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劝和小组》有感怎么写

《劝和小组》有感怎么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4W 次

最近一直在看《劝和小组》,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鸡毛蒜皮 柴米油盐 锅碗碰撞的事,事不算大,但确实很闹听,让人添堵,破坏情绪,甚至矛盾升级性命攸关。劝和小组正是在这基础上产生的,组员都是义务劳动,两名退休老人,三个兼职作业,其中还有一位是大小姐。其宗旨是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和为宗旨,方向明确。

《劝和小组》有感怎么写

开始看的时候,也没想着会看完它,只是想做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下这居委会大妈究竟是怎么做事的。尤其在看到节目中讲的第二个故事,一个酷爱摄影和表演的高中生遭遇强势父亲硬要他放弃考相关专业的学校而非要他考清华北大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劝和小组的工作,也确实展现出了父亲的强势地把自己的意愿或者意志按到儿子身上,儿子反抗、内疚、妥协,父亲也从孩子的极端行为中理解了儿子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带给儿子的伤害,而这些的背后都看到了各自行为背后对对方深深地感情。但是,这里面其主要作用的劝和小组组员是曾经是酷爱国学的大学教授,而他的工作方式和理论中都有着用传统文化的“孝”等道德层面来和孩子讲道理,当然,这里面也看到了简老爷子对这位少年深深地理解以及他自己开放的心态。还好,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是孩子继续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并且亲子双方加深了理解和感情。结果不错,但是纵览整个过程,还是觉得有些味道不对。现在几天下来,电视剧已经看完,感觉逐渐清晰了,就是劝。这个“劝”字传递了一种倾向。比如在高中少年的身上的'表现就是,老简以孝来劝孩子,孝呈现的是一种至高道德,是一种个压力,才有了那孩子妥协,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已经唾手可得的入学许可,来成全父亲的意愿,考清华北大。

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第二个触动地方是劝和小组更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再回头看看这些组员,一个是退休的大学教授,另一个是退休的护士,一个是颇有经验的记者,一个是做保险的推销员,一个是家境颇为富裕的大小姐。从这些组员中我看到的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颇多的现实经验。但是在电视剧中解决问题真正花掉的钱并不多,除了帮助护士儿子的事动用上百万之外。现实经验,记者和推销员的经验使用较多。这是他们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的现实条件,除此之外,这个小组里行事中有两个信条:1. 当事人家庭不提出要求,他们不参与其家庭事务;2. 他们都是免费的,义务的。

那么成立这个劝和小组是不是有这些组员的个人动机呢?在电视剧中除了推销员费俞有个简单的介绍之外,其余都没提。但是通过看这部电视剧,我觉得都有着他本人自己的动机倾向。护士的老伴已经不在了,她有三个孩子,但都不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她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她自己住在这个小区里,总得做些事情,且是比较正式的事情那种;老简是国学教授,非常重视也非常信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其实有一个想把国学发扬广大的梦想,并一直为此奋斗着,是退休了,当梦想还要继续。记者有着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并有过一段婚姻,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离婚了,离婚多年,他一直单身,他知道他爱的还是那个人,他在为此守候,他知道那份婚姻那份感情那个人对他的意义,夫妇要和睦,他不想这样的悲剧重演。再有,记者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在这个城市他没有其他亲人,他把老简夫妇,还有那个护士,当作了自己的母亲,他知道家庭的意义。推销员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很孝顺,在城市里拼搏为的就是能给老爸老妈一个好的生活,有着明显的金钱意识,但心地善良,有些自卑。他参加劝和小组的直接原因就是想借此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机会来推销他的保险,但是随着在小组工作的深入,他喜欢上了这份义务工作,他在小组中涉及到孝敬父母或农民子弟的时候总是那么情绪激动,因为这也与戚戚相关。那位大小姐,父母长期分居,她一直渴望父母能够复合,为此她做了很多工作,但总是难以如愿,也许在劝和小组的宗旨再加一条“劝父母和”。

在劝和小组中对和的推崇让我想起了在心理咨询中倾向于回避或避免有关提建议或卷入的现象。之所以如此,我的理解是在心理咨询中要尊重来访者的意愿,避免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或影响来访者,如果来访者的意愿不明显,我们就陪着来访者发现他们的意愿。

但是今天我想更深地推测一下,或许我们就不相信来访者的意愿是和。从人的本性上来件,有善恶说,尽管诸多心理流派,更多的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物都倾向于相信人性本善或有善的倾向,但却不相信“和”或“和”的倾向。记得心理治疗师李小龙在他的一个涉及费尔贝恩的讲座中讲到了有些人质疑或反感把分析师描述为完善、高尚、权威的形象的现象。他说道,他非常理解这些人,但是他也相信,分析师身上完全有可能也确实存在着完善、高尚等高贵的人格,这已经不是道德层面的评价或描述,而是确实存在有这样的人性并相信其存在。

在认知理论中,涉及的到这样一条不合理的信念“绝对化”。在我的经验中也是如此,我不相信太绝对的东西,这在考试的多选项题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说法,过于绝对的说法都不正确。那么这种信念或经验带给我的影响就是不相信完美的东西,不相信完美的人,一旦出现,就会怀疑,甚至是反感。说到这里又要回到了体验这块,你体验到了,就真切的相信了。对于自己没有体验到的也不相信的东西,比如鬼神,比如灵修的种种,我愿意选择孔老夫子的做法,保持敬畏,敬而远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