有味的小吃
对于生活在这儿的庸常的平民
是一种慰藉

其实,这场景留下的
不仅仅是一种慰藉
除了那个德胜班师的门外
还会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