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从朝阳寺到九宫庙

从朝阳寺到九宫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4W 次

朝阳寺是我之前工作的地方。

从朝阳寺到九宫庙

朝阳寺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有数百年的历史。前临幽壑,背靠群山;左接翠林 ,右望苍野。钟灵毓秀,香火缭绕。据传,开山鼻祖在山门下埋了块石碑,碑刻“今日和尚地,明日学生坛,热闹几何时,犹如花谢开。”鼻祖也许早就预测到这里会成为学校,也许是他希望这里成为学校。1926年,这里真的被乡绅沈先生捐款捐物改办成了学校。(沈先生是当年留学法国的学生。)最初的校名叫“大道中学”,秉持“天下为公,大道远行”的宗旨 ,为乡里培养人才。

建国后,学校依据行政区划相继更名。直辖后,是重庆市重点中学。高考恢复重庆直辖前,连续十五年高考上线率万县地区第一。重庆直辖后,每年有三四百人上重点线,年年有上清华北大的考生。如今学校占地四百多亩,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堪与名校媲美。朝阳寺是学校行政管理楼,旁边的殿宇修葺一新,但大殿却保持旧有的规模和式样。大殿前的庭院里,两颗桂花树相对而立;校园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相映成趣,雕塑壁画相得益彰,红墙黑瓦相伴而成,曲廊翘檐相拥而生。整个校园古朴与现代相承的建筑让校园多了份厚重,文化与历史相融让校园多了份深邃,绿叶与白花相映让校园多了份魅力。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了教书,成就了自己教书的本领。

九宫庙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

据说,这里确实有座古庙,城市的发展,早已让它消失,尽管我至今也没看到它的遗迹,但“九宫庙”远近闻名,如今,重庆第六大商圈就是以它来命名的。我工作的学校就在九宫庙的旁边。

学校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是1955年由时任教育局长的,邓小平的弟弟邓肯创建的。学校为当时钢城子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学校不大,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学校一直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了多名歌唱家、钢琴家和体育项目的多项世界冠军。如今学校经过多轮改革总结提炼的“四主五环”课堂改革模式,享誉巴渝,远响华夏,引来市内外学校同行的考察学习。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在课改基础上让高考质量飞速提高,一年一个台阶。学校获得国家、 市级大奖多项。学校以人为本,鼓励教师做有思想的教育者。

如果说,之前的学校让我获得了教书的本领,那么,现在的学校让我有了教育的思想。

之前是用“力”教育,信奉时间加汗水的道理,践行百炼成钢的真理,追求精益求精的目标。现在是思而后教,关注人的主动学习,注重人的能动性的激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本领的习得,思想的积淀铸就了我的教书生涯。没有本领,思想是无基之厦;没有思想,本领是无源之水。每走一地,学校都丰富了我的人生,生命因此多了色彩。

我很庆幸。每走一地,好长时间,我总是如履薄冰,生怕言行不慎,冒犯了领导,得罪了同事 ;更怕教书不力,学生赶我下台,领导赐我不合格。直到今日,这样的灾难尚未在我的身上发生。

我很庆幸。之前的成绩,得到现在的承认。现在的努力,得到学生的回报。

一所学校,渊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职工引以为豪的动力,当然更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感谢之前的学校,让我走到哪里就有求生的技能;感谢现在的学校,让我无论处于何境就能淡对人生。

人到不惑之年,孰能无惑,惑而能笑对,其为惑耶?按理说,年岁越大,经验越多。但年龄不是资历,经验不是资本,得瑟不得,炫耀不得。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转瞬即逝。回忆过去,珍惜未来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