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飞鸽传书孔圣贤

飞鸽传书孔圣贤

推荐人:璟少志 来源: 阅读: 2.17W 次

先生正在为学生们讲授学问之时,只见东南方向一阵空明巨响伴随五彩霞光渐而几刻钟飞来一只信鸽,那鸽飞而缓慢落在先生手中,先生察觉有书信一封,见书信封面写言:“飞鸽传书孔圣贤”,不料未想这封书信竟是晚生写给先生的。时间逆转,那信鸽穿越时空携书信飞回春秋战国,历史跨度在两千五百年之间,素昧平生的晚生该如何向老祖宗谏言当今社会的人文世事,在学而乐知乐段然间有感崇敬于先生所道,自是乏然当今社会无精神信仰安处之所,在痛感与悲叹之间直面抒怀,在沉默与寡言背后两面人生。

飞鸽传书孔圣贤

“你等且自行学习,待我查看此书信来龙去脉之后,再做计议”先生对学生们讲道。随后先生寻到一处树下磐石旁,俯下身躯静坐在磐石之上,焕然间缕缕清风拂过先生发丝,先生拆开书信只见字迹工整,顿时颇为赏心悦目。“恩,,,恩,,,此书信言语尤为风趣,待我细致查看”先生拂动胡须自语道。先生见书信中写道:“上贤孔圣,汝安好,晚生来自两千五百年后现代人,见为深深受教于先生与学生所著之作,自结身世之今朝多有许多不解之惑,请先生指引迷途以点明心志”。自观读先生之作,论处当今之事,见闻之颇为遗憾。《论语》乃先生与先生学生憾世之典,先生自现代相隔两千五百年之余,斗转星移、史事久远、思而不见。今有辛随先生再受隔世之教,实感辛之甚辛。先生不知当今现代人生活习性,人非制人,远见大同,实则欺人,恐先生之精神名扬四海,传经典国学之盛世。先生不知当今现代人践行于《论语》之道少之极少,而过多现代人认为《论语》只为言传身教,言若不传,则必无人受教,更有人鄙见只作表面文章,脱离现实,浮夸于世。

晚生为被动受当世之教,时常观读先生与学生著作,又以结合周围环境影响浅薄有感于先生先见之明,先生曾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先生此言在当世多以学校教育之学方为之多,对学习的范围严以束缚,又多以年长者教育年幼者为之居多,此阶级政治地理风气之剧烈,无学习自身带来的乐趣,又该怎么用心温习呢?不知先生教育是否可谓不同,或见人而异?先生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以大爱友好于邦国邻交,恭敬之礼仪恩服四方,德行贞洁怀仁人之心,先生贯穿古今之间,了如指掌洞察经世百千余年,见古至今实是如此。

可先生所言乃本国实行仁政友好外交,对于蛮横无理之国又何以之见,现代的邦国之间难以维持长久之计的友好相处,在利益共生,文化共荣的环境下才得以维持稳定,否然不容乐观。先生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见闻先生此言,方才感知先生所处世道也为人心否测、面心难料啊,可先生所讲不怕旁人对自己已经掌控于鼓掌之间,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先生所讲“不怕”晚生实为略有困惑,如若旁人对自己知根知底,无任何防范之心,岂不是心甘情愿撞落在蜘蛛网上的苍蝇一般,任凭蜘蛛摆布吗?如若是针对现代战争格局信息泄露将必定会使全军将士阵亡,就如同大意失荆州一般,如此之来自感先生所言审世意识尤为些许茫然疏忽。

先生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先生一生大志磅礴,犹如现代高考一般势如破竹,其心向振奋人心,先生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决然誓语立志求学、自强不息、神清智明、自知命格、耳目能祥、心胸豁达,止于至善。先生此言之下生逢随遇而论处当世可否与一句古言之语相提并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否先生在身才兼备超世之才、坚韧不拔的情况下方得以施展宏图?又如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字里行间表达对任何事所遭遇的环境变化都能够从容以对,智囊百出。晚生毅然认为先生亦是如此,可先生不知晚生越想意气风发越是被时势所惑,旁人指点迷津多感有迷失方向之意,苟有自给警醒之性却时常神魂颠倒,尤难进亦忧退亦忧,身乏体肤,患得患失于手足失措。晚生闻先生喜乐于游山玩水、云游四方、施教天下,但妨可否一问先生一个问题:“山和水之间区别是什么?山为静、水为动,一静与一动便成为一方美景,在游山玩水之中,先生喜静或喜动?”“先生云游四方是否也是为其《论语》之作寻缘求根,让学生与先生在各种环境下即兴而发万千济世之良言箴语?”“施教,先生主要施人之教或施学之教或两教并施?先生时常以因材施教,先生认为此之教古今惯用吗?”先生,恕晚生直言,先生所言因材施教是否已对教育之教套上一把枷锁,而这把枷锁却把先生的施教之道反锁其中,却无法真正做到施教于天下。因材施教不因天资聪慧而施教、不因家世显赫而施教、不因唇枪舌剑而施教、不因仪表堂堂而施教、不因家财万贯而施教、不因九五至尊而 施教、不因国色天香而施教、不因饱读诗书而施教;因材施教也不因穷困潦倒而不施教、也不因家徒四壁而不施教、也不因无恶不作而不施教、也不因为非作歹而不施教、也不因容颜祸水而不施教。

因材施教应施人人之教,因人受教则以成材,若施以教不成材,也因受教而正人心不子群害马;不以因材施教,不以不材而不教,则屈材、弃材、毁材、蔑材然必是教之败。听闻先生受教,晚生也是听教而有感于教,如若言语莽撞,万望先生海尊涵谅。晚生受当世现代之教心中略许愤懑不平之境。先生,如若只是因人而异而否全然之教,那古往今来求学、做学之人纵然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又何以能够让那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受冻死亦足?

晚生不才,直言求教于先生也为好于求学,纵然已是两千五百余年之去,在过往之间谁又能够直言不讳的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可晚生对当今现世已是乏然无谓,无时刻不为之思想孔老先生乃中华千古圣人,而我们却是千古圣人的后人,现如今的后人却渐渐从心里覆没了您这位圣人。我们,哦,不!我,晚生却被现如今的后人视之思想落伍、封建传统甚至被沦言堕落为“老掉牙”的人。

当走过先生的庙堂,神思过往视线模糊隐约相交把一张写满奇言怪语的白纸折翼成形挥向天空,幻像幌似一只白羽信鸽扑面而来又即瞬不见,白鸽去哪儿了,不闻它的踪影,我已离开先生庙堂许久,叶落随风咫尺离鲢之间,静默奇观它在先生石像的胸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