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今日送儿上大学

今日送儿上大学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6W 次

曰子真是过得太快了,我的大学生活犹如还在昨日,而今天,我却走在了送儿读大学的路上,弹指一辉间,世间已勿勿走过二十七年,腾落又换位,曾经被人担心、被人牵挂的莽懂青年,象当年的父母亲一样,今也走在了牵挂的路上。

今日送儿上大学

到今年,中国已恢复高考40年,通过了高考独木桥的学子们,如今活跃在中国的各条战线上,大部分成为了中国的脊梁,他们形成合力,使中国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正成为世界自觉学习的榜样。而通过40年的发展,中国高考在为国家推举了大量合格人才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高考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1990年,那时,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通过高考的人,不管是中专、专科、还是本科毕业后,国家都统一安排工作,也就是吃皇粮,因而竞争异常激烈,能参与其中并能胜出的少之又少。记得当时我县只有一中和民中两所学校设有高中,两校分别有文理各二个班级,高考过后,听说全县在县城最繁华地段帖出的光荣榜上,只有四十几个学生的名字。

二十多年过去了,上学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拿到通知书的一段时间是父亲和我最高兴也是最累的一段日子,除了要按农历时节按时完成各种农活,父亲还得抽时间陪我一起,根据通知书要求,需去乡派出所和县公安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以及时机不对的原因,从家到县城30多公里的山路,父亲与我走了几个来回才终于办成。

接下来就是卖口粮和准备学费的日子,按规定,需交300斤大米到乡粮库,粮库开买粮证给学生带到学校,才能领饭票有饭吃。计划经济的余温,在我跨入大学校门前,还有所体现。

而对于我没有水源的家乡,基本上靠天下雨吃饭过日子。一个家庭忙活一年,不缺粮吃已经算是非常富有了。有比较惨的,由于天旱产量低等等原因,常常辛苦一年,连出夕煮年饭的米都没有的,也很常见。还好,在父母亲和姐姐们的辛勤劳动下,我饿肚子的日子倒未曾出现,但现在我一见到包谷、土豆、红薯就觉得反胃,也许是那时吃得太多的原故吧。

300斤大米,对于当时的七八月份的我的家庭来讲,除了家庭的口粮外,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去给我交口粮了。还好,在父母亲的努力和乡亲们的帮助下,东挪西借,大概半个月的样子,把所需的稻谷筹集完成,只等选一个好天气把粮食担到乡粮库。

乡粮库在乡集镇的边上,与我家相距约3公里的路程,没有公路。我的初中也是在乡中学上的,对于这3公里的山路,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在这条约40分钟行程的山路上,父母亲为了我的学习和子女们的生活,不知仗量了多少来回。

交口粮是父亲和我一起完成的,我记得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每次只能担80斤,我每次可担60斤,我和父亲一起担了三次,从早到晚花了一整天,才把所需的口粮担齐。现在算算,当时一天的劳动量,也算是惊人的,可就是这样的辛苦劳作已是父母亲日常劳作的常态,也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更让父亲的身上累积了一身的疾病。

听母亲讲,父亲身上的疾病也是因为从小就辛苦劳作落下的"养身病"。由于爷爷去世时父亲只有11岁,家中两个奶奶都有缠足,不能下地做农活,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生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父亲当时年幼的肩上。

在我的记忆中,就没看到父亲休息过,整天都有做不完的农活。由于没有水源,春天,父亲必须迎着暴风雨去打"望天水田”,那种电闪雷明、风雨交加的时刻,我也跟着父亲经历过几次,每次都害怕得全身发抖,但望着父亲在前面那坚定的步伐,我也只能咬着牙紧紧跟着,深怕落下就被黑夜吞噬。

夏天,父母必须顶着烈日,清除田间杂草,给作物施肥、浇水,精心地照料着田地间的农作物。

秋天,父母也必须披星戴月地与老天争时间,抢收各种粮食,否则,一年的辛苦都将化为泡影。

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时,一遇到春种和秋收,学校都会放一周的农忙假,好让学生回去尽量帮着父母渡过农忙难关。

父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苍伤的岁月留给他的,除了他脸上深深的皱纹,还有一个佝偻的身材,以及一身的疾病。

我每每想起,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挑着重担,佝偻着身子,艰难而坚定地向前迈进的身影……

与办户口迁移手续和交口粮相比,最不好办的还是学费问题,我知道,当时家中实在是拿不出钱解决我的学费,为此,也曾几度有放弃上学的念头,但都被父亲给骂了回去。他说:学费会按时筹齐,不用担心。

但为了弄学费,父亲又跑了多少路、受了多少苦,我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的是,在那段时间里,父亲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拿到乡集镇去卖了,不抽烟的父亲,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一个人悄悄地用纸卷着树叶当烟抽。

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各种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尤如父亲所说,学费基本按时筹齐。行礼箱是大姐拿来了她结婚时的嫁妆,一个木箱子代替,二姐夫自告奋勇送我到学校。

记得我是中午吃了午饭出的门,父亲坚持要送我一程。二姐夫背着木箱走在前面,我在中间,父亲在后。出门后,想起父母年老多病的身子,泪水就止不住地往外流,我不敢出声,只能假装谈定地一直朝前走,深怕回头被父亲看见我的眼泪。因为他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

我们三人就这样默默地走着,一走就是二里地,在我再三要求父亲回去后,父亲才停止继续前进的步伐,说:"出门要照顾好自已"。我哼了一声,算是作了简要的回答,不敢回头继续朝前走,当我们走出老远再回头看向父亲的方向时,在父亲止步的地方仍然耸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

时间一闪, 二十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正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更加富足。我入学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在今天似乎也不再是困难了。

现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国家不再要求学生交口粮。政府甚至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公粮"制度,农民种田不再向国家上交公粮,相反,国家按照每户农户粮食产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补帖。同时,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老百姓看病国家也给予报销医药费,大大解决了百姓的后顾之忧。

现今考取的学生,户口可转可不转,全凭自愿,解除了来回奔波之苦。

对于学费,国家向确实困难的学生,实施了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帖息,学生大学毕业工作后按时还款就行,基本杜绝了"因困失学”的状况。

现在,国家每年有近700万学生进入各高等学校的大门继续深造,大大提高了国家的人口素质,使我们国家在各条战线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送儿求学的道路上,我也没有向父亲那样默默地遥望,而是与儿一起坐着飞机绕道北京,参观北京天安门、瞻仰了敬爱的毛主席、向先烈和国旗致敬后,再转达儿子的学校。行程都由儿子安排,每一站都是那样的顺畅,完全没有旅途劳顿之苦。

一路上,也与儿说起我们那时的坚辛,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优越与幸福,深怕儿子忘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奋斗的结果,希望儿子努力学习,继承红色基因,肩负起他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与文明。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