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落叶知秋的湖岸

落叶知秋的湖岸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6W 次

银川的秋天,是清爽宜人的。从新疆来到银川已经半年多了。闲了下来,就想写一篇北塔湖岸秋天吧。

落叶知秋的湖岸

这天晚饭后。我和妻子借着即将落日的余辉,信步游走在湖岸的小径,身后的夕阳滑过贺兰山间,他把玫瑰色的血红泼洒在湖面上,波光凌凌。

回望:湖岸的小路,敞开了胸襟。伴着夜色的来临,我和爱人融入游人畅游湖边,慢慢欣赏着落叶知秋的湖岸了。

路上游人如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湖边,身着节日服装的小朋友,叽叽喳喳如林中的小鸟,从我们身旁穿行而过,到前面海宝公园广场去演出。我和妻子目送远去的身影,想起我们童年时的模样。

“走吧”妻子在一旁,拉拉我的衣角,示意到前面椅子上小坐。“好的”我应声道。

我们刚刚落座,又有一群民工模样的一帮人,经过小径从我们身旁穿过,他们的口音,不是银川人,听口音像是四川南部彝族人。只见他们身披晚霞担着疲惫,有说有笑,仿佛一天的劳作,卸载在回家的路程。

这时一位,坐在长椅上的老者,走过来跟我们打了个招呼。“你好”“你好”互相问候一‘’听你口音,不是银川人吧‘’“啊不是”我答到。

经过了解,从这位老人脸上,看出了饱经沧桑的人生

老人姓朴,七十多岁了,他是我的老前辈。六八年的铁道兵,而我是七八年的铁道兵。在这个远离新疆石河子的我,碰见一个老兵我无上荣幸,格外亲切。

妻子和他的老伴一同走在这夜色笼罩的湖岸边小憩。借着,霓虹灯的小路我们促膝而谈,有说不近的话语。远处,有唱歌的声响。

夜色撩人,岸边小路犹如诗人笔下万中风情,跃然在湖岸,随风潜入夜,“你怎么从新疆那么远到这儿来了”他问道“啊,退休了到银川市女儿家带外孙,你身体可好?”我道“我和你不一样,退休以后和老伴一起从四川金堂老家到银川市儿子这里探亲,到冬天就回去了”“真幸福,老前辈,好好保重身体,你就是子女的福了”

“就是就是”我们聊的很尽性:老人从四川乡下入伍到铁道兵,参加过成昆铁路修建,艰苦的岁月历历在目,我不能与他相比,光辉的军旅永生不忘。

说着说着老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回头一笑,匆匆告别我们,消失在林间小道。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想了很多。

妻子这是指着夜色笼罩的湖面说道:“你看这湖面多大呀”“就是”看见这景色,着湖水,这秋,这景于时又有了和妻子怀旧的心情。我给一旁的妻子,娓娓道来: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六十年代末,石河子农八师一五零团副业连从原址迁至新址。

由于缺水,当时由南京军区转业的干部姓司的连长,带领全连职工六十多号人,在离连部门前约有五百米远的地方开挖池塘。大概是六八年春天动工,秋天基本上挖我好了,那年我已九岁了,刚好记点事。

就是这冰“湖水”,使我在当年在聋哑长兄带领下,前去刨冰,拉冰,由于破冰是的阵裂,我在一旁顺势快滑入到冰缝隙里,同行的儿歌一把拽住我的棉衣,连拖带拽,拉到了冰岸。回家的路上,棉裤挂着冰凌,一路上咔嚓作响。母亲,心痛的把我安抚在火墙边,换衣取暖。自此,再也不让我们兄弟几个去冰“湖”刨冰了。

那“湖水”,也养育我们二十多年,入伍后,服务父老乡亲几十年后已不复存在。那曾经的“湖水”上面已盖满小康村,住上了连队新住户了。旧址上面已种上了观景林,连队也不复存在了。难忘吃“湖水”艰难的岁月。

而今,我徜徉在银川市金菊园北塔湖夜景,夜色里的玉兰拱桥掩映在湖中央,桥上游人如梭,湖中红嘴雁在湖水中央嬉戏游荡,湖水随风吹动掀起一道道波光凌凌,岸边的垂柳随风摇曳,好一幅迷人的秋景,撩拨我心。这才是浑然天成的大湖,不远处的北塔倒映在湖面,总是我心旷神怡。那走过的岁月,像这曲曲弯弯的小路,延伸到无限岸边,几多欢喜几多愁。

回望岸边,那无数腰身粗的垂柳,在夜风吹拂下,摇落星光。在秋风摇曳下湖岸,我闭目与睁眼之间,在路灯与湖水直间,我在找寻湖水的心境。

回程里,我看见,岸边有一位站在路灯下的小姑娘,眼睛里充满意望。姑娘你在哪里等待谁,我只看见了落霞伴着夜色的湖岸的初秋,时隐时现。

湖水依然流淌,落叶依然飘落,我和爱人的心也会随着湖水的流动,早日会回到思念的故乡吧……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