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短篇小说 > 龙源湾(一)

龙源湾(一)

推荐人:徐文轩 来源: 阅读: 4.24K 次

“有女莫嫁龙源湾,十年倒有九年荒,野菜连根吃,石头垒成墙。”

龙源湾(一)

那老老老辈传下来的,说的是以前的龙源湾前的那条龙源河,虽是宽宽的河床,就是不见一滴水,连年干旱,地里长不了庄稼。

有一个传说特别的凄美,龙源湾的一个毛姓先祖,见连年干旱,地里颗粒无收,就跑去太阳山上的娘娘庙里哭诉,跪了七天七夜,哭了七天七夜,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出了血,终于把那位娘娘哭醒了,娘娘用圣水治好了那位先祖的眼睛,带着那位先祖来到龙源河的源头,源头处有一块大石头,比一座房子还大,那娘娘飞到了石头上,用一根树枝在石头上边敲打边喊道,“懒家伙,该起床了,懒家伙,该起床了”,叫了两声,石头就有点晃动,娘娘拉着那个先祖飘到半空中,忽然一声响亮,那石头从中间裂开,飞出了一条小白龙,冲天而去,那石头打开有一扇大门大小,里面就涌出一股山泉水来,那娘娘把毛姓先祖送回了地面,自己驾着祥云走了,毛姓先祖回到了村里,叫起了大家,大家看到龙源河上清清的河水,热闹了整整一个月。因此这条河就叫龙源河,这个村因为在河道的拐弯处,就叫龙源湾。

这个传说美是美,按理有河就有水,就是大小的问题,也不可能都干旱啊。不过龙源河的源头处的石门倒是有的,源头的那股泉水一年四季都不停歇,不管干旱还是多雨,泉水就那么大。

当时的龙源湾有两个大姓,一个是毛氏家族,一个是于氏家族,毛氏家族人口多,住在下龙源,于氏家族人口少,住在上龙源,其实上下龙源中间就隔一条路,而两家的田地是间杂在一起的,且都在村子对面的山坡上,而灌溉的用水只有一条从山涧流出的泉水,因为山泉水只有雨季时才有,一到夏天田里正需要用水时,那条小山涧只有一点点渗水了,根本解决不了两家人的用水需求,两家就为了那一点点的渗水闹得不可开交。拳头、锄头就成了硬道理。因为庄稼地里有水才有收成。

两家都曾想过,眼睁睁地看着河水白白地流失,坡田却在那儿受旱,只要在上游做个拦河坝,筑一道水渠就可以引水灌田了。可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筑一道水渠除了人力,还要占据不少的山和田,源头的山属于毛家的,而田却是于家的,谁家都没办法自己筑一道水渠而不侵占到人家的田地。

那几句歌谣其实就是这时候的写照,当年的一些石头屋现在还能见到痕迹。两边的族人只要一打架,就都要找老族长哭诉,谁都不想落下风,因为只要一落下风,你家的田今年就别想用水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枯死,到最紧张的时候,两家人就都彻夜守着那点可怜的水源,然而你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守着吧,只要你一转身,人家就水引到自家的田里,结果两家都没灌成水,“十年倒有九年荒”就是结果了。两族的老人终于坐不住了,连年的打架也打疲了,再说打架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修渠再次提上了议程,先是两家的族长见面商讨,该如何补偿因修渠而受侵占的土地,因为两姓各有一个祠堂,每个祠堂都有一些公田,公田的收益用于祠堂的维修、祭祀用款,毛氏家族有三十亩公田,于氏也有二十五亩公田,两族的公田实际上都用不了这么多,能不能从各家的公田里面抽调一些用于补偿,两家的族长回去召集大家一商量,都同意。于是全村人一起上阵,几个月的工夫一条引水渠就修好了,河水充足,两家再也没有因为争抢用水的事而打架了,本来就是同一个村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却老死不相往来,都憋屈的慌。两个族长还在引水渠的入口处立了一块石碑,上写“合心渠”,那条水渠现在还在用着,要是有哪一处漏水了,谁见了谁就去修好了,也没有谁家提出过需要工钱啥的。那个石碑现在还在,就是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也长了一些青苔,如果擦一擦,那几个字还是那样的有力。

两家自从修好合心渠,就开始有了通婚,毛姓的女儿嫁给于姓的小伙,毛姓的小伙娶了于姓家的姑娘,现在还有这样的习惯,龙源湾的姑娘不外嫁,全村人都成了亲戚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