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简单谈谈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

简单谈谈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9W 次

摘 要: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研究,大都沿着文学他律与自律两个维度展开。但他律与自律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有一定中介在其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本文将文学发展他律、自律的中介运行机制定位在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活动中。审美理想因其范导性,形而上地指导着文学走向,作家具体的“感受”、“表现”活动则在实践意义上融合了他律、自律发展的各方因素,促使中介机制运行,推动文学发展。

简单谈谈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

关键词:审美理想;感受;表现;中介;运行机制

“自律”与“他律”概念一般关涉事物发展过程中自身特征规律与外部影响改造这内与外的双重作用,文学发展的理论研究大都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他律论,即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文学自身形式以外的社会文化或个人因素(一般称为‘外在因素’,externalfactors),否定文艺有所谓‘自主的历史’”。自律论“把文学艺术史看成文艺形式自我生成、自我转换的历史,推动文学发展的不是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而是文学形式、结构、技巧等‘内在因素’(internalfactors)”①。事实上,单从文学内部或外部入手都无法全面揭示文学发展动因这一论点早已成为共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解释内因与外因之间如何推移、如何转化,“自律”“他律”如何协同推动文学发展,也就是寻求其互动的中介及运行机制。

一、审美理想作为中介

审美理想是美学的核心问题,康德认为理想是审美判断的内在尺度,这种先验的“最高范本”对于人的审美认识活动、审美实践活动有范导性作用。审美理想作为作家对美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产生于生活体验和文化熏陶等较为零散的审美经验中,反过来这些零散的材料通过范导的审美理想的规约,整合内化成作家独特的艺术感受。审美理想烛照形成的感受通常涵盖了作家对审美经验的概括并融入了其对审美追求方向的理性把握和抽象想望,将这种感受具体化、感性化,用形象表现出来才真正完成了审美创造活动。也只有到此时,审美理想才以具象性形态存在,实现了黑格尔对理想的另一界定“符合理念本质而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②(如果说康德对理想的界定还存在先验性的话,黑格尔的理想与美则成了可以互换的范畴,是形象与思维的统一),在具象中体现出某种符合“美的规律”的抽象必然性。所以审美理想总是形而上地统摄着作家的创作,审美理想的理性内容即作家艺术感受,审美理想的形象形态即作家艺术表现,通过“感受与表现”活动,抽象的审美理想才获得了具象的实际意义,观念与形象获得了统一。

将文学发展他律、自律的中介定位于审美理想,是因为审美理想一方面反映着一定社会现实,一方面凝聚着一定艺术规约。审美理想可辩证地分成特定审美理想与终极审美理想两类。不同社会生活,不同主客体关系构成不同的时代审美理想,就某一时代的审美理想而言,它又有一个从萌芽、发展、完美实现、逐步解体到消亡的过程,文学发展可以看成是各种特定的审美理想不断擅替的历史。客观外在的异己性以及主体本质力量显现的愿望使得主体在实践中必然会与周围现实发生抵触,从而萌发出变革现实、摆脱束缚的强烈愿望,这正是理想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来源。理想以现实为基础又不断否定和超越现实,阶段审美理想必然是阶段现实的产物,必然反映了人们对现一阶段现实的不满和对下一阶段现实的追求,循环往复由此展开对美的无限探索。

因此特定审美理想往往可以看成人们追逐终极审美理想的阶段化目标,而终极审美理想则是所有人求善求美行进中的遥远目标。虽然永远事先不来了,但只承认审美理想的无限必将陷入虚无,理想是有限现实下产生的憧憬,又必须借助有限材料表现,通过有限方式表达出无限美感,实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审美理想的核心。在千百年来的探索中有些表现方式被一代代人认为最贴合理想而被保留,不断沉淀成艺术经典与传统,又或者有相同价值趋向的人认为某种表现方式最为接近心中的美的理想,而形成共同的风格、流派。

因此,审美理想处于文学他律与自律的融汇点上,一方面接受着历史氛围社会理想的浸润体现时代风貌,一方面凝聚着传统积淀下来的艺术规约追求永恒美感;迅速感受反应着外部环境的刺激,积极调动调整着传统的文学表现方式,调节着个体的审美需求与审美能力,文学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断变革,正是因为中介形态的审美理想在前起着引领作用。但审美理想毕竟是观念的,要落实文学外部、内部各因素的融合推动其发展,仍需要作家现实的具体的“感受与表现”活动来实现。文学发展他律、自律的中介机制正是在“感受内容”的形成与“表现方式”的选择过程中得以运行的,作为机制中的一部分,无论“感受”还是“表现”都深受文学内外因的影响。

二、“感受内容”??整合他律、自律双重效应

创作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千丝万缕,环境改变必然导致作家艺术感受内容的变化,从而影响作家创作。中国传统文学在发展上崇尚与世相谐,情随事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沿革上注重源起流变,常力图说明天地间存有自然之道(神理、气)在推动文学发展。例如认为审音能知政,颂诗须论世;做文章首先应以“才、胆、识、力”③去识自然之情态,得自然之情趣,他律色彩明显。

但感受的形成并不能说完全受他律影响,而与文学自律无关。不同于关注内容求得信息的普通认知活动,艺术家的每次实践行为都可看作审美体验,除可由内容引发快感外,也常以直觉的方式感悟形式。例如传统书法之美在于以线条去表现难以言传的生命律动与人生体验,而绝非认清所书之字,《兰亭集序》之所以为传世佳作,除了清丽文辞外更因为王羲之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和韵律和谐,悦耳动听的听觉享受。审美体验“将他人称为‘形式’的东西看成是内容”,“由对对象的形式美的愉悦进入对人生、未来的感悟,并能直接进人人的潜意识深层领域,是照亮人格心灵内海之光”④,形式本身就能与审美心灵展开对话,形式本身就成了感受内容并产生美感。因此可以断定,文学发展的他律因如外部环境、自律因如形式本身共同对作家审美感受的生发有重要影响作用。 三、“表现方式”??遵循自律、他律双重规则

俄国形式主义将文艺发展动因归为“陌生化”,即当旧的方式技巧为人们所熟悉不能引起突出的审美效果时,必然带来表达方式改头换面、边缘技巧流向中心以获得新奇的局面,文学的发展就是文学形式自律推新的结果。作为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继承革新,结构主义同样为文学发展寻找形式根源,试图探讨整个文学系统的形式性因素意义(诸如抽象结构、普遍法则)的生成规律,深挖不同时空作品在叙述上的共同模式。的确,作家创作任何一部作品,都无不受到既有文学形式的暗示与牵制,然而苑囿于内部去分析艺术表现技巧,单认为文学发展是自我生成、自我循环,一味恪守形式规律,终将导致艺术封闭性的愈演愈烈。

表现手法必然的也需受文学外部因素的制约,“在《诗经》中大量简单重复的四言句式与上古初民朴素天真的情感方式与心理结构之间……不是可以明显地找到其对应性么?”⑤世风偏好对表现形式有着潜移默化地引导,在叙述手法的选择上作家会根据社会需求或大众态度做出一定的改变和调整。尤其当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还未正式兴盛时,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任何艺术表现都有自身特定的文体规则,这种规则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在无形中造成了读者期待视野的保守性、传统性,普通大众常常无法立刻接受先锋作品对规范的偏离或革新。因此优秀的作家对于传统常抱以虽革新仍有继承的态度,使作品既易于被接受又不致厌倦。

四、中介机制运行及文学发展

文学发展的他律和自律规律都对作家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表现有深远影响,那么“感受与表现”又是如何成为中介运行机制,从而促进文学发展的呢?这里首先牵涉到上文所提的审美理想问题。审美理想是作家社会人生理想的折射,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先作为“预成图式”存在于作家内心,烛照着一系列认识、实践、审美活动,起范导作用。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以大量实验证明,由于知识贮存和前在经验,人在观念中会形成“初始图式”⑥(initialschema)。这种预成图式使艺术家产生心理定向,创作前的预成图式在创作时就成了艺术家的知觉期待,例如画家的选景就是在寻求视觉刺激物中与图式相对等的刺激,而文学家创作时也往往会对与自己审美理想有共鸣的题材产生特殊情感,这可以看成是“知”(knowing)对“视”(seeing)的一种规范制约。

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作家所有审美经验积累成的审美理想首先表现为作家心中的一个朦胧概念参与其中。接着,作家脑海里审美理想在主题范围内形成预成图式,并与现实材料开始融合,对材料的取舍以审美理想为参照,与图式相符的留下不符的舍弃,不断修正后对材料的塑造逐步显出雏形,审美理想也逐步清晰成一种艺术感受。观念的感受需要制作具体的艺术意象来成为情感符号,然而在理想表达阶段(艺术表现)时矛盾就产生了。虽然如上文所述“感受与表现”同时受文学发展他律与自律影响,但两者变化速率是不同的。作家作为感受主体,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新陈代谢”,时代境遇的任何细微变化随时都能引发作者的“由物感兴”,而艺术表现方式是文学长期发展形成的产物,与活跃易变的感受内容相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保守性,无法像感受内容那样天马行空。作家的审美理想常常面临空有内容却无法找到合适表达形式的尴尬境地,其背后实质是审美理想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面对“感受与表现”的冲突,作家要么牺牲部分新生情感就范于传统、修正理想以匹配形式,要么不断尝试创造新的技巧、手段来顺应情感抒发。审美感受内容与艺术表现方式的不断对立、协调最终推动了文学发展,其他律、自律的双重影响也因此获得了连通。

注释:

①陶东风:《文学史??走出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

⑤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⑥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