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感人故事 > 乡村的记忆(一)

乡村的记忆(一)

推荐人:寒雨听音 来源: 阅读: 2.66W 次

我的故乡地处河西走廊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东端。我所在的这个县,好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的藏族自治县,所以少数民族比较多,主要有藏、土、回汉等民族,当然汉族还是占多数。

乡村的记忆(一)

我们那地方的气候特征主要是干燥多变,早晚温差比较大,季节冬夏分明,夏天常温二十四、五度和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差不多,建议被酷暑晒怕的南方人可以来避避暑,冬天零下十几到二十几度的寒冷,你就可以体验到抱着火炉吃西瓜的酸爽感觉,冬天看雪景也不错,每年差不多过了中秋就会开始下雪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家乡给我的印象就是苍凉又有点贫瘠,不像现在我回去家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村通公路,家家都有了私家车。记得以前刚出门在外工作有时聊天同事问起我们那里的特产是什么,有什么好吃的自己感觉没啥可以拿得出手的,可能就算是是牦牛肉干和土豆比较有名吧。现在因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村上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所以土特产比较多了,有名的是:哈溪人参果,还有红提葡萄,再就是天祝白牦牛,全身毛色纯白,那可是我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牦牛类群啊,可惜我也还都没见过,看下次啥时候回去也要好好瞧瞧去,免得给人家说起自己都没见过还拿出来吹,丢人。

其实小时候给我带来更多欢乐和深刻记忆的,却是每年年初阴历二月初二的赛马会。“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赛马会是在我们那一带周边村镇,比较有名的带点自发又有政府帮扶的物资交流会,有点类似南方的赶集活动,其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赛马,唱秦腔,社火舞龙舞狮社火中还有灯官老爷,还有衙役在身边护卫,各具回避、肃静等字样的牌文,由村里比较懂得来事的人缘好的人来充当,还要很能会喝酒的,因为到各村演社火都会给灯官老爷敬酒的。

而社火表演是赛马大会中的重头戏,我们那里的社火和青海社火是一脉相承的下来的,社火“身子”(表演者)的扮相、服饰、道具,崇尚原始古朴,强劲粗犷。服饰颜色喜欢大红大绿地搭配,表演者喜欢大唱大扭地产生夸张的效果。锅灰抹面,朱砂涂唇,厚施粉黛,大涂胭脂,翻穿皮袄,倒戴纱帽,这些都体现出发自远古的文化意趣和古拙而豁达的精神风貌。

社火中的演员在表演社火的时候,出社火的当天早上要在庙里请身子,其实所谓的“身子”就是“神祗”的音同,请完身子后,他们就是火神的代表,已经不是你我眼中的普通人了,舞龙的在早上要去庄浪河里饮龙,说是请龙神,社火中的这些仪式都是很庄重的社火。表演参与人员都是我们村里各生产队的人,每家每户出一个人丁,当然还要进行主要角色的选拔,喜欢表演的自然就是要角,剩下的就是群众演员了。然后还要制作灯笼等表演需要的道具,每年表演人员轮流更换参与,但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参加表演的人必须都是男的,不能有女孩,如果家里没有男的只好出点钱,请别人家代替,说起来好像有点封建迷信的道道,谁知道呢,反正从我记事起这么多年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关于社火表演还有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听村上比较老老的老人叙述好像是这样,我也是小时候好奇听母亲说的:不知以前哪个朝代,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权,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皇后贤惠欲与忠于朝廷忠义之士一起铲除奸臣,却未料计划不周事情泄露,被逼无奈幸得身边有个忠义侍舍命搭救,逃出皇宫,奸臣带官兵一路追赶至我们这一带,路上遇到社火表演队伍,皇后无奈之下,灵机一动混入表演队伍。因此才侥幸躲过了官兵的追杀,后来太子即位奸臣被查满门抄斩,然后皇后回朝,天下太平。

以后我们这里的社火表演传统,就这样代代传下来了,以前朝代的轮替好多这样类似的桥段和情节,和现在流行的宫廷剧都差不多结局啊。

社火表演节目从年初正月十五开始排演要到二月初六才结束,活动期间要到各生产队邻近各村巡回表演。表演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巡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我记得那几天的演出,村里的动物们猫啊狗啊都特别安静,感觉是世界末日来临躲在窝里不敢出来。

表演节目丰富多彩主要有:灯官老爷,舞狮舞龙,踩高跷,武松打虎,打人熊,西游记师徒四人随行等等。这里最主要的角色就是捣捣婆,他是这个社火表演的灵魂人物,为什麽这么说呢?因为当年传说中的皇后扮演的就是捣捣婆啊,这捣捣婆的表演者一般要口才好,表情够夸张能说会道能跳会唱,途中如果遇到一些阔绰之人,(即现在所谓的土豪)捣捣婆就手持捣捣棍(现在想起来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打狗棒)上前去捣捣人家,围着他又唱又跳,说一些什么恭喜发财,什么好运来祝福的话,让他掏一点钱出来当捐献公益吧,那个时候感觉都很羡慕眼热扮演者,看着他收钱装在袋子里,虽然都是些散碎毛票,但那个时候的我觉得十元钱就是巨额了,有时忽然就想那个钱会不会他自己就拿去用了,现在回忆起这些感觉美好中又带点心酸啊!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