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世界历史 > 苏俄内战:苏联红军在俄国际战时期的暴行

苏俄内战:苏联红军在俄国际战时期的暴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37K 次

苏俄内战:苏联红军在俄国际战时期的暴行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罗斯共和国中央政府被共产革命推翻,世界第一个共产政权--苏俄同俄罗斯共和国及其外国盟军进行的战争。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或称对苏干涉战争,是1918年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蒙古和波斯。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并立、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奇怪局面,共产独裁政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然而,迎接俄罗斯人民的并不只是共和政权的灭亡,而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红色恐怖,叛乱此起彼伏,内战在全国范围爆发了,这个新生的俄罗斯共和国几乎从诞生伊始就面临着完全赤化的威胁。

内战爆发时的形式对于共和国政府表面上是有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遍及全国,反对苏维埃的叛乱和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大部分的军官和尚有组织和战斗力的部队都投向了新政权的对立面,而由于缺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军官指挥和组织的红军部队组织涣散、纪律败坏、战斗力低下,无力镇压由军官、军校士官生、哥萨克军人这样的职业军人为骨干组成的白军。

关于沙皇倒台后的俄国内战,我国除书刊中记载了白军很多暴行,由于内战的另一方——俄国布尔什维克,是我们的老大哥,我国历史界长期故意忽略列宁领导的一方在内战中犯下的罪行。

白军固然把被俘的红军战士头朝下活埋,但红军也屠杀了大量白军的战俘,战俘的尸体像木头一样被垛成小山似的一堆。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两人都在1936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北高加索地区的犹太人城镇杀人、抢劫、强奸、酗酒,当时震惊全俄罗斯,列宁一开始想撤销骑兵军的番号,惩处未来的苏联元帅,但出于现实考虑,又改变主意,掩盖丑行。

1917年俄历二月,俄国沙皇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宣布退位,虽属被逼无奈,但也是主动让位,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以及流血事件的发生,俄罗斯帝国和平过渡到议会民主国家。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等党派代表组成议会。列宁称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由于这次革命基本属于和平革命,没有制造出血海深仇,新政府代表性强,退位的沙皇受到优待,因此这次政权交替可谓合法、合理、合情,包括贵族保皇派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认可了新的议会政府,庞大的沙俄军队(正在与德国皇帝的军队作战)也很快听命于新成立的临时政府。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议会里不占上风,但经过长期的宣传鼓动,布尔什维克在军队里有相当一批支持者,控制了一批军队,这是其他任何政治派别无法抗衡的。列宁一开始打算通过议会掌权,但在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失败了,于是决定运用军队武力夺权,发生了“十月革命”。

这种靠军事政变上台的政府没有合法性,俄罗斯各阶层的政治共识也就被打破了。支持沙皇的、支持临时政府的势力纷纷拿起武器反对布尔什维克。当然,大多数民众和军队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看谁的势力大就归顺谁。虽然当时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不占多数,但该党对政权有着极热切的渴望,蓄势已久,组织严明,行动果敢毒辣,领导人有斗争的天才,而反对派们仓促被动应战,各个派别没有统一指挥,被布尔什维克各个击破,最终失败,于是卖国贼、暴徒、恶棍的称呼就纷纷扣到他们的头上。

列宁上台之初,为了增强自己政权的正义形象,争取民众支持,许下很多诺言,最著名的就是:立即停止对德战争,签订平等的停战协议,恢复和平;政治上实行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制,保障公民的各种自由;允许非俄罗斯民族的人民自治,建立独立国家;废除旧的国家专政机器,不再实行严酷刑法,不再逮捕政治犯。

可是布尔什维克以后的行动表明,以上承诺纯属拉拢人心的宣传欺骗,没有一项承诺兑现:对德国停战了,可是在不列斯特签署的停战条约使俄罗斯损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都是质量最好的土地;苏维埃完全被布尔什维克控制,根本就是一党专制的工具,压根儿不是自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不了普通公众的意愿;公民的自由根本没有保障,其他党派的成员如果不转变立场支持布尔什维克,就遭到残酷镇压。普通公众只要发表对时局不满的言论,就会被扣上“破坏分子”、“怠工者”、“富农”的帽子,然后被名正言顺地剥夺一切公民权利;当乌克兰族、土库曼族以及外高加索各族人民建成独立国家后,在红军刺刀的逼迫下,只好“自愿”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列宁也命令红军远征军让波兰等国家“自愿”加盟苏联,可是常年征战的红军实力已衰,被波兰工人自愿组成的军队在华沙附近击败,列宁只好承认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独立。二战后列宁的继承者斯大林终于吞并了波罗的海诸国,占领了波兰的东半部并使波兰政府变成莫斯科的傀儡。芬兰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险些亡国,但芬兰人的顽强抵抗挫败了苏联吞并芬兰的企图,最终芬兰割让了十分之一的国土后保住了民族独立。截止到四十年代,以上各国都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可如今,没有纳入苏联体制的芬兰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国民创新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而独联体各国除了俄罗斯、阿塞拜疆等盛产石油天然气的国家勉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外,其余各国全沦落成低收入国家。以土地肥沃而闻名的乌克兰(其黑土面积占世界的40%)在布尔什维克上台前号称“欧洲的谷仓”,如今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地处北极圈附近的芬兰的几十分之一。列宁称沙皇俄国为“各族人民的大监狱”,可是为了夺权、保权,他领导的政府在1918年头三个月杀的人就比沙皇俄国有史以来纪录的判处死刑人数多。

而红军最大的暴行,是在执行“余粮收集制”的过程中,对农民犯下的。当时一切经济秩序被打破,政府无法通过公正手段收集粮食养活军队、官员以及城市居民,就派出军队到各个村庄抢夺农民的粮食。为了抢粮而打死的农民不计其数。因为这种抢劫行为彻底窒息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20年代初苏俄爆发了大饥荒,至少五百万人饿死。

根据苏联国内文学作品《日瓦格医生》而拍摄的同名电影中,红军指挥官因为一个边远村庄的农民不交出马匹(充当军马),就下令烧毁村庄,在寒冷的俄罗斯,这种行为无异于判处村民们死刑。

由于苏俄政府的言行不一,反对者一浪接一浪。支持过苏俄政权的波罗的海水兵们不满布尔什维克把人民代表大会变成傀儡,在喀琅施塔得要塞举行起义,提出了“要真正的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由于水兵们提出了反对一党专制的核心问题,列宁高度重视这次水兵起义,派得力干将前往港口血腥镇压(记得图哈切夫是屠杀水兵的干将,1935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两年后被枪毙,应了俄罗斯谚语“推什么样的车,就被什么车辗死”)。

苏俄政府还打破了国际惯例——即一个国家的各种债权、债务关系不因为它的政府更换而改变。苏俄政府拒绝偿还沙皇俄国欠法国等国家的债务,把外国在俄罗斯的投资全部充公,美其名曰“不能让人民再受国际资本家的剥削”,可是这部分资产被政府没收后,对职工的剥削也不见得就少了,而且经营不善,普通人民失业的更多,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而外国投资者,其中有许多小股东是一般居民,他们完全按照法律的许可,把辛苦攒下来的钱投资到俄罗斯,却毫无理由被苏俄政府霸占。而且苏俄对德国投降,使德国控制了包括整个乌克兰的大片肥沃土地和原材料产地,东线德军全部开往西线,使得1918年协约国战线差一点在美军投入战争前就崩溃。所以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对苏俄政府无不深恶痛绝(丘吉尔从那时起就再也不信任苏维埃政府,二战时期也不相信斯大林的各种保证)。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为白军作战提供了便利,并且当白军失败后,允许广大官兵移民。但是在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青年伤亡严重的情况下,各国不可能派兵干涉俄国内战,甚至连资金都不可能提供。所谓支持白军只是在道义上的支持,更没有参加俄国内战,瓜分俄国的计划。但在布尔什维克的大力宣传下,白军成了帝国主义的代言人,所谓瓜分俄国的阴谋也被布尔什维克自己创造出来了,目的无非是把对手摆在卖国者的位置上,虽然这根本就没有道理。

有人认为红军之所以战胜白军,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得人心。其实在一个落后、动荡的殖民国家内,自由、博爱、民主、平等的思想没有萌发,人们崇尚的是实力,政府也是*恐怖而不是选举来维持的。组织最严密、行为最凶残、政治权术最狡诈、最不择手段的派别才是最有可能攫取政权的。

白俄军队的暴行我们一定要谴责,但苏俄一方的罪行也决不能姑息。苏俄政权那种不经审判就监禁公民,枪毙思想犯,为了经济目的而罗织罪名把大批公民送进劳动改造营做廉价劳动力,动辄打着人民的旗号实行暴政专制,任意剥夺公民的财产,这些行为都开创了很恶劣的先例,对二十世纪的俄罗斯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造成了最坏的影响。

白军将领高尔察克在兵败被俘后,就知道自己肯定没有生路。苏俄派人来杀他的时候,他一直很冷静。执行前,他淡淡地问:“为什么没有进行审判呢?”这个短短的问题道出了他对苏俄政府未经审判就可以杀人的不解,也预示了从那以后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俄国人将死于一个随意施暴的政府。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