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空间文字 > 老师的“第五题”

老师的“第五题”

推荐人:晨曦123 来源: 阅读: 5.97K 次

与同学们一起慷慨激昂地学完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老师早年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诗中述说了童年时代的作者想挣脱那种封闭的环境,产生了对大海的一种强烈向往,追逐着在他看来至今还遥不可及的“梦”,小诗很简洁,主旨很鲜明,读来很振奋。

老师的“第五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梦,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个团队要有梦,一个人更要有梦,眼下,从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到整个国家,都在讨论着这个伟大的梦,这个梦想就是‘中国梦’,就是诗中的‘那片海’,得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翻关山,越道岭,去走近‘那片海’,老师也在准备着,同你们一起去踏浪、去看海。”

一段鼓舞性地课堂小结之后,开始布置作业,第一,练习册61页《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阅读后,完成各题;第二,课后的第五题背诵并默写全文。

话音刚落,学生们专注地翻着书本,继而开始独自地窃窃私语,继而疑惑地交头接耳。

“哎,兄弟,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没有啊,我这也没有啊!”同桌也在前翻后翻,书页都显得有点儿不耐烦。以致于全班都在探究式的翻着“疑惑”,重复着那三个字“没有啊”、“没有啊”。

我认真地说,看来你们教材的版本与老师的不一样,我这本教材咋有呢?没有的话,请在书中第四题后写上“五、背诵并默写全文”字样,好吗?

伴着下课铃声,合上教案书本,离开教室。拖着一身的疲惫,心里轻松着“又结束了一节课”;反思着“这节课学生又学会了多少?”

第二日早课前,打水回来,办公室里,两个科代表在好奇地翻看着我的所谓“新版本的教科书”,用眼睛透过眼镜使劲地搜寻着那个四题后面的“第五题”。

“老师,你骗人!”学生嗔怪地说,语气中带着几分天真,“你这书也没有啊?”她们把“没有”两个字读得是那样的重。

“没有吗?你俩再好好看看,我咋看到了呢!”我温和地说。

“我们刚看完,就是没有。”两人肯定地说。

“嗨,让你们背诵默写下来,不可以吗?”我满脸愁容。

“老师,您别误会,当然没有,我们不是那意思。呵呵!”一名同学忽然醒悟起来,解释道。

“老师,听说课后没要求背诵的,考试就不考了,对吗?”学生眨着眼,理智地问。

“是的,课后没要求背诵的,一般考试不会考的,但你们仅仅是在应对考试才去对待‘背’或‘不背’的吗?”我担心地问道。

“呵呵呵……”两个学生笑着。笑声中读出了“默认”的成分。

但随即就改变了态度“老师,您说了算,让我们背哪我们就背哪呗!”话语中掺夹着许多信任。

一瞬间,“责任”两个字,分明地浮现在眼前。左手握着的是“应试教育”,右手握着的是“能力培养”,到底哪个更重要?需要我们郑重地做出抉择。权衡再三,还是举起了右手。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引领当然也是至高无上的。

那这样的话,尊敬的老师,您今天给学生布置“第五题”了吗?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