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南凉公园断想

南凉公园断想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9W 次

昨晚又下了雪。吃过早饭,无事可做,听说南凉公园里新做了几尊南凉国国主的雕像,就想到哪里转转。其实,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对十六国时期的南凉国并不怎么看好,认为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短命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而已,在乐都定都时间也就七八年,且穷兵黩武,与周边割据政权连年混战,没必要大书特书,为他们雕塑纪念。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对乐都、对河湟谷地的经营日久力大,影响深远,其中不乏盛代名人,为什么要单独钟情于南凉国、南凉王呢?带着疑问,本着踏雪赏景的目的走出了家门。

南凉公园断想

天气不是全阴,有点太阳的影子,不太冷。路上雪不太厚,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最近连着下了两场雪,空气被雪花洗净,吸入很清爽。行人不多,车辆缓缓地移动着。

走过高楼丛林,踏上公园的台阶,环顾四周:裙子山火红似霞,顶上冒着热气;湟水河像一条飘带,轻柔地飘过乐都盆地;南山白雪皑皑,云缠雾绕,一幅静谧安详的水墨画呈现在我的面前。掐指一算,在乐都县城生活打拼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亲眼见证、亲身陪伴她从一个只有低矮的草房砖房和窄窄马路的旧县城发展成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的新县城,成为海东市府所在地。可我从来没有好好欣赏过这座古城,心里没有接纳过这座城市,只是把她做为我漫长人生旅途的一处驿站,安放在心底的一直是山区老家的茅屋土路、风土人情和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

现在仔细打量这座千年古城,体察她日新月异的变化,惊讶她突飞猛进的发展,感觉她也是非常的可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易安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一闪,使我的心底生发出一股莫名的温柔,我想这一刻我才真正接纳了这座古城,融入了这座古城,真正关心起她的前世今生。怀着这样的心情,我瞻仰了南凉国的开国者秃发乌孤和继任者——他的弟弟秃发利鹿孤和秃发檀的雕像,对他们在乐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建立的功勋深感敬佩。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是一段极其黑暗的历史。由于西晋政治体制上的缺陷和妖后贾南风弄权乱政导致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291年—306年)使大好的统一局面被破坏,五胡乱华,国家四分五裂,民族政权林立,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羯族石虎残暴野蛮,行民族仇杀政策,中原的汉族几乎被残杀殆尽,冉闵以牙还牙,颁布“杀胡令”,大杀胡族,羯族几乎被灭族,你攻我伐,腥风血雨,惨不忍睹!过去富庶的中原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摧残,倒退数十百年。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暗无天日、狼奔豕突的年代,地处西北边陲的乐都,鲜卑秃发部建立的南凉国,在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和秃发檀在位时期,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采纳汉族文人的建议,劝课农桑,兴办学校,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使得乐都等地出现短暂的农耕发展、文教兴盛、六畜兴旺的局面,在祖国的河西保存了一丝中原文明的火种,给黑暗的北中国以一抹文明进步的亮色,使南凉成为当时全中国少有的几处人文乐苑,也使乐都地区已经萌发的耕读传家的良风良俗得以赓续发展,成就了今天乐都文化大县的美名。

顺带一提,鲜卑族源起于战国时期东北的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在其后的千余年里,鲜卑族不断南迁西征,分化出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秃发部、乞伏部、吐谷浑部、段部等部。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及其政权为祖国母亲的发展繁荣做出过贡献,其中的佼佼者,则非鲜卑族莫属。

鲜卑族的秃发部和吐谷浑部为开发青藏高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拓跋部不仅在南北朝时期统一了中国北方,恢复和发展了经济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还为当时日渐柔弱的汉族注入了游牧民族彪悍强劲的血液,改造了伟大的汉民族,使其充满创造和开拓的活力,进而在隋唐展现出令世人耀眼的帝国雄风创造出光耀千古的盛世文化。从万里之遥的东北林海雪原到青藏高原,一路迁徙,一路征战,一路融合学习,一路开拓创新,鲜卑民族的韧性和勇气,适应力和创造力不能不令人感佩惊叹!

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筚路蓝缕、勇往直前、开拓创新、争取光明的民族品格不正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吗?有感于此,我重新瞻仰了几位国主的尊容,鞠躬行礼,表达了做为一名后辈南凉人对前贤的崇敬之情,并对乐都区政府设立南凉公园和为几位南凉国国主树立雕像的做法深以为意,认为此举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南凉历史的认同感,增强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且能激发人们热爱乐都、建设乐都的热情。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