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她将南周变成报业的“黄埔军校”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她将南周变成报业的“黄埔军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3W 次

通过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发现优秀的新年贺词背后是有着一个优秀的主编,一起来认识吧!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她将南周变成报业的“黄埔军校”

2013年9月24日凌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庄慎之发微博称,“今天知悉江艺平老师提交退休申请被批准通过了,百感交集,无以言说!”。从1996年到2000年,《南方周末》在江艺平治下步入鼎盛期,广告收入过亿。网友纷纷留言热议,称“一个时代结束了”。在微博上也有人表示,财新《新世纪》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可能会邀请江艺平前往中山大学任教。

一个人的时代

至2013年,江艺平57岁。从1996年接替南方周末前主编左方,至2000年1月江艺平调离南方周末,这5年,被人们称为江艺平时代。

江艺平在惠州和韶关长大。曾当过知青、钳工。1977年,恢复高考后,江艺平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南方日报社,90年代初任《南方农村报》主编。

1996年任南方日报社社委,接替退休的前任主编左方出任南方周末主编,2000年1月广东省委宣传部下令江艺平调离南方周末。

2001年,江艺平改为主管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21世纪报系》,但好景不长,2003年3月13日旗下《21世纪环球报道》被勒令停刊。

2006年,南方报业社长范以锦退休,江艺平的好友杨兴锋接任社长,范、杨两人同时请求省委宣传部提升江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分管因南都案受重创的南方都市报。

2008年12月3日江艺平第三次遭遇工作调动,经江艺平本人证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内部会议决定自12月3日起江艺平不再分管《南方都市报》,改由分管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新闻研究所。

2008年底,江艺平开始在南方周末上开设不定期专栏《故人如故》。

前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成为国内著名报纸发行人的谭军波以其职业经理人的思维,将2001年前的南方周末分为清晰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左方时代,北大毕业的左方是有着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与启蒙主义思想意识的领导。他奠定了《南方周末》的精神基调。

第二阶段,游雁凌时代,即转型期。从一份文化生活报转型为综合性大型新闻周报。发行突破100万,广告收入几千万。在全国形成了真正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江艺平时代,即鼎盛期。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产品最成熟,广告过亿。《南方周末》成为南方报业乃至全国报业的“黄埔军校”。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何三畏说,当时的报道和评论,现在看起来差不多发不出来;当时可以表达对政治的建言和对国家的忧思;当时可以提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当时报道中国的事情,都不算“异地监督”;当时的异地监督都不需要偷偷摸摸;当时都是坏人怕媒体,而不是媒体怕坏人。

那个时期的《南方周末》充满了敢言的报道:为案件中受冤屈的弱者代言,《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1998年);关注基层农村问题,《农民发誓告倒公安局》(1997年);最早关注中国艾滋病问题,《艾滋病在中国》(1996年);为拐卖妇女代言,《被拐女为什么不回家》(1999年);为城市农民工代言,《周立太代农民工泣血上书近百起工伤案陆续开庭》……

通过这些报道,《南方周末》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杆,提高了公信力,开始被读者誉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对于这一时期的《南方周末》报道,江艺平在1999年《新年献词》中的一句话可以准确概括: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左方说:“《南方周末》是我栽的树,但是在江艺平手里开花结果。”

薪未尽,火已传

谭军波将江艺平领导《南方周末》时期称为鼎盛时期,不单指这份报纸优秀的报道内容,它还开创了真正职业化新闻操作路径,更培育了无数优秀的传媒人才。

1996年9月,“南周”扩版,报纸稿源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周末》就通过招聘,欲将全国各地的优秀记者收归旗下。

杨海鹏,1999年被招聘入“南周”记者队伍,在接受《时代信报》记者采访时说,“因‘南周’当时积累了一些资本,并要找全国最好的记者,所以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新闻人的大聚集。”

曾任一版编辑的方三文在“南周”成名之后,被他故乡福建武平的一个热爱《南方周末》的大学生称之为“巨大的传奇”。而方三平说,自己最初加入“南周”时,也有一个这样的“巨大的传奇”在诱惑着他,“当时我觉得,《南方周末》就是中国最好的报纸,最好的媒体,也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到现在为止,我都为当时能进《南方周末》感到幸运和自豪。”

孙保罗加入的时间与方三文差不多。临上去广州的飞机,他被父母逼着吹了个头并且穿上了件西装,这身打扮更象“一个县乡镇企业局的副局长”,大家见了,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但是就是这个“乡镇企业局的副局长”,因为“报道了贵州省的负面新闻”被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列为“不受贵州欢迎”的人。

余刘文1997年10月份离开《成都商报》。到周末以前,余刘文实际上只看过两次《南方周末》。决定去是因为看到一个由沈灏、孙保罗、方迎忠等做的一个三峡截流的专题,标题是《美丽的三峡我的家》。“当时全国99%的媒体的三峡报道基本都是一个调子,只有南方周末说‘NO,我还有些其他的感觉和想法’。这种感觉俘获了我。”余刘文说。

比方三文、陈菊红等稍晚,李玉霄是1999年正式进入《南方周末》的。当1997年《南方周末》黄金时期开始的时候,李玉霄还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而李玉霄对《南方周末》“感兴趣”,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周浩曾经是《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现在已经是国内纪录片界著名人物。他说,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如果不是做主编都不好意思提。

每一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人聚集于此,也会有无数人离开这个大院,他们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而去,然后落地生根,让南方的意识形态散步各地。

不为谋官,所以平等待人

2010年,江艺平在其专栏“故人如故”中写道,有平等的理念,有宽厚的胸怀,才有宽松的环境和人才辈出的局面。在南方报业的传承中,这无疑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情愫,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给谋事的人以做事的空间;让谋事的人把事情做成。平等待人,是江艺平为人处事的原则。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何三畏说他听过一个段子:江艺平的司机“报怨”他没工作了,领导不要他了!意思是,他的领导经常坐公交车。“我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即便只是个传说,那也就是江艺平的故事。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平实得就像报社大楼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碰到的工友。她说话的语气平静而谦卑。她的力量蕴含在这平实中。”

前《南方周末》记者、现任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在《离开》一文中写道:“江艺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温和,亲切而纯净的,具有桃李不言的诱惑力。”

“江艺平非常有才华,她和丈夫用文言文探讨国学问题,其文采和思想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但是她很低调,无为而治,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可以和她当面讨论稿件得失,甚至忙的时候她可以去当编辑的校对。”余刘文回忆说。

人们惯常称江艺平时期的《南方周末》为“江艺平时代”,李玉霄立即否定说:“不应该这样说,我们一般叫她江艺平老师,提起江老师,想到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她那种人格魅力,那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

说起江艺平的亲和力,李玉霄举了几个例子,在电梯里,出电梯时,江艺平肯定主动让别人出去;在楼道里与江艺平面对面走过来,距离四、五米的时候,就会发现,她肯定有一个细微的“让”的动作。

至今一个细节让李玉霄清晰记得,在1998年实习的时候,李玉霄与从菜市场回来的江艺平相遇,江艺平拎着菜告诉李玉霄,《南方周末》决定吸收他进记者队伍。

江艺平从不隔着障碍物跟人说话,她总是与对方并排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平等地进行交谈,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下级或者明显有求于她。在她看来,平等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所谓的大事上,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把报纸做成事业,是一种幸福

1984年南方日报的老社长黄文俞告诉报社的一位副总:她的作品我不看名字也能认出来,这是南方日报有史以来最有才气的女记者,并叮嘱报社领导不要让她去当官。这名七八级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才女进到大院后,写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评论,黄文俞看了非常欣赏。

女记者知道后非常激动,专门让老同志带着去拜访了黄文俞。黄把自己多年的办报经验总结了几点,其中有一点就是“办报的最高境界是从容,宠辱不惊”。

左方也看中了江艺平的才气,他想邀请江艺平来《南方周末》工作。他去要人,对方说你不要开玩笑,我们怎么舍得放自己最好的人给你。

此时的左方还在努力办着《南方周末》。这份发行了26年的周报,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然而在它1984创刊时,并不像日后那样显得厚重,反倒是娱乐味道十足,这种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江艺平任南方周末主编前,这本当时最赚钱的周刊正在转型,从娱乐大报向新闻大报进化。在江艺平任上,南方周末才达致最鼎盛的时期:从娱乐性的地摊报,演变为启蒙众生的严肃新闻纸。

在江艺平时代,最为人们所铭记的是其新年贺词。

在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中,“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被人们所铭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被人们用以相互鼓励;在2000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中,“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成为世纪末的祝福。

看到江艺平将退休的消息,西安外国语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黄建友发微博称,一张新闻纸,两份元旦献词,塑造了我学生时代的新闻理想。依然清晰记得的头版上手写体“江艺平”,如今成为时代的背影。

江艺平说,做报纸的人,能够把职业做成事业,是一种幸福。

正如何三畏所说,离开让她幸福的事业是好事。江艺平已经做到了最好。现在,退休才能做到更好。她有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思考需要写下来。退休一定更利于她的思考和写作。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