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吃饭护照,粮票史话

吃饭护照,粮票史话

推荐人:钱塘丐叟 来源: 阅读: 2.46W 次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各种票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票证,如果需要买米面油,必须出示粮票才成,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为 “吃饭的护照”。可以说,各种票据的出现、存在以及消失,也是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票证年代的一个特殊记忆

吃饭护照,粮票史话

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对“粮票”一词闻所未闻。但凡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百姓都是非常熟悉的。粮票有很多种类,有全国的流动粮票、浙江省的流动粮票,还有购粮证上配发的定额粮票,农村定销、返销粮票,饲料票和农副产品的奖售粮票等等。粮票不仅曾经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存,也让我们勾起那个年代的记忆。可以说,它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一种不是货币的“货币”。不管是“农业户口”的“种田人”,还是“居民户口”的“工作人”或“铁饭碗”,谁都对之息息相关。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粮票的历史,折射的也正是计划经济的历史。建国初期,粮食供需矛盾突出,中央政府于1953年10月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出台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同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

当时浙江城镇居民使用的粮票是:浙江省粮票统称为省内流动粮票,1956年1月起发行使用。当时全省范围内对市镇居民购粮实行“证票合一”办法,这是发给城乡居民中职业性的长期流动的人口使用的,可以随地在全省各个粮站购买粮食。

浙江定额粮票是一般居民使用的口粮粮票,由省粮食厅于1953年12月开始印发。人们始称其为“购粮券”。券面额有5市斤、10市斤、50市斤、100市斤四种。1956年开始随户发放,并且装订在购粮簿里,粮票要与购粮簿一起才能购买。这种粮票各县城镇的居民最为熟悉,使用了近40年。

浙江省农村粮票专门供农村中的缺粮人口使用,于1957年开始发行。

浙江省周转粮票是供农民或者生产队出售周转粮及兑换品种用的粮票。

此外,浙江省的粮票品种还有浙江省奖售粮票、浙江省侨汇粮票、浙江省熟食票等等。

粮票,曾以其特殊身份走上中国经济舞台,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民以食为天”,当年没有粮票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因此它被称作“第二货币”。小小粮票与历史密切相关,它是记录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治、经济和粮食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说起粮票,上了年纪的人肯定能说出好多与之相关的故事来。那时候,农村的姑娘不能嫁到城里来,除了户口之外,最重要的是没有定额粮票,就不能吃到国家供应的粮食。亲爸爸到儿子家住下,可以不掏钱,但必须交足粮票,因为儿子每月也只有不到30斤的定额粮食啊。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一次到外地接业务,忘记了带粮票,人已经到了金华了,还是退掉车票,回家去拿粮票。没有粮票在城市里是没有办法买到饭吃的,就是吃一个面包、一碗面条,也要用粮票才能买到。就是产粮区的农民,到城里的亲戚家做客,如果能带上几斤好米,或者是用晚米捣成年糕送人,也算是珍贵的礼物了。

那时候,到北京出差,到大寨参观等等,凡是去跨省的地方,就凭着大队、公社的两重证明,到“粮管所”求情调换几斤“全国粮票”,到县外省里出差的,调换“浙江省流动粮票”,出门做砖瓦“搞副业”的,凭着与生产队订的“搞副业合同”,和大队、公社证明,到粮管所调给你十来斤流动粮票,准你路上买餐之用。也有少数能说会道的出门人,加上多分几支香烟,说自己到外面生意很难找,有时候找两个月还是找不到活干……,粮管所干部兴致来了之时,也会给你多调几斤。70年代,我们出壶镇赶集或到县城开会办事,在国营饭店吃饭(那时候中国大陆根本没有私人饭店和私人企业),交半斤粮票加九分买米钱,另花一角钱的菜费(一碗青菜豆腐),一共0.19元钱和0.5斤粮票,就吃饱一顿午饭。

那时候,很多年轻人戏将最漂亮的(甲级)美女比喻“全国粮票”,对次之(乙级)美女喻“浙江省流动粮票”,普通姑娘(丙级)喻为“定额粮票”,最差的(丁级)喻为“饲料票”,离过婚的称之为“周转粮票”……。虽为玩笑,可也足以证明粮票的必要性和美誉度。

粮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是有一个过程的。1980年,国家对粮油议购议销作为统购统销的补充,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最时尚的新名词———“议价粮”。所谓议价粮,就是在粮食定量内平价销售之外,容许市民不用粮票高于平价购买粮食,实际上是“一粮两价”。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肉、蛋和蔬菜的消费已部分取代粮食消费。用一句老百姓的话说:现在油水大了!大多数人每月20多斤的定量粮票富余了。但仍有人缺粮,也有人偏爱大米或白面,特别是农民,总是希望用粮食换些粮票,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在县城、壶镇等城镇里的大街小巷便可时常看到“粮票换大米”的农民身影。作为一种可换取实物的票证,粮票此时仍起到第二货币的作用。不过,敏感的人们也由此嗅出:粮票历史的终结已经为期不远了。

1985年4月1日,全国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改为合同定购。历时32年的粮食统购统销终于结束。1993年,全国放开粮食价格。这时人们才忽然发现,往日熟悉的“换大米”,已变成了买大米了。

改革开放的大潮让粮票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粮票的点点滴滴故事和千丝万缕的情结却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同时也是年轻人需要了解的珍贵历史题材。

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市场,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具有史料和文物价值,它翔实真切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历史,是一种实物档案资料。此外,从过去对各种票据的使用渴求,到如今的收藏,也折射出我们祖国60年来的巨变。

可以这样说,粮票的变迁,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更说明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注:统购统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应子根 2016年12月23日21:06:47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