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经典日志 > 痴儿傻母(下) 儿子在小学

痴儿傻母(下) 儿子在小学

推荐人:玄音 来源: 阅读: 2.22W 次

儿子终于上学了,可他就是不愿意,奶奶无奈地陪同,先是同桌,然后坐在他身后。我看到一次他上学的场面,那可是真的凄惨,就如同被押送,一天下来,奶奶受不了,腰酸背痛。我很看不惯,都是奶奶溺爱的,因为这段时间我不在他身边。好在时间不长,就适应了,学得也还好。

痴儿傻母(下) 儿子在小学

有一次,我去奶奶家看儿子,他给我留了几块糖。说因为考试,有副对联,他对上了。我看了,不是很工整,只能算宽对,但是一年的学生,整个学校没有写上的,相对他就算脱颖而出了,语文老师很高兴,给儿子买了糖,儿子是想我肯定他,所以一直都没舍得吃。他一直很喜欢看课外书,记忆、阅读、理解、写作业都可以,就是不很认真。儿子每天上学,爷爷就给带个面包,防饿,有一天值日,爷爷帮他收拾书包,竟然在书桌里发现七个,有的都发霉了。

儿子说话很经典,很简单,很少有很长的句子。公公、婆婆对儿子很好,我特别的感动,所以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我就给老人捎去,逢年过节,或老人的生日都去的。一次姑婆婆和婶婆婆来了,提话说我善良、孝心,儿子在一旁玩,头没抬、眼没睁地说:“尤其对老人”。大家都笑了。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刻薄他,奚落他。儿子就说:“别这么对我,我出身很尊贵的,我是鲜卑族的后裔,四大望族之一,后因迁都,孝文帝诏命学习汉语言文字,才不得以把我的”拓跋“姓氏改为现在的姓氏。我还真的不知道这段历史,也无从考证。”你还别不信……我认为他忽悠哉我,但是我因为他的幽默和表达方式,就立刻没了怨气,我们又开始欢天喜地了。

儿子当时在农村,冬天生煤炉子。我总能看到他花猫一样的小脸儿。儿子回答我说:“我这还是干净的孩子呢,你没看我的同学,比我还花猫呢!”后来我去了他们的学校,真是这样,教室又小又暗,很冷。直到我工作稳定了,才把儿子带到我身边,可那都是四年级的下学期了。

孩子的眼睛近视,个儿高,坐在最后排,共八排,看不清黑板的字,我想给孩子调座。儿子说老师说了看成绩,“儿子如果有了机会,第三排好,我再三叮嘱”。儿子果然考的不错--第二名,老师很讲信用,要他自己选,他选了第五排,可还是看不清楚。我说你真是“痴儿”,我和你们老师说说。“不可以,是我自己选的,我是你的儿子,可别的同学也是他妈妈的孩子,我坐前面他们怎么看的清楚,自私”,儿子给我定义后,继续说“六、七十学生都去找老师,我们老师不用干别的了,告诉你--妈妈,别给我们老师找麻烦”。儿子说得在理,可妈妈都是自私。

我还是鼓起了勇气去了学校。儿子看到我,不理睬我,假装没看到,我只好喊他,他很不情愿地过来,我特意叮嘱他,一会老师问,就说看不到,记得了吗,再说这也是事实呀。老师来了,把他叫过来,儿子的话,没把我气晕:“老师,别听我妈的,天下妈妈都一样,就知道想自己的孩子,我在最后都能将就着看,何况现在还提前了几排呢?”他说得时候都没看我一眼。我还能说什么,我回家了还在生气,要我没有面子,好--你对你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给你教训也是好的,咎由自取。我说:“老师比妈妈重要,对吗”?“妈妈,为了您的儿子,您就牺牲自己一次,面子真的这么重要吗?”他安慰我,给我熄火,并劝说我。

我反省自己后,发现儿子比我宽厚,就消了气儿。儿子照样每天都很快乐,根本不提这茬,虽然他天天抄同学得笔记。后来我有机会和老师说了这个过程,不久给他调到了前排,是老师情愿的,我暗暗钦佩儿子的人品和他的老师原则。校长曾给讲情都没能通过呢。还是品行征服人哪!痴有痴的长处。我感觉我在儿子面前很世俗,我给了儿子肯定,并向他说出了我的不足,儿子原谅并理解了我,和以前一样的尊重我。没想我心悦诚服地让他教育了我一次。

儿子长大了,我一不留心,猝不提防,就长大了:声音变了,胳膊长了,腿壮了,脚大了,后背平直……我原来那圆溜溜、胖嘟嘟的儿子,一下子挺拔起来了,晚上儿子睡熟了,我静静的看着他,就感觉儿子长得很突然,很意外,特别地快,我真的从来就没盼望儿子快长大,甚至很留恋儿时的那段时光。也许我这样想很傻,好在儿子不以我的意志转移,不单纯是身体,思想有时比我“熟”,虽然还是个小学生。

每次和儿子争论,要他心服口服,我都得认真对待,几招过后,我都是元气大伤。爱人不是愿意表达的人,自然不是他对手,一次气极了就说:“什么也别说,就因为我是你爸爸,我对了是对,错了也是对”。儿子很委屈,:“我永远都是错的,错了是错,对了也是错,你说爸讲理吗?”“他那是传统教育,但爱你是真的”。我诡辩。“我就不那么当爸”。儿子嘟哝着。每次出门,儿子都要我把爸爸带走。偶尔在家,我一回来,两个人都是争先恐后地告状、诉苦,我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有一次,我和爱人谈起个同学:她爱人不争气,孩子学得也不好,她是个极其要强的人,很无望,后来离婚了。儿子突然插嘴到:“离婚是他们彼此不喜欢了,我反对拿孩子说事,又不是他要求到这个世界上”。儿子脸上虽然带着笑,可我听的凛然。

一天晚上,儿子约我一起去广场玩溜旱冰,被爸爸制止,儿子坚决走掉了,我没敢。后来儿子回来问:“儿等你半天了----妈妈,你怎么不下楼呢?”“没你勇敢,没敢迈出那一步”。儿子和爸爸沟通没有和我这么顺达,所以他有时有意见,反对爸爸的高压政策。“你卖给他了”。我震惊,“我只是不想激化矛盾,他急了和我过招,我比划不过他”。“我反对用拳头说话,尤其对付女人、还有比自己弱的人……”儿子说了四个排比句,很遗憾,我只记住了两个。“再说精力有限,我不想内耗;还有,你没看他在生气,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故意夸大事实并狡辩着,“可他在封杀我们”。儿子说话简短,新鲜。“那怎么办”?我引逗他,儿子给我支招:“我没法选择,可您应给早点结婚,可以多些选择的机会;也可以晚点,错过爸爸;就给他也行,等两年过了磨合期,再生我,这叫计划生育。”我第一次听说计划生育是这么解释的。“等我长大了,我就这么做,一定要等磨合期过了要儿子”。儿子继续补充着。他如果不说,打死我我也想不出来这个“理”来。

儿子喜欢看电视剧《家有儿女》,是个重组的家庭三个孩子快乐地生活的故事。“后爸爸、后妈妈只是称谓,好,做后爸后妈的都称职,不好,亲的也不一定合格”。儿子边看边发表看法,这我还第一次听说,而且听的是目瞪口呆。“亲爸爸是感情的好,后爸爸是理智的好,不一样概念”我继续说教。“美国家庭离婚率高,说明是一种文明,我们国家,离婚少,不代表好,而是在坚持。”儿子继续振振有词。我感觉儿子是受了宋丹丹主演的《家有儿女》的影响太深了。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前卫。“儿子,既然你这么认为,就让你有个后爸,再来个后妈”我认真的吓唬他。

儿子审视了我一会,见我很认真,终于急了,可怜巴巴地说:“妈妈,儿是说别人呢,可我不希望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我就知道你‘叶公好龙’可妈妈怎么办呢?我真的和爸爸彼此不喜欢了?”一不做,二不休,我继续发挥、夸张,并套用他说过的话,做出可怜伤心的样子,看他还有什么宏论。儿子又看了看我,没看出什么破绽,狠了狠心说:“傻母,您自己真觉得苦,不必管儿了,儿自己会照顾自己的”。那一瞬我真的很感动,当时我虽然在演戏,听了儿子决心牺牲自己来体谅妈妈的样子,我假戏还真做了,眼睛湿润了。世上有能这么体味你的人,谁不感动呢,何况是自己这么小的儿子。“没事情的,妈妈逗你呢”我不忍心,感到自己的戏演过了,收回自己的话。儿子放下了紧绷的小脸,蹦跳着跑了。

姐姐去世后,我心情很不好,常常晚上醒来哭泣,儿子就安慰我:“妈妈,你别崩溃了”,“别太较劲了,”“别自己不满意自己,没有你,事情也许还办不到这么好”儿子一如大人,但当时,我就是陷了进去,跋不出来。现在回想,儿子说的是句句在理,我感到很宽慰。

儿子和我逛街,极其有主见,价格、款式、颜色、质地,看好了不犹豫,没看好,坚决不要。儿子很幽默,所以我们很快乐,同时也感染别人,卖给我们物品的人也都跟着开心:“这小娘俩儿,真逗!”有一次我看好了个包包,犹疑时被人买走。我很失落,儿子安慰我“没必要,你的钱不是还在吗,那包包原来也不是你的,你又没少啥。下次若真喜欢,你就抓到手里再想。”这傻小子,不但看得开,偶尔也挺机灵呢。

我没有方向感,出门就把儿子当向导,他很小,我领着他上山,采菜,他总说“妈妈,我们走的对,看这河,这树”小家伙还知道找参照物,比我强多了。现在也是,带着他,旅途很愉快,还不担心找不着家。

儿子很小的时候,家里来电话,他接,大着嗓门直呼我的大名。我不并不反感,但还是把母亲请来,想借用母亲的力量归拢他,因为婆婆太溺爱自己的孙子了。母亲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权威。“孩子,你的脸挺白,脖子是不是不干净啊”。母亲就是母亲,一进门,只溜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我在等着看好戏。我小时候喜欢吃咸菜,母亲只消说“少吃,咸呢!”很普通的一句告诫的话,听母亲的腔调语音,我就哭,不敢吃饭。

儿子呢,笑了“姥姥,就是姥姥,您就是个观察家,能看见。”完了,人家两个人都挺乐和。“姥姥,您还是思想家,能想到;您还是语言家,会表达”。谁不喜欢听好的,两天半母亲就顺了,而且还包庇,联盟成一个战壕的了。“儿子,奶奶是什么家啊?”我问。“自然是慈善家了”!儿子毫不犹豫,对待孙子,那可真正不虚假。我折服儿子表达的精确。儿子真的很随和,即便个性极强的姥姥,也相处的很愉快。

也有叛逆的时候,一天中午回来晚了一会儿,爸爸兴师问罪,他说一句没把我的饭乐喷:“谈恋爱了,就在校园的小路漫步了”。他爸爸直愣。其实儿子是极为单纯的,这种很不相称的幽默,都把我们说逗乐了。

“傻母,儿说,你今天这衣服真的特好看”,儿子有他的审美观,他反对烫发,说是虐待自己的头发,头发肯定不喜欢,只是不会说话,只好以枯焦来抗议。“你一定有求于我,拍马屁”,儿子画画没我好,他在做手抄报。“不是,乞丐穿上了龙袍也还是乞丐,真的就是好。”儿子高兴了就很会说话。“痴儿,我去看看你们老师吧!”我乘兴追击,我同学的孩子和我儿子是同学,告诉我过节去看老师了。“不去,我学得好,老师自然就喜欢;学得不好,去了也没用,只要他不捂着我的耳朵。”儿子回答的很干脆,很直接,很明白。“我不喜欢溜须,我班女生那样……反正我不喜欢。”儿子这点倒是承袭了我,很倔强的,我还没有看到他这么个性过,因为他的口头禅是:“随便”。

儿子比我有音乐天赋,我心里想得可好了,一旦唱出就变了样。儿子戏称我“魔音主教”。有时我忘记了自己的不足,情不自禁的唱几句,儿子就笑着提醒“调呢”?“跑了,我没稀罕找”。我自嘲。儿子到姥姥面前挖苦我:“我妈妈不打我、不骂我,就用歌声折磨我”。他很小的时候,一不写作业,我就威胁着;“我给你唱歌了”。他立刻就写,很灵光的。儿子形容我的歌声:“亵渎神圣,糟蹋艺术,折磨心灵”但我自己感觉没那么糟糕,认为是他在封杀我,打击我的积极性,影响我的心情,为此,我们常常对抗。儿子笛子吹的好,喜欢巴乌和葫芦丝,也会弹奏电子琴,他其实没学多久,是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的,仅仅三个月就进入校音乐队,去外地巡回演出。音乐老师说他学两个月,就可以和学两年的学生媲美。我真的怀疑遗传在这方面的折扣,和变异的突出表现。

儿子喜欢听《百家讲坛》和古典相声,喜欢电脑、动画还有UFO.他甚至告诉我,他不怕孤独,一个人有时很也很快乐。他也很随和大气,可没有竞争意识,儿子说:“天下人都比我强了,我也这么过,与我有什么相干”。我愕然,岁数大了这么想还可以,所以我有时真的很担心。

有时,我也不满意:儿子的成绩,儿子的不够努力,儿子和我一样的大咧咧,儿子不是很会来事…既而,再想,没上学的时候,我对他没有要求,只要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是很惊喜,所以孩子的童年差别不是很大。相反,孩子长大了,就在不自觉中给他压力,这种热切的期望是正常的,可往往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不快,差距也越来越远了。自己的要求多了,目标高了,希望儿子不但健康快乐,还要智慧聪明,德才兼备。

我真的不知道我以后,儿子上了初中、高中、大学,进而走向社会,有了工作、家庭,我还会不会要求和期望的更高呢?因此自己有了失望,儿子有了压力呢?退一步想,有的孩子智力或生理缺陷,不也得认吗?多操心多少呢?人啊!总是不满足,就和比自己强的孩子比。其实只要健康--身体和心理、快乐,不就好吗。还贪求什么呢?我是不是个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傻妈妈呢?因为总的来说,对儿子,我还是抱怨的较少,愧疚的较多。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