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选

《呼兰河传》读后感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1W 次

很多的烦恼源于不够狠心,做什么都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你总顾及别人,那谁来顾及你。处理好与人的关系,就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选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人若不老有多好

确实很不错,萧红是才女。

让我想起那年在东北撒野的岁月,那隆冬腊月,雾霭蒙蒙,火车吐着白烟,呼吸都是刺痛的。

那年只去了哈尔滨,看完这书,让我格外想去呼兰河,看那药铺,看那大泥坑,也等那掉进去的小猪,看跳大神,看庙会,看大戏,若能找到半人高的草丛间作者的大宅子,又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让人忆起童年又淡淡忧伤。

院子、蒿草、家雀、祖父、念诗、吃肉。

人若不老有多好。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被人吃人的社会打动

然而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封闭的中国刚刚被现代之光照亮时,对各种陋俗的揭示,确实很能吸引人。正如现代化的今天,当人们反思工业带来的弊端时,对各种非遗的文学化写作,总会得到青睐一般。因此,这样的文学诚然是时代的记录,但似乎并不具备多大永恒性。而那样的叙述方式,虽然流行过很长的时间,但也渐渐被弱化了。

或许是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文学观,对同样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吧。若是十年前看《呼兰河传》,我更多的会是感慨,而今却多了一些反思。毕竟,我不再是一个只能阅读作品,从中获得感动的少年,而是经历了一些时间、读了一些书、并有一定反思能力的青年。我不再满足于情绪上的反应,而是要进行思考,并试图写点什么的人。

2018年5月30日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

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很流行的T恤标语“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于《呼兰河传》中那些小农思想的旧时代农民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就看看什么也不买”。

中国人爱看热闹,包括现在。我在想,那些引人目光的事件我们应该去做怎么的回应?还是就仅仅停留在停顿的目光。停顿目光后的不作为于视而不见有什么区别?多了视而不见会变成社会的冷漠,但多了不作为的看热闹也会成为社会的冷漠。责任分散就是看热闹的理论基础,于你于我与他都无关,我们只是看看。

希望以后少一点“看客”,少一点“冷漠”,毕竟最后冯歪嘴子给了我我们希望,有希望的活着,踏实的活着,知足的活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中立方能久远 冷漠反越感人

细细想来,第一次听到萧红应该是大学时候了,如果没有记错,楠哥的中学就是萧红中学,是否真此二字没有必要纠结了。

接下来就是秋水姐推荐看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是无聊,更多是读书人之间相通的喜欢,这次没有看电子书就买了一本来。

书不厚,看到一半才发现,其实还有半本是附带的《生死场》。

都不错,都很推荐,更多的是推荐萧红作者的书,或许还有其它,只要都是这样的风格,这样的笔触,这样的深度,应该都不错。

之前推荐过余华,不知道他有没有受萧红的影响,揣测是有吧?

满纸的悲凉,不同的是萧红的笔触更深,却更不着痕迹,眼泪充满了,却掉不下来。

浅显点,萧红女士的状景很好,深入点,一切其实都是冷血的存在,状景只是为了对比更冷漠的冷血,无论大的背景是怎样的存在,更多的视野始终集中于乡村,描写满是悲凉,更冷酷地悲凉向女人。

“房后的草堆上,温暖在那里蒸腾起了。全个农村跳跃着泛滥的阳光。小风开始荡漾田禾,夏天又来到人间,叶子上树了!假使树会开花,那么花也上树了!

四月里,鸟雀们也孵雏了!常常看见黄嘴的小雀飞下来,在檐下跳跃着啄食。小猪的队伍渐肥起来。”

如果不是工作,大家喜欢的应该都是这样的生活,萧红笔下的状景,从来如此,写得很细节,该静的涵养非凡,该动的清新明丽。

无人的如此,有人的更如此。我是喜欢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更感动的是紧接于景色的对人的冷眼旁观:

“只有女人在乡村夏季更贫瘦,和耕种的马一般。”

女人,就在小猪之后,比为耕种的马,些许难以名状,更多的因为手的颤抖,总是无法言说这样的感觉,更希望诸君在萧红的著作中亲自去感受。

或许就是对比——应该是的。

自然从来不会吝啬慷慨,也基本不懂得悲天悯人,这是黎民的大幸,更是悲惨者的大不幸。

萧红,就是用对比——冷血地对比——诠释着这样的大不幸。

不表现一点悲悯,甚至还会反复咏叹这种大不幸,就比如《呼兰河传》中反复出现的“我家是荒凉的”和“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同院住的那些羡慕的人,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在那草房里。若早知道租了房子连蘑菇都一起租来了,就非租那房子不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租房子还带蘑菇的。于是感慨唏嘘,相叹不已。”

初读是羡慕,再读如鲠在喉,三读是泪水,饱满于眼中却无法落下的泪水,恰如那种哭不出来的哽咽。

这样的场景只在乡村,这样的感情也只有乡村才凸显得更让人无语。

城市的节奏终究太快,欢喜和悲惨很快淹没,只有乡村的百无聊赖才让这样的感叹、冷漠或者是讽刺更加持久甚至永恒。

因为“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活,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

虽然艰苦,甚至这种艰苦要经过十分的努力也未必能实现改变,一如《平凡的世界》所演绎的那般,但是我很享受乡村生活,不是曾经而是一直,不仅仅因为那是真正自由的世界,小孩子的童趣,乡村的广袤,山地的崎岖,路边的花草,甚至于少儿最好不要看的悲惨状景都是自然的,也是自由的,也不仅仅因为我生于斯,热爱乡村的人、乡村的事、乡村的土地、乡村的一切,更因为少了包装,乡村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对于子女的教育,我向来认为高大上的环境诚然是爱,能让去历练也是一种自然的追求。

乡村就有这样的作用,没有包装,一切都是自然的,艰苦的,尤其是冷漠。

“但这也不是不声不响地把事就给解决了,过了三年二载,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差不多就像人们讲着岳飞、秦桧似的,久远的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同样发生这件事情的染缸房,仍旧是在原址,甚或连那淹死人的大缸也许至今还在那儿使用着。从那染缸房发卖出来的布匹,仍旧是远近的乡镇都流通着。蓝色的布匹男人们做起棉裤棉袄,冬天穿它来抵御严寒。红色的布匹,则做成大红袍子,给十八九岁的姑娘穿上,让她去做新娘子。”

萧红笔下的就是真的乡村,只有物质,所以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甚至演绎谈资,说起来都是热闹,细想皆为悲凉。

一如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所写“所有流言蜚语都为人津津乐道,人人都热衷于他人的不幸。”

《呼兰河传》发生于乡村,《生死场》多半也是如此。

这种感觉的真的很是触痛人心,或许就是因为冷漠反越感人。

尽管不乏作者对祖父的追忆,甚至于是美好快乐的追忆,我依然觉得萧红的主题更多是悲凉,是对1937年之前的中国泣血的独白。

短暂的美好只是为了对比更加冷却的痛苦,对有二伯如此,对冯歪嘴子如此,对在偏方和大神的摆弄中死去的小媳妇更是如此……

就像萧红在两部著作中不断提及、不惜笔墨的坟茔一样,“永远悲惨的地带,连个乌鸦也不落下。”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说“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

在大多数的,至少当时大多数相信现在也为数不少的农村,真实的悲凉恰如萧红所述。

之前没有出来读书工作,我真的见过家人和亲戚——记忆中最多的是大姑和小姑——清明或者七月十五一起去祭奠自己的亲人:

在空旷的山里的土地上,哭声是悲凉的,也会有很多的眼泪,我的心里也满是怀念、崇敬和辛酸,但是过来,也会走上小路和其它上坟的人一样,多半各回各家散去了。

萧红肯定也感受过,所以写得真实,还有一些我们很难感受的,像她与萧军悲惨的爱情,她与端木蕻良悲惨的爱情……她身为女人的感受。

《呼兰河传》中有关于塑像的描写,男人“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女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们快来欺侮她们。”

这样的通感只有萧红有笔力写得出,更因为她真切地感受的到:

《呼兰河传》的团圆媳妇是悲凉的,更加悲凉的是《生死场》的全部——金枝和月英……

还有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而且“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的。”

或许王婆的正是萧红自己真实的独白。

记得推荐柴静的《看见》时我说“真实自有千钧之力”,萧红则用小说再现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甚至经历真实。

独白更多的就是回忆,从自己到祖父,到有二伯,到冯歪嘴子,到胡家……从赵三到成业,到金枝……

写法很简单,如同日记,散碎的日记,多年之后简单的拼接。所有人都是活的,也包括在水泡子中淹没去的猪、马,包括《生死场》开头丢失的牛,所有的最后又在回忆中消失。

萧红像旁观者一样,或许亲历真实至少制造了真实的感官。

写得中立,没有太多的捧,更突显近百年后的长久,对比、取材都更冷血,更冷漠,反越增加真实的感人,值得一读。

管中赏文一斑相析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阿婆手里的活计

中学时候读萧红,我是不喜欢的。这样家常的语言,琐碎的罗列,似乎,我也可以一写一大堆的。那时候的我喜欢华丽的辞藻,雕饰到炫目的深刻。

萧红,不是的。

读萧红,有点儿像夏日午后,坐在自家庭院的小马扎上,听邻舍的阿婆一边做着活计一边絮叨着她小时候如何如何……

阿婆也并不抬眼看你,也并不在意你听与不听,只是自顾自的叨念着。房前屋后、左邻右舍,颠三倒四、啰里八嗦。

夏日的午后长得很,不必匆忙的就讲完了,看见的听见的,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说的那样仔细,就好像不说的全活了,那人那事竟成了假的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