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一言难尽之李绅

一言难尽之李绅

推荐人:西门草包 来源: 阅读: 2.07W 次

知道李绅这个名字的人或许不多,但是知道李绅写的诗的人太多了。中国孩子从小就会背“粒粒皆辛苦”。他写的《悯农》可谓家喻户晓:

一言难尽之李绅

悯农·之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之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之所以能写出来这样的诗,这和李绅小时候时侯的经历很有关系。李绅幼年丧父,全靠妈妈把他拉扯大,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后来李绅中了进士,被授翰林,算是上位了。可惜那时官场上盛行党争,站错队挑错边后果会很严重。好不容易获得功名的李绅自然不甘寂寞,成了李党一派的骨干分子。李绅的一个好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估计是觉得把李绅搞下去他就能够上位吧,于是偷偷的把《悯农》这三首诗密报官府,按1300年以后的说法,那就是李绅这个人恶毒攻击大唐伟大事业,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挖大唐帝国的墙角,其毒何其甚也!但大唐就是大唐,当朝皇帝武宗虽然身边小人不断,但头脑还算清醒,他没把李绅斩立决,而是让人把李绅和那朋友一块招到金殿上,当面问个究竟。不知道当时李绅是怎么个表现,反正是对于那三首诗他都承认了,并且把自己在乡下亲眼所见说给了唐武宗。最后李绅说:

“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

武宗听了,长叹一口气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沉思良久,最后不仅没有治李绅的罪,反而破例提拔李绅。而打报告的那个朋友,则被贬到了云南。真所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从这事上也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离你最近的人往往是伤害你最深的那一个。从此李绅官运亨通,再也不用为柴米发愁了。后来当官当到了苏州城司空。司空,在唐朝主要管工程建设,看看现在落马的那些高官有多少都栽在发包工程上,就知道搞基建从古到今都是肥缺呢。

故事说到这里,李绅因祸得福,皇帝又给了官做,以后李绅应该是忧国忧民兢兢业业报效大唐人民养育之恩才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绅仿佛是换了一个人,步入官场以后整天忙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办事手段残忍武断,六亲不认,标准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真应了那句老话,刚吃了几天饱饭就忘了昨日的黑暗,而且生活愈加奢华,讲究吃讲究穿讲究排场,每次吃饭必大摆宴席,并且还要有舞姬乐师在一旁助兴才行。据说李绅喜欢吃鸡舌,一顿宴席下来,后院里死鸡堆得满满的。再看看今日之贪官,年少时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而一旦奋斗上位大权在握,不仅没有感恩收敛之心,反而同流合污贪腐起来更甚。看来这个问题从古即有,和体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绅《悯农》一共写了三首。前两首世人皆知,第三首诗直到近代才在敦煌的唐代手抄本里发现。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和前两首比起来,虽然格调相同,但意境相差甚远。大唐某年某月某日,大诗人刘禹锡上任苏州刺史,恰好晚年李绅也在苏州。感动于“粒粒皆辛苦”的佳句,于是刘大诗人特意前往李府作私人拜访。刘禹锡虽然成名晚于李绅但属于后来者居上,此时诗名已经远在李绅之上。名人来了,就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李绅当然格外盛情招待,专门让蓄养的美艳舞妓杜韦娘现场激情献艺,一番饕餮盛宴之后,做过京官见过大世面的刘禹锡也万分感慨,提笔作诗道:

高髻云环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江南刺史肠。

从此以后,“司空见惯”就进入中国成语词典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