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 2017贯彻落实五大开展理念心得领会

2017贯彻落实五大开展理念心得领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4W 次

五大发展理念在人类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改革创新、发展进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下文是聘才小编为大家介绍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2017贯彻落实五大开展理念心得领会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东丽区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7年关于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全领域,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年”活动。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加大协调统筹力度,提高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绿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加快教育开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扩大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

激发教育要素活力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进一步落实扩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研究制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实施细则,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学校和幼儿园;全面落实《东丽区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探索“科研、教研、电教、培训”四位一体现代化的运作模式;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用”管理模式,健全区域内在编制总量控制下的动态调控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内涵发展为核心,开展学校文化和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让“一校一特”成为东丽教育的亮点;建立并完善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力探索选课、走班教学新模式,让多彩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生活、成长氛围。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东丽区学前教育提升计划》,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创新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快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互补的新机制,在区域内部实现开放和共享;完善中小学发展共同体建设,探索“城乡结对”、“优质校托管帮扶校”等机制,开展“双优送教”和“邻校共研”活动。

处理好规范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加强教育规范管理,明确管理目标、过程和措施,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体制,保障学校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在管理中注入人文关怀,建立有“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协商机制。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纳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行动、学生榜样示范行动、德育科研引领行动、家校合力育人行动等,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实施“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深入推进艺术科技教育工作,继续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快教育内涵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主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卓越工程”、“提升工程”、“曙光工程”,健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培训制度;加强教育科研,坚持区域互动、研训齐动和目标驱动,构建研训一体化新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常态课飞行检查”、“我的模式我的课竞赛”等活动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

提升资源汲取整合能力

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向家长开放,聘请学有所长的家长到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向专业协会开放,聘请各类技术人员到学校组建工作室,逐步形成家校共育、学校社会协同的良好教育生态。研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的鼓励性政策,探索“政府投资建设、社会融资运营、群众普惠受益”的“公建民办”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北大附中东丽湖学校高中校区,加大落实北师大与东丽区15所学校签订的《2017年—2018年内在质量提升项目》的实验力度,并取得突破性成果。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加强与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民航大学工程技术培训中心战略合作,试点中高职“3+2”分段培养。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对国际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东丽区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与英国、美国等地学校建立的一对一良好合作与交流关系,继续探索办学的多样化和国际化。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2017年“沃土计划”教育专项计划,启动好美嘉园中学等7所中小学和惠山道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建设;完成2017年结转的3所中学、1所小学和6所幼儿园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义务教育随班就读资源室建设,巩固“三通两平台”建设成果,启动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坚持“改薄”和“培优”相同步,找准学校“最近发展区”,缩小区域、校际差距,培育“新优质学校”,实现整体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特性,推行“走班制”、“学分制”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关注特殊群体,切实促进教育公平。把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纳入区域发展规划、财政保障体系和学区招生计划;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送教上门”项目建设,对实名登记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一人一案”安置;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对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扶贫”“根本扶贫”。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洞悉时代发展大势,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的新认识,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助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科学发展理念。

鲜明的问题意识

创新发展注重驱动转换、内涵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新旧发展动能如何顺利转化成为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同世界科技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不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支撑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此,必须依靠创新发展,推动生产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注重补齐短板、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板。从发展基础来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呈现极度不均衡态势,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占有财富等重要指标持续分化;从发展领域来看,经济社会诸领域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国人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协调发展就是要求从短板处着力,从薄弱环节入手,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中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绿色发展注重长远持续、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当前中国面临的雾霾频发、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湖泊萎缩、资源枯竭、城市拥堵、生态脆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生态危机的持续恶化,不仅会吞噬经济发展成果,也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不但直接威胁当代人的生存,也会殃及子孙后代。绿色发展,就是注重构建人与自然新型的和谐关系,探寻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内外联动、融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历史过程,大量优质的国际发展资源助推了中国辉煌的建设步伐。但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提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水平,转型升级对外贸易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放发展,既可以放宽视野,也可以促进国内改革,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增加改革动力,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这既是我国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共享发展注重公平正义、共享发展。“十二五”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力度,教育、医疗、教育、养老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要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尚有相当数量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共享发展,就是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把五大发展理念实际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实现我们的目标。

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真正落实“人人参与”的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发展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和“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才能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协调发展,讲究平衡之道,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同步进入小康的坦途?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如何与城镇居民一起享受公共服务?只有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在薄弱环节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巧妙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发展手段,做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人民性和协调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绿色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中国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生态危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绿色发展理念正是把握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迫切渴求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城乡美丽。

开放发展,着眼于国内外的双向互动,重点在于把握国际机遇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借助“开放之帆”接纳国际优质发展资源,使其服务于本国民众。同时,坚持开放发展要有全球视野和历史视野,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更好地布局“走出去”战略,积极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化认同水平,团结世界进步力量拱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

共享发展,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回顾“十二五”建设成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党中央坚持把增长建立在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人民福祉大幅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生问题涉及的利益群体复杂多样,需要协调各方智慧,此外,群众期待水涨船高,民生改善的边际难度增加。共享发展的理念,正是坚持让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人民群众,把民生始终放在发展的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作为深刻变革中国发展全局的新理念,“五大理念”根植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将中国的发展比作一艘大船的话,那“创新”是桨,“协调”是舵,“绿色”是壳,“开放”是帆,“共享”是锚,五种因素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中国这艘大船乘风而动,破浪前行。

创新为中国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之桨”要着重在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革新原有的“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还要拓展新的动力空间,加快发展网络经济空间,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以体制创新不断培育和孵化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要在持续的创新实践中,概括总结创新理论,锻造创新精神,形成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要求。舵之于船,能够保证船体航进的节奏和平衡,协调之于中国发展的作用,也正在于此。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各个领域、部门、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社会整体性的进步。“协调之舵”要能够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的同时增强发展后劲。当前中国发展,内要推动各大经济板块强势崛起,外须“一带一路”的产能输出;物质文明建设要增强经济军事硬实力,精神文明进步得兼顾社会文化软实力;新型工业化既要经济效益的“金山银山”,农业现代化也不要忘了环境生态的“绿水青山”。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发展之船的生态外观。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必然也是一个绿色的经济体。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实施绿色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使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环境绿色化、制度绿色化。绿色不仅仅指的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更是经济体的绿色化。通过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增强执行力度,努力“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政绩绿色考核指标,协同作用,综合发力,打造中国发展航船的“绿色之壳”。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发展要依靠“开放之帆”,积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有序扩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接纳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内产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将推行更有深度的“走出去”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效发挥“共享之锚”的作用,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业,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牢固地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在社会主义的航向上。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给自己启迪了发展思维,增添不少的见识和实际性理论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感和使命感,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有几点体会:

如果说三中全会聚焦深化改革,四中全会关注依法治国,那么五中全会则是着力全面规划,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做出了深入思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方法。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策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

作为安环部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坚持从安全管理实际出发,一方面要掌握各中心安全生产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层员工意愿,另一方面要落实上级要求,按照上级和公司对安全管理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公司本质安全的发展。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的作风,增强“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意识,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精神,进一步完善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安全管理对标,延展思维视野,加强分析安全形势,全力打造本安型产业,促进公司安全、绿色现代专业服务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热爱本职,勤奋工作。作为一名安全管理者,爱岗敬业,始终把员工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时刻筑牢安全防线。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对安全生产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安全工作应在现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处理。通过安全培训教育,使员工提高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消除侥幸心理,杜绝违章行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文明,安全的生产环境。做好单位安全生产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深入细致、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安全是天”的发展理念,提高安全意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由被动变为主动。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企业的未来必然会前程似锦。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南。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导。五大发展理念与省局提出的“三个地税”的总目标不谋而合,相辅相成,为地税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基层地税部门必须紧紧抓住全省地税的工作总目标,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奋力建设“三个地税”,助推地税事业的发展。

一、融合创新理念,做“新”三个地税

建设“责任地税,阳光地税,幸福地税”是目标愿景,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地税干部置于这样的环境中,更需要以创新为先导,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首先要创新责任观念,强化责任担当,收好税既是工作责任,更是崇高使命。5月1日起全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如何保持地税收入的持续增长,我们需要树立极强的事业心,强化担当意识。其次,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创新,抓好纳服规范、征管规范等改革创新。围绕“营改增”后如何加强源泉控管,新形势下如何改进纳税服务,以创新精神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再次,构建税收支持创新体系,加大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融合协调理念,做“优”三个地税

协调发展理念,针对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与纳税人之间营造协调的征纳关系,转变税收管理理念,优化收入,强化责任。在管理中应注重纳税人在税收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人性化执法,管理,服务引导纳税人增强纳税遵从度,实现自觉纳税,足额缴税。其次协调与国税部门的合作关系,优化服务,体现阳光。与之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接受全面推开营改增的综合性考验,多沟通,明确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国地税合作对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的积极作用,加强服务融合,信息聚合,执法整合,确保改革如期推进。再次协调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优化职能,形成合力,从机制上保障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税水平,使税收职能最大化,形成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

三、融合绿色理念,做“实”三个地税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长期以来,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建设不太重视,高GDP意味着高税收任务,不利于实现税收的正常增长,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首先开展绿色宣传,将绿色崛起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地税工作的全过程。将各项税收政策汇集成册,通过12366热线,官方网站,纳税人讲堂等咨询服务平台,向纳税人广泛宣传。其次开辟绿色通道,为支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绿色企业简化办税程序,实行一对一服务等措施,提高纳税服务效率。再次实行绿色税收,在税收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初始阶段更多考虑环境因素,也应关注现行的税制,好好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鼓励环保产业,惩治污染行为。

四、融合开放理念,做“活”三个地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何一个有活力的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首先税收政务公开,以开放的心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既要公开税收法律法规,也要公开收入,税款用途。让纳税人做到明白缴税,增强纳税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感受到一个公开的“阳光税务”的氛围。其次在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税收规则制定,助力企业“走出去”,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再次开放税收征管,优化国际税收。重视非居民纳税人,对跨境业务如何征税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五、融合共享理念,做“强”三个地税

首先加快网络共享,借助“金税三期”上线,加强基层国地税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服务一个标准、执法一把尺子、征管一个流程,共同打造信息平台、共同搭建服务渠道、共同安排税收执法。其次实现资源共享,借力“互联网+”顺势而为,形成以税收管理服务领域为中心,以互联网为纽带的多部门多渠道多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共享协作的税收新业态。。再次进行人才共享,整合税务系统人才力量,共同组建税务专业、系统运维、软件开发等团队,加强税收智库建设。税务部门可以凭借更加充足全面的网络、资源、人才,从更高的角度制定税收政策,强化征管,优化服务。

冲锋号已吹响,新征程已起步,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整装前行,大步挺进“三个地税”新阶段。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贡献,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了实施路径,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发展的思想灵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揽和引领新的发展实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1.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不仅成为当代中国的高频词,而且内涵愈加深厚,外延愈加宽广。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但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业”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双创”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传统的引擎下行压力很大,以创业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迫在眉睫。未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主要就是靠“创新”。这种突破包括了主客观的突破,也就是创新。不仅是发展方式、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创新。

2.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东北区域间是不平衡的;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协调发展”,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被强调,在此次全会将其放在“创新发展”之后的第二位,是把这一理念放在了更高的角度、更大的社会主义布局的角度来看,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整将有重大影响。协调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现存问题的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3.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当前长期积累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比较强烈。所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正如评论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

4.开放,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应然选择

历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然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棋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5.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部署安排,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每一项安排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不仅回应了全社会关切,更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延续性、科学性、优越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汇集十几亿人一个人也不能落下、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特别是重点在农村地区,所以要提出来扶贫攻坚、精准扶贫,让每个人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共享成果。从大的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一直讲这个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共享的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过去也提出过,包括我们党的宗旨,包括“群众路线”,在“十三五”的发展理念,把它融入,作为重要的落脚点,这对于实现13.7亿人口全面小康是非常关键的。近些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体人民是“命运共同体”,也应该共同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成果。

6.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坚持创新发展,将使一国、一地区的发展更加均衡、更加环保、更加优化、更加包容。也就是说,创新发展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坚持协调发展,将显著推进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进程。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社会保护,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坚持绿色发展,将深刻影响一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幸福指数。要想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同时,绿色发展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共享发展成为有质量的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坚持开放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开放发展是一国繁荣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凡是走封闭之路的国家,无一不是走向失败国家的行列。开放发展,将使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坚持其他四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将为其他四种发展提供伦理支持和治理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缺一不可。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唯有统一贯彻,出实招、破难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全会所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紧密联系大势和大局来把握。

1.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2.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还应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看,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正是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有了理论上的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发展道路才行稳致远、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三、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指导事业发展

1.切实增强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事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指导改革发展的指挥棒。要深刻认识“五大理念”的实践要求,不断增强用“五大理念”统领事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五大理念的实践要求。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进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用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课程资源、考试评价的供给结构。要认真分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形势,制定好“十三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切实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事业改革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既宏观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新动力,协调发展开拓改革新领域,绿色发展开辟改革新境界,开放发展拓展改革新格局,共享发展强化改革新导向。“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学校,就是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集中精力推进事业改革、推进依法治校、推进校园规划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一是抓创新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办学特色。二是抓协调发展。宏观层面抓好学校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微观层面抓好学校内部的协调。三是抓绿色发展。务必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主题,坚定不移推进顶层设计;继续争取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美丽校园。四是抓开放发展。要走出去,请进来,同时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五是抓共享发展。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前提;要坚持群众观点,尊重师生员工,广泛听取意见,集中智慧和力量办大学。

3.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学院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学院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十三五”,加快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按照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到人民日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的精神,做好意识形态这项党的极端重要的工作。二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讲规矩、守纪律。坚持以党章为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坚持问题导向,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三是严格贯彻《准则》和《条例》,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切实肓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四是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要进一步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规则,细化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要深入探索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分类教育、分类指导,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保持平安和谐的校园秩序环境。要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全力确保校园和谐稳定和师生安全。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