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民间故事 > 世外高人

世外高人

推荐人:木色青青 来源: 阅读: 2.46W 次

嘿!……哈!……老者一发力,拽过我的手腕,猛地把我甩了出去,我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我赧着脸,很是不服,继续向他发起挑战。我立于老者身前伸出手臂,与老人伸出的手又握到一起。运气,力贯于臂,奈何我使尽力气,却掰不动他分毫。老头手腕一沉,喝一声:走!又轻易地将我甩出,而他的脚却似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如是三次,我每盘皆输。

世外高人

我脸上红一阵紫一阵,心口突突地狂跳。老者见我仍未死心,于是说道:再来!咱们换个招式,这样,你出拳打我,看我怎么破解!

好!这可是你说的!我又有了信心。

不由分说,我抡起拳头便砸了过去。老人将头一偏,伸出左臂把我的拳头挡开,右掌凌空迅猛地劈了下来。哎呦!好痛!我手臂如遭铁棍重击一般,立马起了一道红杠,几乎已抬不起来。伤处又麻又辣又疼。谁能料到老家伙竟如此的孔武有力,真是人不可貌相。

老者问道:怎样?可受得住?我还未使全力呢!我不置可否,呵呵两声,惟有叫苦不迭。

朋友们切勿以为在看武侠小说,非也!以上情节完全属实,如有雷同,本人愿负全责!哈哈!

我与老人的对峙才刚刚发生,不过纯属演练性质,双方点到即止,当然不会伤筋动骨。演练结果是我完全落于下风,不过输得心服口服。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切磋与交谈,当中不乏有精彩之处,您要有耐心,且听我细细道来……

缘,真奇妙耶!早上去菜场买菜,走的是一贯的曲折迂回线路(为的是多运动)。正走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鬼使神差地想去卖花的摊位看看。不料这一绕道,竟遇上一位奇人高士。

我正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奇花异卉时,旁边一位男士正与摊主在商讨着价格,我顺势将目光移了过去,入眼的是一盆很漂亮的多肉植物,因见其姿态有型且色彩缤纷,我不免多赞了两句。

那位男士见我是同道中人,转过头多看了我两眼。开口说道:

朋友,你也喜欢花花草草么?

我说,还有点兴趣的。

他说,好,真好,今天总算有个人陪我聊聊了。

我有些疑惑地问,你平时都没人说话吗?

也许,这句话戳到了他的伤心之处。男人的脸部有细微地抽动,他神色黯然道:

唉!我那些老友死的死,蛰的蛰,玩得来的竟一个也没有了。

我说,你怎会发此感叹呢?

他苦笑道,我那帮老伙计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剩下的几个腿脚又不灵便,只能窝在家出不了门,想想真没意思。说完长叹一声。

我诧异道,看你年纪也不大,身边怎会如此萧条呢?

他于是问我,小伙子,你看我有多大年纪?

我认真地将其端详一番,如同辨认一株遗世子立的古松之树龄一般。说顶多六十吧。

他哈哈一笑,六十?早过啦!快七十喽!

我说,还真瞧不出来。

因我见他面色红润、脸颊平滑,故作此推断。听他这么一说,我极感意外,真是大跌眼镜!——若是放眼古代,活到七十的确是很稀少了。

也许老人(其实我真不忍称他为老人,因他实在很看年青,又充满活力)已看出了我的疑惑,他倒先解释开来:

别人也说我的面相跟年龄不符,难怪你看不出。非但如此,我身体还很结实,能挑担,能上房揭瓦,混身都没毛病。

我看他身子的确壮实,而且精神抖擞。再看他裸露的小臂暗红而粗壮,里头应裹满了肌肉。于是我好奇地问:

你如此卓尔不群,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老人面露慈祥,笑而不语,用温情脉脉的目光注视我良久,才揭开谜底:

我练功的!自我三十五岁起直到现在,每日都练,从不懈怠。

我急着问他,那你练的是什么功?

老人见我生了兴趣,很是高兴,便对我滔滔不绝地说:

我练的是“易筋经”,属于内家功夫,但我完全靠自学,照着秘笈练,花了整整五年,终于练成了。另外我还加入许多创新的招式,均是我自悟得来。如此一来,便能集各门派之所长,去各家之所短。实战时,静若处子,任对方千变万化,我抱神而守一;动如脱兔,凭对手神鬼牛蛇,我欺他而未觉。反正我至今未遇过对手。

老师傅,你可真厉害!以你的身手,完全可以上电视,绝对出名!

唉!我可不想再抛头露面了。我怕一出江湖,麻烦事就多了,人也不得清静!

哦,你真够低调的!怀才而不露,这未尝不是另一种高境界!

老者云淡风轻地一笑,朗声说道:

名利于我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再者,功名利禄又不能带入地下,到最后除了黄土一抔,还有甚能陪你长眠?——再问你,名噪多金可能买来真朋友?

我彻底无语……

老人话锋一转,说道,先不说这些了。——你注意看我的手,有没有不同之处?——诶,对了!颜色不同吧,我的整个手掌心都是紫红的,这是“紫砂掌”,绝对是独一无二。

哇噢!果真如此,好神奇诶!我禁不住大惊小怪起来。

老者嘿嘿一笑,拉住我不放地继续边侃边比划着。

本来我还要去买菜,却不想碰到了这桩奇事,于是双腿再也迈不开了,禁不住与老人饶有兴致地攀谈起来。——后来得知老人姓江,且称他为江翁吧!

江翁展示完他独有的一对紫砂掌后,又当着我面兴致勃勃地舞弄起来。只见他身子下蹲,扎起稳稳的马步,两只手臂交错着自上往下挥舞着……手臂越甩越快,上身旋转的幅度也随之加大,末了他的手臂已然不见,空中只看到一团霍霍的影子。与此同时,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且听得空中隐隐有“啪啪”的脆响声传来,且响声愈来愈大,高潮之处犹如打鞭之声,我惊愕万状,呆若木鸡,彻底被他给征服了。

江翁演示完后问:怎样?听到有声响了吗?

我说听到了,可我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恍然觉得方才只不过是一场魔术表演而已。

江翁定了定神,又侃侃而谈道:不是我吹,甩臂甩到能发声的我是没见过第二个!这还不稀奇,我现在功力退步不少,放在十年前那才厉害呢,我能将周身之气运到身体各个部位。运到手指上时,既能点穴解穴;亦能两根手指撑地,连续做八十个俯卧撑,成龙估计也做不过我。

听了这番话,我觉得真不可思义。所有这些传奇功夫仅在武侠小说里听说过,包括“一阳指”,本以为仅是杜撰,想不到现实世界里真有这类武功,真是大开眼界了。赞叹之余,我的神情变得无比恭敬了。——哎,买菜虽要紧,且先放一边吧。

冮翁见我入了港,神采奕奕地举例说:我孙子十岁时,有次淘气时小腿重重地磕了一下,当时就起不来了,痛得哇哇大哭。他爸妈着了急,一心要往医院送。我说先别忙,让我试试看!——我儿子对武学虽不感兴趣,但他又不许我传给外人;好在孙子愿意学,已跟我练了两年,所以他对我很是信任,也愿意配合我治疗。我凝神敛息,开始发功疗伤。我把体内的一股罡气悉数运于手掌之内,待掌心微微发热时,再把手掌按于伤处,然后持续发功。一刻钟后,孙儿大叫起来:爷爷,烫死了!受不了了!说完一骨碌爬了起来,跑出门去了。看来他已痊愈;只是他虽好了,我却元气大损,虚脱了大半日才缓过劲来。所以我一般不给人看病,会极度消耗内功的。

听老者说完,我越来越异怪了,咦!怎么跟武侠书里发功疗伤的情节一模一样啊?不愧是高人!

江翁意犹未尽,一边拉着我做示范一边又说了另一件新鲜事。

他说有次去外地时,在一个健身广场看到有人正在练功,石锁、刀、枪、鞭等摊了一地。那汉子人高马大,练的是硬功。老江出于好奇不由地欺到他身旁掂量了他的胳膊一下下,谁知碰上个骄横跋扈的家伙。他对老江瞠目责怪道,谁让你动手动脚的?老江心里思量:毕竟是自己鲁莽了点,做事欠考虑。于是便诚心向汉子道了歉。那汉子以为老江怕了,便神抖抖地说,老家伙,以后长点眼睛,别自不量力!

哟呵!江翁不怒反笑了。他紧盯汉子淡淡地说,年青人,不要太狂傲!岂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理?那汉子哪把他放在眼里,鼻子一哼,嗤笑道,老匹夫,我看你活腻了,敢不敢跟我过两招?江翁心想:今天不好好收拾他一番还了得?眼里根本没人了!年青人若不怀谦虚之心,于学问于武功均无进益。这次必须要给点颜色他瞧瞧,不杀杀他的锐气,不知他还要害多少人!

想到这,江翁开口道,我碰巧对武功也有点兴趣,曾学过一些皮毛,不妨跟你较量较量,只是,咱怎么个比法?那汉子狂妄说任你怎么比。江翁说,咱不如简单点,看谁经打,先从腹部开始。莽汉大喜,他本是练的外家功夫,浑身肌肉饱满光亮,腹部更是如铁般坚硬,便一口应允。江翁退后一步,运气、下蹲,饶汉子先动手。

那汉子举起钵大的拳头,一招海底捞月,直捣黄龙。壮汉信心满满,以为一招便可将对方击垮,岂料一记重拳出去,如同落于棉花堆中,拳头瞬间变得绵软无力,哪还起个作用?壮汉这一惊非同小可,情知不敌,不由地泄了一半之气,他呆呆傻立,面红到了脖子根。江翁则气定神闲,抱臂露笑,像是个局外看客一般。

江翁拔得头筹,却并未打算轻易放过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心想这才让你尝了点小“角头”,待会还要叫你吃点真正的“辣虎酱”呢!于是又问大汉,你还有什么厉害本事,尽管使来!此言即时提醒了大汉,他思忆起自己练了三年有余的“鹰爪功”来,心想对方小腹绵软,用此功来应对岂非如钢叉叉肉般容易么!一念及此遂又喜形于色,并把打定主意告之江翁。江翁欣然允诺,说,来吧!别留余力啊!于是两人又展开新一轮的角逐。

大汉手呈爪形,耍了一套招式后抬起鹰爪“呼”地一声扣向了江翁的小腹。江翁可不是吃素的!他立马收腹将丹田之气排空,小腹随即变硬,生生地接了大汉一招。这下子可是硬碰硬。饶是如此,江翁顿觉腹部一阵巨痛,大汉五指均已扣进肉里,尤其是大姆指已入肉半寸,江翁方晓得对方功力实非一般。大汉见已抓实,正暗暗窃喜。但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江翁腾出右手,紧紧扣住对方手腕,然后腹部一鼓,周身罡气皆聚此处,巨大的反弹力直冲出来,只听“咔”的一声响,大汉的大姆指骤然折断。那熊汉子“啊呀”一声,趔趄着退了开去。这下彻底泄了气,嘴里直讨饶道,不比了,不比了,我认栽了!……江翁见目的已奏效,便哈哈一笑,甩手扬长而去……

江翁说得绘声绘色,我听得如痴如醉……不觉已过了一个时辰。因时间不早,便告别江翁买菜归家。挥别的一刹那,我发觉老人眼里仍有些不舍。

今日出门,收获颇丰:因绕道而促成了一段偶遇,因好奇而见证了一桩神奇。也因此使得我的干涸的心灵像被注入一股清泉,使得我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所谓知遇之恩,莫过如此吧。只不知该由谁来感谢谁?确切来说,应是互相需要。他因孤单落寞而需要一个倾听者与陪伴者,我也需要有某个人或某件事来打开我那业已僵死的思维,两相需要,各取其利。而他的种种传奇,令我大开眼界,一饱耳福。如同在我的心湖投入一枚石块,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重重叠叠的波浪总有停止的那一刻,我深怕到那时我已记不清他的容貌,惟有用难以磨灭的文字记载下来,以示对他的敬意和纪念,方无愧于心。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