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心情日志 > 城市文化视域下三孔资源整合创新

城市文化视域下三孔资源整合创新

推荐人:三孔调研队 来源: 阅读: 2.18W 次

三孔调研队经过采取调查问卷、街访、采访等方式来了解三孔地区存在的经济、生态、民生、资源等问题,并为居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献计献策,为人民服务;携手创造美丽城市,连心共建和谐社会。

城市文化视域下三孔资源整合创新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和一个星期的数据分析,调研队对孔府、孔庙、孔林的破损之处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系统分析。其中,孔庙彩画破损最为严重,有7处门楣彩画几近消失,其他各有一定的损坏。孔林断碑2处,严重门槛缺损4处,孔府保护最为完整。为了探寻三孔景区为何会破损程度不一,也为了给三孔文物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措施,三孔调研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采访。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外地游客遍布中国各省,年龄从4岁到73岁不等,主要集中于10岁至20岁和50岁至60岁。通过与游客交谈,调研队发现,大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51.1%的游客比较喜欢孔府景区,在孔府我们还遇到了2支小学旅游团,一支来自北京,一支来自甘肃。43%的游客比较喜欢孔庙,孔庙有各种各样的门、碑刻和牌匾,如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每一处景观都有历代帝王或达官贵人的题词、牌匾和碑刻,透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尊贵地位。孔林是三孔中占地规模最大、古树最多的景区,里面有历代孔子弟子及子孙种植的奇花异木,整个景区鸟语花香、林意漫卷,是一处天然的植物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着名的汉碑外,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

既然,孔府、孔庙、孔林各有千秋,为什么损毁的数据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和三孔文物破损又有什么相关性呢?三孔调研队利用假设法做出推断,但是游客越多,文物保护的越完整,而不是破损的越严重,于是三孔调研队开始了采访的漫漫长途。三孔调研队从文物局科员、旅游局、旅游公司以及导游和当地居民口中得知了一些重要信息。由于资金、技术水平、技术人员的限制,孔府的修缮工作最好,孔府修缮工作较好的原因是游客较多。不过,近些年,随着国家的发展,拨款增多,技术也不断进步。

然而,若是只因游客的多少来决定景区修缮的工作力度,不仅不会对景区的维护起到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一个景区的修缮力度是以其价值来作为根据的。一个景区的价值应该是从这个景区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历史价值等等多方面来评估的,诚然,游客量的多少也是一个景区的价值体现之一,但我们决不能把游客量作为景区价值判断的第一因素,特别是对于三孔这种以历史传承至今的景区。我们若是一味地通过游客量来评估景区的价值,来决定对景区的修缮力度的话,那么,对于一些冷门的有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景区来说,就只能是不断磨损,少于维护,然后带着自身的珍贵历史文化走向消亡了。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三孔调研队发现三孔景区存在“根据游客量来决定修缮力度”这一问题,希望能发出我们微弱的小小的声音,为一些快要消逝的那些冷门的文物景区争取到自身文化价值所应有的修缮力度。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