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我记忆中的琐碎事(二)

我记忆中的琐碎事(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76K 次

一九六七年正月十六日,刚过完春节、元宵节。微红的阳光普照着,我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离我家一公里左右的潘集小学,报名入小学一年级。那年,我十岁,那时的农村孩子普遍上学晚,农村没有幼儿园,大人们总是寻思着等孩子懂点事再上学要好得多。

我记忆中的琐碎事(二)

我入学的班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个子不高,齐耳短发下的一张圆乎乎白净俊俏的脸,两眼大而有神,笑起来嘴角两旁对称的两个小酒窝,显得格外好看。她除了没有我妈妈个子高外,其余的都象我妈妈,连走路的架势都有点象。我第一眼见到她,就有亲切感。她一边和我父亲谈着话,一边用手抚摸我的头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还没等我回答,我父亲就告诉了她。她姓陈,和我父亲很熟,我父亲叫她陈老师,陈老师告诉我父亲:“报名上学没有问题,只是现在没有书了,怎么办?”我父亲说:“没关系,我想办法,去年的旧课本管不管用?”陈老师回答:“可以用?有变动,但变动不大。”我父亲和陈老师道了别,嘱咐我:“要好好跟陈老师念书,听老师的话。”说完,便转身走了,我也随着陈老师走进了班级。后来,我父亲没有找到“语文”课本,他就从别人那里借来课本给我抄书,供我学习。

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年入秋以后就跟着我父亲,在生产队的芋头窖看夜,一直到过了年五、六月,芋头种子下了温床,春芋头栽好和麦茬芋头栽好后,才搬回来家住。农村秋末、冬天、初春农闲,到了晚上,睡不着觉,我就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他给我讲了好多好多故事,象《牛郎织女》、《七世团圆》、《梁山伯与祝英台》……现在记忆了了。从一九六五秋天,父亲开始教我学习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到了入学的前面,我已经把“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了。父亲时常拍着我的头骄傲地说:“好儿子,真乖,真聪明。等稍大一点,我就送你进学校上学。”

我入学后成绩很好,期末考试,我考全班第一名,陈老师经常在班里表扬我。有一天,我上学很早,陈老师把我叫到她家里,问我:“我听说你会背诵《三字经》,是吗?”我说:“对呀!”陈老师又说:“你能不能背给我听听?”我接着就把《三字经》背给她听。陈老师听后很满意,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听到陈老师的表扬,我也心花怒放,又告诉陈老师:“我还会背《百家姓》和《千字文》。”于是,我又给陈老师背了《百家姓》和《千字文》,陈老师听后更是欢喜。陈老师问我:“你什么时候学的?跟谁学的?”我回答:“没入学时,我就会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跟我父亲学的。”陈老师拍拍我的头,更是高兴,她笑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两腮的酒窝显得更深了。

一年级的下半年,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的热潮,学校里老师就教学生学习“老三篇”,我学习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背诵了。老师更是表扬我,都夸我聪明。我先是在班上背诵,后来,老师把我推荐到学校开大会时背诵。我们庄子里的社员每天晚上都开会学习“老三篇”,于是,队长就把我找去背给大家听。有一次,大队里开会,有好多好多的人,书记也让我在大会上背,我就拿着用铁皮做成的话筒,在大会上背诵“老三篇”。

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虽然那时候并不怎么上课,也不讲究学习成绩好坏,但老师的心中还是有数的。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还找过我父亲,想动员我跳级,就是从小学三年级直接升入小学五年级,我父亲没有同意。

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五年来,我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教过我的老师都夸我聪明。现在想起来,我并非真是脑袋聪明,原因很简单:一是那时候别人都不怎么学习,我是认真学了;二是我父亲一直教导我,你现在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好好学习,把知识放进肚里,学习成绩好了,以后,你不论干什么都能用得上,我很听父亲的话。所以,我也常拿我父亲的话,过去跟我儿子说,现在和我孙子说。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