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合集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8W 次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制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

大概是在今年的11月份,我们语文组开教研活动,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上,我听到了一个新名词,而且对它既好奇又冷淡,它就是“微课”。丁艳萍老师受邀为我们讲解了微课的含义及制作方法。乍一听,“微课”,我想当然地理解为是一堂微型的课,我们现在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还微型,那多少时间算是微型呢?经过丁老师的讲解后,我才明白,原来“微课”,不是指老师在讲台上与学生面对面地教学,而是通过网络来学习,即ppt加头像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当时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很难制作。这次教研活动,我印象很深,因为我听到了一个新知识,所以好奇;又因为我现在抽身乏术,听了之后也没放在心上,更没有想去制作,所以很冷淡。

过了一个月以后,我接到了丁老师的电话,她居然要我制作微课,我真是大吃了一惊。在电话里,我简单询问了一下具体如何制作课件,丁老师给了我回复,之后丁老师说给我发一些制作微课的软件,我按照她说的话,接收了丁老师发来的软件,存好。自从这次电话后,我完全把丁老师要我制作微课的事抛在脑后了,管都没管过。大概过了半个月,这时丁老师打电话来了,我一看,心想,怎么办好呢,自从那次电话后,这半个月我没着手准备微课的事,心理这时候是说不出的感觉啊,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了解下微课呢,顾不了这么多了,先接了电话再说。果然不出所料,丁老师打电话来就是询问我微课制作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我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就敷衍说,我正在准备当中。当时说话的时候心里十分没底,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啊。丁老师十分热心地说,如果我在录制的时候有困难的话,她可以帮我录,而且我们约定好了一个时间,由她来帮我录。

这下,我知道已经不能再拖了。离我们约定的时间只有6天,对一个对微课完全没接触过的人来讲,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把微课录好,但我下定决心我要认真地去准备,绝不辜负丁老师对我的一番关心与期待。

首先,准备录制微课的素材。微课的基本要求是要在5分钟之内就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重点来讲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基于这样的一个要求,我就留意我上课的时候所讲的一些知识点。每次上完课后,我总会把之前选好的素材推翻,真是苦恼啊!最后我确定了一个主题,就是探究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经过,因为我觉得这个主题基本符合要求。

其次,准备录制的课件。在准备课件之前,我先把丁老师的生命工作阅览室里的所有成员录制的微课看了一遍。接着又看完了所有的关于微课制作的视频讲座。最后,我还看完了丁老师发给我的关于制作课件的一些基本要求等等。在做好一切之后,我对如何制作课件心里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课件页数大概五六页,以美观、大方、简洁为主,按照这些想法,我开始制作了我的第一个微课的课件。

最后,准备开始录制微课。准备好素材和课件后,我选定了晚上来录制我的微课,因为在晚上会比较安静,没有什么杂音。一开始,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背素材的坏境中,读了五六遍之后,我就尝试着背诵了,背了几遍之后,我觉得应该可以了,就准备要录了。但是我不知道准备的素材大概几分钟能完成,所以我没点课件。我先对着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6试录了一遍我准备好的素材。这不录不要紧,一录吓一跳啊,我发现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时间稍微长了一点,5分多钟;二是录屏中的我时不时地眨眼睛。看完之后,不行,我觉得我还要多试几遍。经过之前的录制,我简化了一点素材,录制的时候尽量不眨眼睛了。录制第二遍之后,时间上是差不多的,就是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眨眼睛的次数比第一遍的时候少了一些,但是由于过于专注于不眨眼睛,导致的结果是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声音也没有一点变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接着又开始录第三遍了,我结合之前两遍的优点,改正之前的缺点,又录制了一遍,这次我是边点课件,边讲来着,讲完之后,哈哈,原来,我就只顾着讲课来着,忘了点课件了。哎,再来一遍,在录制第四遍的时候,我心情放松了许多,素材也很熟了,录完之后,我初步满意了。我自我安慰来着,心想,这是我第一个微课,肯定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看来,要录好一堂微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以为讲个5分钟,小菜一碟,可真正上“战场”了,才发现问题重重啊。

经过这一次录制微课的经过,我感受颇多啊!心里想当然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只有亲身去实践了,才知道其中的难处与艰辛,这就应了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这对我以后的为人处事也有很大的帮助,不能过高地抬高自己,也不能过低地小瞧别人,一切应当谦虚而行,应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进。

最后,我真心感谢丁老师,因为有她,我知道了微课;因为有她,我制作了微课;因为有她,我挑战了自我。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2

五四杯的开展如火如荼,微课是众多评比项目中重要的一环。微课的制作对现代教师而言是难点,也是突破点。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有它的内容与活力。这次是我第二次制作微课,不得不说收获颇丰。

微课在制作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配合周老师制作关于小学总复习的微课研究。最近正在教授比例这个内容,对于知识的逻辑性、细节性,对于学生的难点、易错点掌握最为充分的时候。因此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制作比例的复习微课。

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运用录屏软件,一种是运用相机实际拍摄。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录屏软件在运用之前,要单独制作课件,配合每一步课件的出示,整理自己的语言逻辑,撰写成文,最后才开始录屏。二运用相机拍摄需要较为安静环境,大量的白纸。一边讲解一边书写。更有利于磅数学生梳理细致的细节,更适用于某一道题目的具体分析过程。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运用录屏软件来制作。

录屏软件的运用比较简单,即使在录音过程中有任何错误,也可以从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最后在编辑是将错误语段删除即可。而且录屏软件不存在清晰度问题,不用调整焦距,是较为简单的制作方法。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3

现在的微课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之一。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大、中小学,均将目光投向了微课。微课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老师。

20xx年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王益区教育系统组织的小学老师微课制作培训。这次培训由铜川市教研室薛峰老师主讲。这次培训犹如方向灯一样,为我们指引方向,滋润着我们焦虑的心田,在视觉上、精神上、认知上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饕餮飨宴。

薛老师首先以视频的形式告诉我们微课的概念,“微课”——它的定义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或者根据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首先是第一步选题。选题分为三步骤:问、教、答。问——微课是要根据自己具体的工作岗位,经常需要解答关于某些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并不复杂,有确定的答案。教——如果能把这一问题的答案做成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那么更多的人将会明白如何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确定好主题以后就要正式搜集材料了。

第二步是撰写脚本。虽然是微课,但是也要条理清晰,基本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要求、基本流程都是要准备齐全的。在设计微课时不要做“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更要有自己的简介,真正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其次就是制作一个PPT课件。在制作课件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版权纠纷,最好还是慎重选择使用PPT模板。文件格式一定要是:PPTX。画面比例:选择宽屏,比例是16:9。字体不要超过2种字体,使用非衬线字体,图片的像素一定要保持清晰,大小控制在1024KB(含)以上。动画效果一定要丰富多样,图片处理的形式务必要坐到丰富多彩,裁剪/去除背景/抠图都是要经常使用到的。

最后一个步骤是录制整合材料。动画单击开始前,一定要排列好动画窗格的顺序。音频文件一定要提前录制完毕,使用前必须检查播放效果。音频文件与幻灯片一定要对应好切合时间,该效果可以通过操作排练计时按钮完成。使用录制幻灯片演示一次完成,不要给人留下拖沓的感觉。录制时可以选择“录像专家”软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选择使用“格式工厂”软件。期待欣赏大家作品的那一天,我想一定是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

在制作微课作品的过程中,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微课录制时间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内容非常简练,在五分钟内必须讲解透彻,不能空泛而谈,如果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录制时电脑分辨率调整为1024x768,颜色位数调整在32位。PPT制作美观大方、简明扼要。

在编写微课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思想,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 微课制作时,语言、视频、文字、内容都必须准确无误。 微课讲解时,普通话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略举得当。

视频格式为:FLV、MP$,视频格式为:320x240.音频格式为:aac、MP3。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网络培训运营模式由之前的单一模式转变为线上与线下、PC+手机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开辟培训时代的新革命。我们大家都有必要学好它、利用它,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微课看似简单,但一节好的微课却凝聚着老师的许多心血。这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熟练地掌握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而这非一日之功,从熟悉到操作,再到各种花样的增加,微课无不考验着教师是否如孙悟空版,有着72变的本领,我唯有继续学习着……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4

以前一位老师告诉我要使自己进步,不光要教好课,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后来想想还真的有道理,自己不研究教学,提升自己,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但是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在这方面也懂得不是很多,所以很希望有老师能指点并帮助自己。前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非常有幸的加入了赖老师的课题组,赖老师在大家心中是一位很“牛”的老师,主持过很多优秀的各级课题,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其他成员也都很优秀,所以我更加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虽然在课题组中就只有我一个人承担音乐学科组的任务,但我相信在此次任务中我定能不断学习并完成任务,我也相信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

我们的课题名字叫《利用微课帮助高中学困生突破学习难点的实践研究》,从题目就可以找到里面关键词之一“微课”。开始提到微课时我是一头雾水的,以前根本没有接触,更没有制作的经验,只是偶尔听闻哪个老师参加微课大赛获奖了而已。所以参加这次课题研究更是让我开拓了眼界。不过经过后几次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后,赖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微课的定义、发展、不同种类及其特征等相关知识,小组成员也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和交流。

这让我渐渐地对微课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首先,“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这里要注意选题,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某个知识点,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或者是某一习题讲解,所以知识点或难点不宜过多。微课最核心就是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通常在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与微视频相配套的还要有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这样才是一套完整的微课资源。虽然是微课,在撰写教案时里面的难点也要像教学设计一样,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及作品分析,过程等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条理要清晰。所以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会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制作微课并开展教学工作来研究。

接下来我们也会对如何制作微课,在制作微课中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如何录制微课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对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通读并吃透,才会更好的进行后续学习和制作实践。相信课题组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一起加油吧!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5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必须更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我增值,做一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师。而“苏州教师培训网”组织的教师在线培训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进步的契机。

这一次PPT的培训非常的实用,因为PPT在我们的教学中必不可少。以往我对PPT课件的制作停留于最基本的阶段,制作技巧的缺乏使得制作出来的课件简单、粗糙,很多设想无法实现。而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收获良多,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太用到的PPT知识。课程内容由简到难,涉及的都是我们经常要用的一些操作,比如怎么插入视频和flash动画,关于触发器的应用,这些都是常见常用的,而且老师还教了我们更多的方法,让我们的课件做的更精美一些。以前用上课的课件大部分就是课文内容的重复,顶多再加几张图片,加几首歌曲。本次培训,我学会了如何将多张小图片放于同一个页面,点击小图片后显示满屏的大图片,点击大图片后又返回小图页面;学会了如何在页面上播放歌曲,并显示歌词内容;学会了如何在页面上插入视频,插入flash;更是接触到了触发器这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名词……所有的这一切都会使得我制作的ppt更加好看,更加实用。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一些基础的功能在头脑中愈加牢固,一些不常用然而又很重要的功能在头脑中愈加清晰,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微课录制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很新颖,虽然录制起来要颇费一番唇舌和耗费一些时间但感觉这很有用。通过自己录制微课,让我知道了这种流行在网络中的“微型课程”的魅力所在。设想如果把微课这种新技术应用于课外的教学辅导,把课堂上的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让家长或学生通过上网下载,在家观看学习,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名老师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平时不可避免的会上一些公开课,学会了如何制作微课,以后在上公开课之前,可以自己先录制一下,听听,看看哪里需要改进的。

相信以上学习到的内容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6

4月17、18日两天,我在井冈山接受了省电教馆组织的“微课程培训”,该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主讲。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我带着好奇与迷惑的心态,对微课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感受颇深,提升我对微课程进一步的认识。

1、了解了“微课”程功能特点。

我们学习了解到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发展研究过程、微课程的作用与特点、微课程的分类以及制作。

2、解决问题、有独到的优势。

由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课程的了解与学习,在一步一步的揭开微课程神秘面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逐步感受到她那“短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而且有欣喜有发现有学习,当然也有迷茫有气馁,但微课程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们无法将她放弃,而是吸引着我们逐步的了解她最终喜欢上她而且能熟练地运用制作。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我感觉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新知识,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下良好的基础,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7

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集中对微课制作进行了培训。

原本以为微课制作会非常麻烦,结果在学校李主任的带领下,学习完微课制作后,才觉得微课竟然可以随时制作,这里一个好的录制微课的软件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哦,我们使用的是CamtasiaStudio这个软件。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制作微课。

第一步:准备录制微课的素材。微课的微,体现在短在精,最好在5分钟之内就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重点来讲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第二步:准备录制的课件。课件页数大概五六页,当然也可以多几页,但要注意微课解说的时间,整体要以美观、大方、简洁为主,按照这些想法,我开始制作我的第一个微课的课件——小学三年级学习的常见的四种说明方法。

第三步,准备开始录制微课。准备好素材和课件后,开始录制,打开CamtasiaStudio软件,点击录制屏幕→rec,开始录制,结束后点击stop→save→输入文件名保存→录入(找到保存的文件)→批量生成,在批量生成中出现我们需要的mp4的格式,结束。

另外,制作微课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没有杂音,其次要声音洪亮,这是制作好一个微课的前提,否则别人点击你的微课后,不会有想看的欲望,因为声音小,要么你的设备要好、要齐全,比如带话筒的耳机。

操作非常简单吧,也感谢我们学校李主任手把手的指导,让微课在我们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吧!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8

以前只是听过微课这一词,并没有太在意,总是感觉这些时髦的东西与我们农村教师无关。前段时间小教室举行小学数学微课评比,学校让我制作一节微课参加比赛,对于一个对微课完全没接触过的人来讲,我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在我们学校陈火德老师的指导下,才对微课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微课的制作,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微课的制作谈的几点肤浅的认识,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

首先是微课的选题。微课是指时间在5—8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选取的内容应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且内容一定要适合多媒体的表达。我选择了《圆的认识》这一课,就是因为几何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来教学。但我后面反思,我的这节微课几乎包涵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没有把握好微课应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这一特点。如果把它分解成学习画圆,认识圆的特征两节微课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晰。必要的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然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依然要以问题推动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避免灌输式。接着就要准备好微课的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所以我在制作《圆的认识》这一课件时,尽量的做到美观、大方、简洁。

最后,准备开始录制微课。我采用比较简单的pptxx录制微课。使用幻灯片放映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从头开始录制,逐页录制解说;使用“文件”中的“保存并发送”,创建视频;最后再利用格式工厂进行格式转换,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要录好微课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很连贯的复述多遍,不结巴为此。在录制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在微课讲稿中,可在翻页处做上记号,避免录制时忘记翻页。

(2)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要有吸引性。如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等等,但无论你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力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

(3)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逻辑性要强,有创新,有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录制微课过程中一般不出现“你们”“大家”等字眼,微课的受众对象是单个的学生。

(4)微课讲解时,还要控制语言速度和语言留白,对接学生思维的流速。老师不能按照自己思维的流速讲问题,而是要和学生思维流动的速度对接。通过控制语言速度,语言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参与到学习中来。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9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xx年秋首创的,目前已经在该学院得到应用。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教学内容,一般1~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了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了一系列微课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受欢迎的程度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注:这里的数字故事型微课,对应于我所分类的“传道型”微课)

20xx年11月,佛山教育局又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已征集到了1700多节优秀“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微课”类型多样,展播一个月来,访问量超过了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注:佛山目前主要做的是“授业型”微课——针对知识点的微课和“解惑型”微课——针对典型例题试题问题的微课)

这里的“微课”并不等同于微课程,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视频的时间相对于微课程较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但其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博士指出,微课是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资源表现形式,它具有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动态生成等特点,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同时,佛山市微课评审专家、佛山教育学院副教授容汝佳表示:“佛山市教育局开展的“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活动,是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创举,微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科教学知识点来组织与建设教学资源,具有开发简单高效、使用方便灵活,便于网上教学交流等特点,微课对广大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优质资源。”

应该说,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也满足了移动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微课程=?

想起了“聚焦教育变革——20xx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发表的题为《教育变革—全球趋势和经验》的主题演讲。Brian Gonzalez提出了颠倒的教室——这一新的教育模式。所谓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我突然感到,微课程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试想一下,教师将精心制作的有针对性的微课程上传到教学服务器上,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浏览或下载这些微课程,进行课前学习。由于微课程内容的引导性、丰富而准确的链接,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在这种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将疑难问题实时地反馈给教师,或利用移动设备自带的通讯工具来寻求同伴的帮助。课上,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以及做一些测评、沟通的工作。

这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同时对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1、怎样做到短小精悍?

2、怎样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曾经说过:“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而我们将对这一进程进行监督。”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找出两个问题:

1、怎样构筑这样一个知识框架?

2、以怎样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

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上面的两个问题就随之而解。可究竟该怎样解决?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0

后天就要开学了。刚才打开我的空间,把上学期学习翻转课堂后制作的几个微课看了看,觉得蛮有意思。我一共做了七个。原定的第八个打算寒假里录出来。为什么留下一个迟迟没有完成呢?除了有点技术问题需要改进外,还想总结一下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以便质量更好。

一、时间不能长,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分钟,可大多都在5分钟左右。当然,高三地理是难,解一道题往往牵扯好几个知识点,要把题讲透,3分钟是解决不了的。但这不是理由,微课之所以是微课,就是一个微课只解决一个知识点,才可以短小精悍,才不会吓住学生,才会让学生看下去。如果一个长达10分钟的“微课”面向学生,那些学习困难的,就不会花时间去看了,这样,我们录制微课的作用就不能发挥了。因此,每个微课我都录了不只5遍,没完成的那个10遍不止了。

二、一个知识点一个微课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我尝试的是试题讲评课的翻转课堂。讲一个试题,要讲透,举一反三,牵扯到的知识点会很多。我的做法是试题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就讲几个知识点,既然讲,就讲明白。所以,微课还是小微课,但数量变多了。不过,这会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哄着他一个接一个地看下去。

三、语速要比正常说话快一点,但也不能太快

《物影》这个微课,为了不让视频时间超长,我不仅说话快,还在后期剪辑时把中间语气停顿的时间也都剪去了,时间是会短那么一点,但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这样对听课质量肯定会有影响。

四、录制前最好写脚本

本来想好的话,录制一开始,容易卡壳,还有,录制微课让我感觉到我怎么那么啰嗦呀,看来平时上课时讲话存在问题没有觉得,这一定得改。但录制时由于讲错过多,就会泄气重来,这样很浪费时间。因此,录制前最好把要讲的话写下来,象刚参加工作写教案一样,一句一句,这样,在录的时候语速、语气才会拿捏的好,录出来效果也会好,学生才会爱看。

五、要不怕困难,勤于钻研,向网络求教

教师毕竟都不是电脑老师,即使是电脑老师,新出的软件层出不穷,也不是个个都精通的。尤其现在做微课的还不是太多,想向人请教都找不到人。常常一个小问题,好几天困扰你无法进行下去,但网络上资源很多,还有很热心的爱好者建有QQ群,大家互帮互学,收获很大。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1

20xx年6月17日到28日,有幸参加了杭州师范学院组织的20xx科学微课90学时脱岗培训。本以为这次的培训和以往的培训一样,主要是理论的学习。纯理论的报告听过很多,收效并不大,但这一次和以往的不一样,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通过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这次微课制作培训的学习体会:

6月18日下午,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王耀村首先为我们作了《漫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从为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设计什么?如何设计?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列举了好多的例子,不愧是科学专业的,好多地方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平时所听不到的报告。特别是他在报告中提到的奥苏贝尔的名言: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因此进行教学。这是我们平时所不曾想过的!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6月19号上午,由海盐县实验中学校长,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钟战华作了一场题为《信息技术在微课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从中了解了好多网络术语,同时给我们展示了他身边的我们所没见过的高科技产品,并给予演示这些产品是如何在现代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及发挥怎样的作用的,老师们热情高涨,参与互动,与其说是报告倒不如说是一场生动的多媒体技术、电脑软件、现代科技在如今教学中发挥作用的一场生动的表演!同时介绍了微课的.概述和方法,微课与微课程的概念之争及介绍了海盐县实验中学的数字化教学展开情况!

6月19日下午,由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教研员、省教坛新秀姚雪飞老师作了《微课程开发且行且思且成长》的报告,为我们介绍了微课与微课程的整合,及制作微课的一些方法,还介绍及观看了一些微课,并进行点评,这对我们以后制作微课少走弯路起到重要作用!

6月20日上午,由杭师大现代教育技术专职教师,主编过“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祝宇红老师上了《微课程中的多媒体》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课!这个上午,主要对微课制作中的动画嵌入技术作了讲解,并介绍了多种软件的应用!特别是3D动画应用软件及视频编辑应用

软件的应用进行了讲解,也是听课老师参与互动,气氛非常的活跃!到了最后同学们都不愿离去,还想学到更多的制作动画的技能与软件应用能力!最后还介绍了素材网站PHET,里面主要是物理教学技术的素材,对我们科学老师来说,特别有用!

6月20日下午,由杭师大学科教学专职教师,留日博士陈斌老师主讲了《微课开发的基本理论》,他对什么是微课,微课的发展等作了讲解,并结合他的教育实践,他的学生做的实验作了展示与介绍,特别是液N2的相关实验,及液N2如何应用在我们初中科学的教学中,作了详细讲解!这会使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6月21日全天,我们一行乘车去杭师大下沙三号实验楼,听取了由杭师大专职实验教师,留日博士丁望峰老师的实验讲解,在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好多的有趣的实验器材,平时只能在网上或书本上见到,今天亲眼所见,好奇心由然而生,好多老师像学生一样,不等老师讲解,就自行研究起来!特别是静电的实验,大家算是见识了!加了139KV电压的静电场,人的头发竖起来,以前只是图片中介绍,今天是亲眼所见,气氛活跃到极致!老师们体验了好多实验,兴趣深厚!还拍了好多视频,这对我们今后制作微课,是多么难得的素材!

6月22日,听了富阳中学特级教师,获全国实验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赵力红老师,为我们讲了《科学老师应对疑难实验的能力培养》,讲解了课本中好多的实验改进,如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各种改进,并把各种器材带进讲堂,老师们参与其中,象是做游戏,更是学到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另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橡皮筋演示温度的改变,用压缩火柴头燃烧实验)这些都是我们平常不会去想也不会去做的,但他这里介绍的实验效果特别的好,成功率高!另外还介绍了实验中如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6月24日上午,由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杨建宋,为我们作了《科学探究:案例分析及写作》的报告。指导我们如何去写论文。这对我们今后的论文写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6月24日下午,由杭州西湖区信息与装备中心副主任、西湖小学校长卻云江主讲了《微课开发的技术基础》。主要为我们讲解了微课制作中的录屏,并实际的录制了一段视频,边分析边讲解,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学员也是热情高涨,恨不得想自己上去一试身手!学员们参与了整个的互动过程。相信学员会迫不及待的装上软件去实践一番!

以上是培训这段时间的一些报告或是课的片段,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对微课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知道“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能做出质量更高的微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通过学习培训,我认识到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xx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的“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最好为:Mp4,视频尺寸为:1024*768。音频格好式最为:MP3。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2

微课程很受教师欢迎,对教师成长有帮助,但微课程并不是万能的。任何教育变革,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成功。其实,在微课程提出之初,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自我诘问。(注:提的问题非常好,请大家多思考啊!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或解决办法?)

1、微课程一事一议,一事一课,不可穷尽,挂一漏万,开发那么多,有意义吗?

答:细节最动人。教育,唯有走近细微处,才更能打动人心;唯有走进细节,才是真教育。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是这样的具体事件组成了教育过程。孩子也是在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成长。我们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妙招,甚至也想创造适合所有场景的教育方式。但这终究只是理想状态,其实这样的妙招和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孩子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适用于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个突发教育事件,都考验着教师的临场智慧。临场智慧从哪里来?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也很难有一模一样的教育场景。教师只能从这些众多的“唯一”事件中,寻找相同与不同,领悟和把握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需要一次次的积累,由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教育的复杂性正说明了这些“不可穷尽,挂一漏万”的案例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不完美、草根性,成就着教师“微研究”的质量。

有老师可能还会认为,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例和故事,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来得快。是的,理念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老师们接受、认同了理念,但往往苦于没有落实理念的好的操作方法,导致理念和行为之间相差甚远。而这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案例,渗透着理念,承载着价值观。案例是理论的故乡,实践渗透理念。教师在学习和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体会着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2、微课程,因为极其精炼,将故事的背景、教师的情感都屏蔽了。情感是教育的前提,离开了情感,这样的案例还真实吗?还有用吗?

答:是的,有一种说法是离开了情感,就不存在教育。但问题也恰恰在于此:情感不能复制。既然不能复制,那我们又怎样进行教师培训呢?教育是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爱心、责任、担当等情感的投入。教育=情感+技术(专业)。虽然情感不能复制,但技术是可传播的,也是必要的。所以,微课程有去情感化的追求。情感因素因人而异,不可复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去情感化的案例,更适合教师学习。去情感化的教师培训,更人文,更宜传播。

当然,这不是说情感在教育中不重要,而是说情感不便传播和复制。所以,极端一点说,微课程传播的是教育技术,每位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用习得的技术,融进个体的情感,创造更为丰满的、富含自身情感的故事和案例,善莫大焉。再说,情感不是无缘无故生发的,教育情感也应如此。

3、到底是开发微课程重要,还是使用微课程重要?哪个更有价值?

答:微课程对不同基础的教师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入职型教师,可以学习微课程案例为主,主要作用在于激活职业敏感,降低教育视角,启发教育实践;对于经验型教师,可以学习、开发并重,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反思,启发和积累实践智慧;对于研究型教师,可以开发为主,主要作用在于创造故事,梳理、提炼成果,传播辐射,以影响更多的人,同时达成自我认同,增强持续研究的动力。

因此,待成熟的教师着重于运用微课程,成熟的教师侧重于创造新故事,开发微课程。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微”:微问题、微故事、微研究,将眼光放低,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对于学校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之中。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即为启发教师实践、思考、提升、交流、分享的过程。全校教师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完成向同伴学习与自我反思。

一句话概括,微课程只是教师研修的一种方式,微课程最大价值在于研究案例、创造故事的过程。不能为了微课程而微课程。

4、教师开发微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PPT制作上,如何引导?

答:开发微课程要筛选素材,提炼内容,还要配上合适的图片和音乐,制作时间长,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过于追求形式完美,转移了教师注意力,削弱了微课程的内涵。我们建议这样处理:提倡在空白背景的PPT母板上制作,重点关注文字和内涵,后续的美化、制作请专人代劳。

5、微课程是“微”时代的产物,属于快餐文化,这是不是走偏了?

答:确实,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是一个快的时代、微的时代。快,难免“肤浅”;微,难免“浮躁”。但无可回避的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改变事物,只有认同它、接纳它,才有可能影响它,继而才可能引领它。通过微课程,我们并非要引领一个时代的教育,只是希望创造出更适合教师学习的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3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函数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网络名师微课上听完毛泽军老师的讲解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我校的另一位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稍微强,这种“家校翻”还比较的适合,所以,我们有时还是可以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4

20xx年的金秋,迎着铺面而来的“微之风”,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了美丽的青岛,参加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组织的微课程专题培训。尽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培训的费用却很高,有失望有印证更有启示,总之,短暂的培训为我们揭开了微课程的神秘面纱。

微课其实很简单

微课就像这次的培训,很简单。一天半的培训,其实内容很少,老师讲讲、学员尝试、专家点评,像平常我们上课。本次的主讲是李玉平老师,一位来自美丽大草原的汉子,微课程的创始人,亲切随和,会场上常常会响起他爽朗的笑声。简单的开场白,他就结合着板书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做微课程,目前常用的微课程类别以及做微课程的内容,没有多少深奥的理论,简洁的话语,清晰的思维导图,最后定格在一句话:微课程是个思想活。是的,微课程其实需要的技术含量真得不高,但创意却是最重要的。他的讲话就像课堂的导语。接下来的微课开发团队的两个核心成员--来自遥远的深圳的两位教师:舒翠萍和程俊英分别就微课制作的两种常用方式进行了技术层面的培训,有PPT的制作,也有录屏方式的操作。而这些,其实重要的是有相应的版本和软件,东西原本就有,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运用得不好,那么老师来指导,手把手地教,这算是到了上课的新授部分。学习了新知识,总要尝试练习,这次的培训要求自带电脑,现场操作练习,自己尝试制作微课程,专家组的老师给予点评辅导,算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我是信息技术专业的外行,但老师所讲的这些至少现场是都达标了,我相信,在今后的反复练习中,肯定能运用更自如。

点评我的微课作品

听了一上午的讲授,我印证了我所理解的微课程其中的一种形式:在3-5分钟的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用相应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加上音乐的渲染,制作成能自动播放的PPT。李老师重点针对教学谈了微课程的设计,说实话,我一直不太赞同这一点,学生在咱的课堂上那都不听当当,还指望他们回家对着视频看,我觉得不靠谱。不过,微课程其实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短小精悍,很能触动人心。我想到了上学期例会汇报制作的《花儿朵朵开》,当时完成了,自己都很感动,老师们反响也不错。我想知道我制作的这个算不算微课程,在李老师的团队里会给予怎样的评价,我更想听听老师如何点评。于是,中午我想办法下载了这个ppt,根据老师的讲解转换成了视频,然后交了上去。或许像我这样傻乎乎的学员没几个,李老师点评了两个使用录屏方式制作的学科微课后,就介绍了《花儿朵朵开》,听得出,他不仅认可这个PPT,还给予很高的评价,会场反响也不错,有想拷走的,也有关注学校校本课程的。总之印证了,我对微课的理解没有多少偏颇。

微课带给我的启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这么高级别的培训。梳理这次微课的培训,给我三点启示:首先,让我明白了如何进行微课的深度开发。第二天,微课团队的专家又结合着《花儿朵朵开》和大家交流了关于微课深度开发的问题,李老师点评,单独的这样一个作品,顶多是学校的一种宣传方式,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项目来开发,那就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的微课,比如每一项校本课程的介绍;校本课程里某节课学习难点的介绍等等。他又列举了他女儿针对拼音iuy的学习,就开发了十多集的微课,他认为碎片越小,越便于师生的使用。尽管有的观点我保留,但将校本课程做成系列化微课,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其次,李老师团队那种自发的研究精神。用李老师的话说,最早他并不是做这个的,就是用了辅助研究的,他作为教研员发现有的问题给老师讲了,但不够清晰,不便于老师反复研究,于是就慢慢做成了这样的微课。一位年龄已近退休的老师,能以这样创新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去做研究,令人敬佩!最后,我再次感受到了这种和谐愉悦的培训之风,没有装腔作势的老学究面孔,台上无论坐的是谁,都是在分享,分享自己的小妙招,分享自己的做微课的故事。真诚的交流,现场的演练,深夜大厅的交流,都定格成一幅幅照片,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最后,推荐几个网址,和大家分享,更期待有兴趣的老师也尝试用微课的方式将自己的工作、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5

这次活动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课题的选题:

(一)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厌学,贪玩问题。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1、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2、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习毫无激情,学习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习热就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了又搞探究学习,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三、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一般不要过长,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3、建档归档其作用一是体现自己的研究轨迹,能够证实研究。二是记录了我们的研究过程同时也规范了研究。三是便于同行们相互学习参考交流。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6、关键词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

7、前言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8、正文正文又称本论,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9、结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10、附录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将研究成果用于分享、发表、参加比赛等。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