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情 牵 老 屋

情 牵 老 屋

推荐人:青春常驻 来源: 阅读: 1.24W 次

我的家乡太小,小得容不下一点儿文化古迹。在我的记忆里,除了长庆寺那千年不变的钟声、佘家营断垣残壁的古城墙、南贡河呼啸奔腾的涛声……唯一值得我眷恋的就只有我家的祖屋四合院了。祖屋建于何时也无据可考,因为没有详实可靠的文字记载。但听爷爷的爷爷讲,他们的爷爷也不知道祖屋是何时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四合院全部为二层楼的纯木结构,有大约一百多个房间,占地约2000多个平方米。四合院的正房有供奉祖先的香火牌位,前面有院门,还有望台和戏楼,四周的走廊全是相通的,直通地道。地道是为躲避抓丁用的。四合院是长方形的,前后左右重叠对称。朝门前蹲着两只看家的石狮,还有石头垒成的贞洁牌坊。古色古香的门窗都刻着精美的图案,雕梁画栋,好似《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香火两边的正房中保存着许多的古书、藤椅、木桌…里面有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古玩…这是书房。可惜很多东西在文革“破四旧”时毁掉了,只剩下一本线装的《西游记》和一些不值钱的瓷器,其余的一切都留在了爷爷的记忆里。据爷爷讲,我家的祖屋在曾祖辈曾风光过,出了几个秀才,其中一个还考中过举人。可能都是因为我家的祖屋有灵气 。

情  牵  老  屋

祖屋后面有几口水井,均清凉可口,四季溢流,润泽了祖屋的灵气。祖屋四周古木参天、阴翳蔽日。潺潺的溪水从门前错落有致的梯田缓缓地流过…远看祖屋,苍山碧水,炊烟袅袅,好似青松翠柏掩映下的深刹古寺。晨钟暮鼓,别有一番情致。可后来不知咋的,从爷爷辈开始,大家就陆续的离开四合院,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一百多人的大家庭转瞬间被弄得七零八落。祖屋也渐渐的变得破旧和冷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兴盛和热闹。也许是大家嫌祖屋太吵闹、也许是因为祖屋承载了几代人太多的辛酸和苦泪,也许是因为祖屋失去了往日的灵性…因为在祖屋中发生了太多不幸的事:三爷爷被抓去当兵至今杳无音讯、二姑姑20岁就暴病而亡、四婶婶摔断腿而成了瘸子,而前些年几个哥哥姐姐考上了大学却因成份不好而未被录取…

今天的四合院也大不如前,住的人少了,很多地方年久失修,再也难见当年雕栏玉砌的盛景了,屋角到处都布满了珠网,有的地方甚至是杂草丛生 ,漆着的柱子和门窗已经褪白,精雕细琢的台阶也东倒西歪,竹子不断刷着腐烂的屋檐,厢房更是破败不堪,阶下长着青苔,板壁因长年暴晒而裂缝挺多,老鼠穿梭于其间,门帘煞白,朦胧的月光照着冷清的窗台…冥冥之中再也看不到时常吹拉弹唱、笑逐颜开的爷爷。后面的几口老井已经枯干,可能是多年无人问津的缘故吧!母亲说以前开门不见山,十五不见月,除了听门前哗哗流淌的河水,就只能看山间蝶舞、听林中鸟鸣了。祖屋全在绿荫的庇护下歇息。而现在不开门也能见山,而且门前视野开阔,直通万里天波。

爷爷说过去我家人口多,负担重,连生活都朝不保夕,更谈不上修建新房,所以就成了祖屋唯一的留住者。我也十分眷恋祖屋,因为我就是在祖屋里朝暮晨夕听爷爷奶奶故事长大的。那里还有我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和我快乐的童年。后来,我成了祖屋中第一个上大学的“秀才”,一洗老屋多年的“晦气”,这在村子里可成了新闻,那时的祖屋真的跟着灵光了好大一阵子。祖屋好象一下子又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连最早搬出去的伯父家也想重新搬回来住,要不然,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也许早就成了大学生。很多人也因此羡慕我家不少,住在老真好!特别是平时瞅都不瞅一眼老屋的人对我更是刮目相看。我也十分庆幸自己能一直陪着亲人守着祖屋,使得祖的一角至今仍然完好无损。要不然,四合院早也不复存在了。现在我离开家好多年了,但仍然十分眷恋故乡的四合院和住在四合院里的亲人。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四合院变得更破旧了,爷爷奶奶和父母都像祖屋一样慢慢老去。但四合院依然是四合院,母亲依然是母亲,我依然像眷恋祖屋一样眷恋着我的父母和亲人…

(宋光志:QQ号;1427428282、电话:13638504260)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