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一线之上的风筝

一线之上的风筝

推荐人:短文学用户7207 来源: 阅读: 2.7K 次

前些日子和室友去洋湖湿地公园逛了逛,在入口处看到了有人在放风筝,有一个室友便突然来了兴趣,跑去商店买了一个风筝,想要拉着我们去放,却不知我已经许久未放过风筝了。

一线之上的风筝

现在想来风筝似乎也算得上我童年一抹独特的记忆了吧。一群丁点大的小孩子拿着在学校商店买的各种式样的风筝在操场里跑来跑去,尝试着一个又一个方法,想令风筝起飞,这似是一场竞赛又似是一群孩子间的游戏,也是有着无穷的乐趣的。只是那次玩乐过后我便再也不曾接触过风筝,也渐渐丧失了对风筝的兴趣,也不是有人约束过我,只是渐渐的,自己便觉得那是孩子的玩具,大人是不应当耍风筝的。

每每想到风筝或看见有人放风筝时,我便不自觉地为那在空中似乎摇摇欲坠的风筝担忧。那些风筝若有选择,是否会愿意做一个在空中飘荡、命运全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物件儿?其实也许这便是命运,风筝们被制造出来时便只能做一只无人购买最终被遗弃的风筝或是能在别人手中苟延残喘些日子,为别人带来乐趣的风筝。其实想来现在许多的孩子不也是这样吗?若是能选,他们是否会愿意做父母的傀儡,按照父母的安排过上一生,是否愿意赔上自己的一生努力去做实现父母梦想的机器?父母们为孩子们选择了方向,选择了如何去走人生这条长路,孩子们便只能像一个个被一根根线牵着的无所寄托的风筝,操纵者让他怎么飞他就只能怎么飞,即便最后因为操作者的失误不慎坠落也只能是自己来承受最终的后果。

也许大人们也只是希望孩子们好,希望孩子们能避免掉入自己曾经不慎踏入过的坑;他们也只是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对孩子们好,可在对孩子好这件事上,他们并没有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他们大都忘记了。”大人的世界太复杂,早已回不去孩童的简单,我能理解大人们不能很快明确地知道孩子的需要,但却难以明白大人们只知道独裁专断,却不知道和孩子沟通去了解孩子的需要。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叛逆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有的孩子的叛逆期却只是人生中一个很小的波澜?若要问一些家长,他们便会想当然地以为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听话懂事。那就按这种家长地逻辑来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比自己家的孩子听话呢?想来也不会有家长会回答吧!他们被问得急了便只会开始气急败坏地骂人。

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听话就好,其他的不用太在乎,他们却从未认识到自己这样并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养大一个傀儡娃娃。为什么那么多的“妈宝男”被嫌弃?并不是说听妈妈的话不好,而是一个人应当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根据他人的建议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是一有什么事情就只知道找父母求助,自己只知道着急或者哭泣。这样的人不说和父母以外的人好好生活在一起,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是没有的。那些将孩子当作傀儡娃娃养大的父母,或许会在后来的某个时候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却悔之晚矣;或许会浑浑噩噩以好父母自居一辈子,永远不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许多错。

不觉得犯错的犯错着实可恶却又可悲,即便“受害者”并没有意识到,留下的影响有多少谁又说得准呢?即便最后犯错的人想给与自己、给与“受害者”一个救赎,也只是“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很多事情若从一开始便错了,也许就会一直错下去,错到永无悔改之日。那些错误的事最终给“受害者”留下是多还是少的影响,犯错者沉重的心应沉重多久也只是各自的结果罢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