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我解古文难懂之因

我解古文难懂之因

推荐人:塞外云 来源: 阅读: 7.12K 次

上学时总觉古文难懂,粗略浅读往往识其字不知其意,抛开古人行文习惯、语法和今人有别外,认为主要是古人写作时字句的极度凝练和压缩,一句白话本来挺长,文言文可能三两个字就搞定了,甚至一个字就是一句。

我解古文难懂之因

古代文人的文字功夫十分了得,对用字用词极其讲究,每每行文,必是字斟句酌,一篇文章无一赘字。有一次看文言文突发奇想,认为古人之所以如此,是书写不便所致。早期纸笔都没有,最早刻于龟甲兽骨,是为甲骨文,后来刻于竹简木牍,再后来有了毛笔仍写于竹简直到纸的发明。

就不说甲骨文时代,在有纸之前的竹简时代,想写点什么都不容易,出一本书就更难了,光是制作竹简就够费事了,还要拿刀一笔一画的往上刻,为减轻劳动量,于是古人就尽可能在书写时少用字,能用一个字表达就绝不用两个字,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专门为书写方便的书面语体,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文言文。

由于前后历经很长时间,也就成了文人的书写习惯,有了纸也没改变,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而且我还觉得古人在生活中应该和我们现代人说话方式差不多,当然自己不是搞历史和文字研究的,无所为据,纯属臆测,好玩而已,好像还把两句歪诗信手写在了学校图书馆借的文言文书里。

昔日涂鸦之《古文难懂之因》

古文字简含义深,

晦涩艰深似天文。

一句白话三两字,

或因刻简太费神。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