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全

《活着》读后感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6W 次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活着》读后感全

《活着》读后感600字:

合上这本书,悲伤已经充斥了我的心灵,让我在泪水中回忆整本书的内容。

主人公福贵年轻时顽劣不羁,嗜赌成性,他并不顾家人的劝阻,最终输掉了全部家产,随之而来的是父亲去世,母亲病重。生活的残酷与窘迫让他彻底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惊醒过来,却又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他有幸在战场上苟全了性命,得以回家和妻儿团聚,然而不堪的境遇却让苦难继续上演,亲人们的相继离世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疤。最终在暮年之时,只能与一头老牛相守,在一抹夕阳中歌咏人生牧歌。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正是对福贵一生的最佳诠释,听起来是多么的凄凉与不堪。世间的温暖多情,冷漠与困苦让他留恋忘怀,同时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其中也折射出眼泪的内涵和亲情的可贵。我的泪水里,有感动,有愤恨,有同情,但更多的是触动我心灵的人生真谛。“活着”,一个如此简单的字眼,无需过多的解释,只要好好的活着,便是最幸福的事。

我觉得福贵是苦难中的幸存者,他心怀勇气与希望两盏明灯,指引着他坚定不屈地走下去。无论是有庆输血时苍白的面孔,还是凤霞被迫送走时簌簌的泪水,一切的不幸都已被放下,从而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福贵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即便坎坷难行,也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最终无悔而去,才算得上是无愧生命。”这就是整本书最本真的道理。

岁月不可以重来,生活也不可以再作安排,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地活着。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作者:李玥

《活着》读后感800字:

前天在《朗读者》中认识了作家余华,他的生活经历和幽默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我,妈妈说她之前在一次征文大赛中奖励的名著中有余华的《活着》,但她没看过,我爸爸看了说太悲惨,看了心难受,不让她看。爸爸妈妈上班后好奇心促使我找到了书柜中的这本书。

怎么说呢?读完这本书,很是压抑。但又感觉十分真实。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所想所念想必就是“活着”吧。看这本书的这几天,晚上很少入眠。感觉一闭眼,徐有福一家的事,从富有到贫穷,从人丁兴旺到孤身一人,这中间发生的所有事,所有死去的人,都浮现在眼前。

徐有福他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却又顽强的活着,很不容易,不得不说他很坚强,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到难受的是徐有庆。有庆这孩子十分懂事。他家人即使有一两个月都没吃饱,却从来不会让羊饿着,他每天都去给羊割草。他的体育老师说他长大了能当个运动员,出去和外国人比赛跑步。这样一个能干懂事的孩子,任谁都会喜欢的很,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却在献血中丢掉了性命。他的校长,在医院里生孩子时出了很多血,一只脚都跨到阴间去了,学校的老师马上组织五年级学生到操场上献血。

这些孩子一听是给校长献血,一个个高兴得像是要过节了,有庆也不例外,十多个孩子都没有对上校长的血型,轮到有庆血型才终于对上了。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校长的命,这血就抽个不停了。有庆的嘴唇白了,头晕,医院的人都置之不理。有庆的嘴唇都青了,那抽血的人都不停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抽血的人才慌了。医生拿听诊器一听,说心跳都没了。那医生只骂了一句抽血的人,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好狠的心啊,我真想知道那抽血的人的那颗心是不是肉长的,一条鲜活的生命硬生生被抽血抽死了。

读到最后,我仔细看了看这本书最后的外文版评论摘要,一条来自美国的《西雅图时报》的评论让我感受颇深: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的、优美的、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人的生活。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凭自己的能力,好好地活着,活出精彩的人生。作者:潘慧婧

《活着》读后感800字:

看完余华的小说《活着》,像是读了一部中国近代简史。作者从一个普通人的经历,描写了民国、国共内战、土改、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包产到户……近半个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这半个世纪,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现状是什么样,特别是农村的生活情况。

作者通篇没有大数据和大场面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读来却能触动人的心灵,感人肺腑,使人过目难忘。

读完《活着》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一、做人勿贪。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家的少爷。家里有一百多亩地,在村里的富裕程度可见一般。不幸的是,他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他最初赌博的时候,或许想法很简单,想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通过赌博变成二百多亩。人只要一贪婪,心态就变了。心态一变,道德、法律、廉耻、爱情、友情、亲情都不顾了。所以佛家讲的三恶“贪、嗔、痴”中把贪列在首位。

二、洁身自好。就是各种鸡汤里说的自律,佛家所说的各种戒,儒家所说的修身。主人公福贵赌博输得倾家荡产回到家里之后,长工叫他少爷。他说“别叫我少爷,叫我畜牲”。后来他爹被气死了,最令我震撼的是那句话“我把我爹气死了,却让我娘、家珍(我的老婆)、凤霞(我的女儿)跟着我活受罪”。看到这句话,我才懂得了黄赌毒对一个家庭的破坏力有多大。恶的事情,永远不能去尝试。

三、坚强。主人公福贵在年轻的时候,他的爹被他自己气死了。他被抓壮丁的时候,他的娘因为生病而有疾而终。战争结束后,好不容易全家团聚了,他的老婆家珍却得了重病。他的儿子有庆,小学还没有毕业,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失去了生命。他的女儿凤霞在生孩子的时候,失血过多而命赴黄泉。他的女婿二喜卒于一起意外的工程事故。后来唯一陪伴他的外孙苦根在七岁时不幸夭折。福贵所受到的不幸和打击接踵而至,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哭都没有了眼泪”。也许这些岁月他是说熬过来的,但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是无法好好地活着的。

人的一生少有一帆风顺的,谁没有经历过许多磨难、挫折与困苦?但与《活着》中的福贵经历的这些苦难相比,我们所受的那点苦与痛算什么?所以相比之下,我们算是幸运的。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幸福。

《活着》读后感1000字:

当热情洋溢的领到这本书时,还小声念了一遍《活着》作者,余华,我很好奇,简单的题名而又薄的一本书,它的意义何在呢?

自“同读一本书“以来,第一次一口气看完全书,读到凌晨2点半多,第一次看书让我许多次泪流满面。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才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故事讲述了徐福贵的一生。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后来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败光家产后,他爹被他气死,幸好妻子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发愤图强。但在去给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军。后被解放军俘虏,给他返乡钱让其返乡,与家人重逢。本以为就此以后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他本想着和那县长拼命的,但是后来却没想到连报仇都不行,因为这县长刚好又是他被抓去当壮丁时的战友春生。再后来他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这所医院,他的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最后剩下他跟一头牛。

正如书中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对于“活着”,不同的人总是有着不同的看法,身份处境不同带来思维火花的碰撞已然不同。对于徐家大少爷福贵来说,“活着”便是恣意妄为,便是在各种情况下,争当那千古不孝无双的名号,吃喝嫖赌便是他的孽子风范,浑浑噩噩便是生活常态。当他已然沦为了那个乡下老农时,对于此刻的福贵来说,“活着”便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字眼,便是在那间茅草房子里,守着家人,混一个饱暖,守一世清贫了,这便算是“活过”了。对于身处十年炼狱的广大农民来说,“活着“不再具有别的深意,就是如此单纯的在痛与痛苦之中麻木便是常态。

读罢全文,再次领悟漆黑封面上“活着“两个字,心中有一种感动,也有一种力量,活着是老天赋予我们的一种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太深的含义,它充满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的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和平庸,而只是我们一点点的去承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读后感·正如书中所说:“做人还是平常一点好,挣了这个挣了那个,争来争去赔了命。”人活在这世界上不容易,能活着就最好,要好好的活着!我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感受这个人生的快乐而不是来争强好胜、抱怨老天的不公平。

现在我们虽然没有生活在最好的年代,但幸好我们也没有生活在最坏的年代。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被世俗的浮华蒙蔽双眼,用心聆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拥抱最真实的自己,笑对人生,好好的活着。一辈子很长,一辈子也很短,我们无从得知是否有前世来生,但我们知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所以从现在开始,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心存感恩,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愿我们每个人无论遇到何种挫折、困苦,都勇往直前。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1000字: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作家余华的作品《活着》,前阵子在书店看到,就把它买下来了。高中的时候就挺想读这本书的,但是一直没机会,因为那阵子疯狂迷恋悬疑小说,因此就把它搁在一边了。今天凌晨,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触很深。我曾几度落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让人讨厌不起来,我们该恨的,是那样一个时代......

纨绔子弟徐福贵,好色好赌,游手好闲,输尽家产,父亲从茅坑上摔下来不久就断气了,人生从高谷走向了低谷,他有过轻生的念头,可任劳任怨的家珍、可爱懂事的女儿凤霞、溺爱自己的母亲成为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母亲积劳成疾,福贵去城里给母亲买药时被国军抓去做壮丁,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去了前线,一别就是两年,回乡后母亲已经辞世,而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变成了聋哑。家珍得了软骨病瘫痪在床,儿子有庆献血被抽死,再后来是女儿凤霞生孩子大出血去世,媳妇家珍接着去世,一个接着一个的悲剧,堵得我几乎喘不过气。女婿二喜工地意外去世,身子被水泥板夹成了肉泥,最后整个家就剩下他和外孙苦根了,可几年后,因长期挨饿苦根一次吃豆子被撑死了。所有人中,唯有家珍走得最安详,“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福贵说。

也许你会觉得主人公命运十分悲惨,但同时他也是幸运的,他熬过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熬过了饥荒,要不是他把家产输光,那身为地主的他就要被抓去枪毙,有人给本该被枪决的他当了替死鬼。唯有他一人苟活到了最后,虽是痛苦地活着,但所幸不是为痛苦而死。余华给笔下的人物塑造了希望,可也许就在下一秒,所有的希望都会灰飞烟灭,暴风来临的前夕,沉闷、压抑得可怕。

我们或许没有生活在最好的年代里,但是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最可怕的年代里。整部小说没有《基督山伯爵》中的主人公苦尽甘来,快意恩仇的洒脱,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麻木,是生存的本能,没有传奇的色彩,没有奋起的反抗,唯有在压抑的氛围中,对“生”的渴求。读后感·活着比死美好多了,因为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活着比死艰难多了,因为活着要忍受一切苦难,而忍受苦难造就了活着。

看完这本书,我一开始也觉得,要是我是福贵,家人纷纷离我而去,我一个人苟活还有什么意义?可其实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财物也好朋友也好亲人也罢,这些全都是身外物,只要你死了,他们对你来说全都不复存在了,所以才说人是为自己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其他事物所活着。作者:超甜

()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