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土壤采样记

土壤采样记

推荐人:不自由的风 来源: 阅读: 1.74W 次

如果没有这次工作机会,我不知道,这个我生活了17年的地方,最高的那座山叫冬青树包,海拔326米,不知道杨家湾的蜜柚基地和梅花园,不知道八升堂的水杉排成排,不知道后山坡野韭菜的生命力比施过肥的油菜还要旺盛。我会把珙桐认作樱花树,把深山含笑当作广玉兰 ,误以为独领风骚的是红心蜜柚,独占鳌头的是桂花种苗……

土壤采样记

第一次实地取样,分别在三组的堰坑边和轭头丘(小地名谐音),土肥站的站长及两位工程师亲自到场,手把手地教我们实际操作,我负责GPS仪器定位,土壤标签的填写,大妈负责采集土壤(后来我觉得,这个活络其实不该让年逾六旬的大妈来做,还真是个力气活,大妈真的好辛苦)。堰坑那块地是大妈的,前不久刚刚栽上从福建运过来的蜜柚苗,整块地都松松软软的,大妈在站长的指导下呈“之”型挖了五个点,约摸两公斤,凑成了一个土样。我将GPS检测数据填写完整,按要求写上农户姓名、小地名放进装土样的袋子里,这个土样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

轭头丘是一个苗圃基地,种植着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苗木,苗圃的主人指着一株一人来高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植物让大家猜,大家七嘴八舌罗列出一串名字,都不对,农林科的温科长伸手拉过一片树叶,嗅了一下,说,是八角茴吧?主人失笑,不愧是搞林业的专家啊。

田间因为刚挖走一批苗木,很是凌乱,那傲然盛开的深山含笑就显得格外的抢眼,大朵大朵的,粉白粉白的花,像成熟的少妇,肆意地张扬着笑,不羞涩,不含蓄。

身体日渐发福的站长亲自伏地取样,并教我们一些土肥知识,很专业也很敬业。

第二次取样,因为下雨而延后了好几天,参加过培训的大妈因为家中有事没能来,我们临时请了一位婶婶。这一次,该我手把手的教婶婶如何采土样了。我不认识路,不了解土地分布情况,常年在家种地的婶婶,不到一个上午,带着我走了四个点儿。偏偏我又不合时宜的穿了一双高跟鞋,歪歪查查跟在婶婶的后面,脚生生的疼却不敢哼一声。

离开高家后山到沈家窝去的那段路,是我村唯一一条差不多有一车道宽而没有浇筑的道路,据说这是村民为了发展养殖业自己扩建的一条道,新建的养猪场规模不大,一排三间低矮的房子窝在那里,很不起眼,旁边有一个小堰塘,主人费了不少力气挖出另一个堰塘来,并将挖出的土回填成一道堤,堤上密密麻麻植满了约30公分的小桂花树苗。我猜想,主人大概是想种养殖业一条龙发展吧。

出了沈家窝右拐,是寂静的后山坡,那里居然有一条水泥路蜿蜒延伸,婶婶告诉我,水泥路的那头是与我村交界的XX村。后山坡不大的几块田呈梯形分布,瘦瘦的油菜依然开着黄灿灿的花,风一吹,便齐刷刷的顺势倒,我环顾一下,开始怀疑,如果没有那大颗大颗野生韭菜的支撑,那弱不禁风的油菜会不会再也站不起来呢?

又是连日的阴雨,待到天气放晴,已是一周后。这一次,上级部门主管农林业的小高和我们一同前往。土样采集必须网罗本村极具代表性的田间地头,分管农业的温主任大致盘算了一下,按照他的安排,我们一行三人从水库边开始,经焦家垭、六亩田、牛角洞沿途采集土样,为了节约时间,温主任开车将午饭送到路边,我们就地填饱肚子,饭后稍作休息,我们翻山越岭来到“八升堂”(谐音),据说这里是三组部分村民的老宅。

本村最大的一片退耕还林基地就在这里,成片的杉树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没有一丝间隙,让人有一丝喘不过气来感觉。随行的大伯找了一处空地,手起锹落,只那么几下,一个深约40厘米的洼地就见了形。回去的时候,大伯带着我们绕了一个弯去了另一片杉树林,这里的杉树跟之前看到的杉树截然不同,它们成排成排的,像接受检阅的士兵,笔直的矗立在幽静的群山深处,悠悠然伸展的枝桠已然长出嫩绿的幼芽,一撮一撮毛茸茸的。我发出一声惊叹,好美的景致啊。同行的小高是个内行,她说,这个时候的水杉还不是最好看的,等到叶子都茂密了,那才是一绝呢。

那么,应该是在五月了。五月的时候,我会有闲情逸致来看那美丽的景致么?

我们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是杨家湾。

杨家湾是咱们村的蜜柚种植基地 。那里有一个中型养猪场,也许是因了养猪场的有机肥料 ,我们看到的柚子树青盎盎的长势茂盛。温主任打趣道:这柚子树就是太肥了,使得原本蛮好吃的柚子都变了味儿了 。

养猪场好像转让出去了,一对年约40的夫妻听到说笑声迎了出来,温主任上前跟他们搭讪去了。我们避开施过肥的蜜柚基地,穿过养猪场来到珙桐园取样。我们几个都不认识珙桐,看着跟樱花树长的几分相似的叶子,就以为是没长大的樱花树,直到温主任跟人家寒暄完下来,打电话跟树的主人确认过了我们才知道,那是价值不菲的珙桐。

珙桐,又名为水梨子、鸽子树。

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因开出的花极像翩翩飞舞的鸽子,所以又有“鸽子花树”之美称。199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曾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珙桐园的外围有道2米多高的围墙,大妈说,那下面就是梅花园,我带你们瞧瞧去。

这个梅园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很有特色的种植园,其实就是一片荒山,主人将山上的杂树、杂草全部砍掉,然后间隔3-4米挖个窝子,栽上梅花树就成了。这里的梅株高约1米,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枝呈伞状,广卵形的叶子柔柔匍匐在枝上,似在低语 ,似在等待 。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

每年的秋天,梅园的主人都会请大妈帮忙找来一些人,修枝剪条,清理杂草。我们看到的,只是梅园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在山的洼地,必须下到半山腰方可得见。

待到梅花株株吐蕊,暗香阵阵浮动时,再来不迟。

一年,两年,或者更久,总有机会可以看到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