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年味赏析提纲

年味赏析提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W 次

记得小时候,家乡那边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仔细深究其中的意味,讲的是小孩子对新年中不仅有很多好吃,还可以穿新衣,收红包,放鞭炮,走亲戚等各种习俗活动的热切向往;同时,也道出大人们对春天里可以春耕、播种,继而通过辛勤劳作,收获致富等各种经营家庭生计的殷殷希冀。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小孩那时还理解不了大人们心中的酸与苦,而大人们也很难懂得小孩子心里的甜与乐。

年味

印象中,对我来说,小时候的过年似乎从腊月初一那一天就悄然开始了,因为从这一天,家里饭桌上出现荤腥的次数及数量较往常渐渐的多了起来。从平常日子里的隔几天吃顿猪肉到腊月这段时间里几乎天天有猪肉;从以前荤菜碗里肉眼可数的零星几块肉片到腊月期间荤菜碗里少数的若干配菜。或许,正是这种对菜肴体验的巨大落差感,错误地造就了新年时间在自我意识中毫无知觉的延长。

往年的新年,从腊月初一那天开始,当地的村民们就开始在有意或无意的为即将而来的新年着手准备。在家制作腊肠、腊肉;数着日子盼着在外打工的亲人回家的时刻;小孩子则期望着寒假的临近,脸上不自觉的洋溢着似乎是这一年里所有的快乐。从小年到除夕这一段时间,人们更是忙得如火如荼,大人们在天还没亮时,就赶集去置办各种年货,带小孩的还会给小孩子在集市的服装区买上一套过年穿的衣服和鞋子,这也是在我小时候最引以为快乐的事情,每每都是在赶集的前一晚就激动的睡不着,生怕睡过了头而父母又不忍心叫醒,错过了去热闹集市试穿和购买新衣新鞋的机会。

随着除夕那天慢慢到来,村里的鞭炮声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各家各户都忙着打扫家里的里里外外,清洗各种器皿、炊具等各种需要洁净的东西,这也是一种传统的过年习俗,意在“除旧迎新,祛尘纳福”,同时,也寓意驱除旧年的病祸邪灾,迎接来年平安顺利。当然,那时候的我们或许全然不知这其中意味,只知道拿着家里从商店购买来的鞭炮,约上附近同龄的小伙伴高高兴兴的玩上几天。而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家里见不到这么多鞭炮。

从家里置办了年货的那一天,那时候的我们恨不得自己能有两个肚子。一个用来装各种在平常难以吃到的零食,一个用来装各种用来招待客人们的菜肴,当然,还有各种只在过年时家里才会做的各种油炸的特色小吃。那时候最令我们感到兴奋的事,是除夕夜晚与家人围聚在火炉旁,一边吃着喜爱的零食,一边听爷爷奶奶讲着那些古老而有趣的故事,舍不得睡觉的我们,一半是因为想让这美妙愉悦的时刻持续下去,一半是因为在等待着我们心心念念的压岁钱。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味道也在心中默默地淡化,淡到几乎仅有少部分人察觉到这种变化,此后的年变成了只留在脑海中的童年回忆。以前的过年随腊月的第一声鞭炮隆重而来,至元宵节那天的灯火辉煌而去,这期间充满了数不清的欢声笑语,幸福甜蜜。

多年以后,年从人们的期盼声中平淡而来,亦从离家之时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与家人团聚时间的短暂让人几乎都要忘记过年存在的意义。交通的便利使得多数人不在向往热闹的大集市,取而代之的是商贩们开着三轮货车来当地贩卖各种过年所需的菜品、零食等,或者有车的家庭户从市里面的大超市购买后拉回来;以前大家庭的团圆饭,随着祖辈那一代亲人的陆续离去而逐渐聚少离多,分崩瓦解成各个小家庭的其乐融融,而春节正月时的拜年习俗亦随着祖辈们那股凝聚力的消散而变得只是礼节性的相互往来。

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曾经心中留有的那份童真也渐渐地被学业、工作、生活乃至责任与担当等这些慢慢占据,留下一副只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生活中随时间流逝而出现的事情的身体机器,而过年也不过是这个机器在一年中履行的一个程序。也许,在不知多少年后的某个除夕夜晚,当我们向子孙们讲起自己小孩时期过年的乐趣时,他们可能会因为这陈年乏味的故事而昏昏欲睡,而我们也只能缄默地做自己的听众。

也许印证了那句现在看来古老的俗语,成年后的我们不在是“小孩盼过年”那种纯真的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大人盼种田”的那份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种成长与生活给与我们的选择,才让那些曾经拥有的短暂美好封存的愈久弥香。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