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读《追风筝的人》闲谈信仰

读《追风筝的人》闲谈信仰

推荐人:旁羽 来源: 阅读: 2.57W 次

看完《追风筝的人》,就像看了一部剧情曲折但并不离奇的电影,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景,但都是情理之中,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在阿富汗出身,但是在动荡时离开阿富汗前往美国谋生的阿富汗青年阿米尔的救赎之路,反映一些历经千辛万苦前往美国谋求生存的阿富汗人的生存境遇,同时,书里还是尽可能的将乐观的一面展示给读者,事实上现实可能更糟糕,至少相对于阿米尔而言,千千万万的无辜阿富汗人所受的苦难实在是灾难。《追风筝的人》在描写阿富汗所遭受的灾难的同时,也将阿富汗动乱前和动乱后的风俗文化和精神风貌做了相当多的描绘,它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是向世人诉说阿富汗人经历的苦难,并把一个战前阿富汗的样子真实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和平的安逸与战争的残酷相对比,成为一本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小说。

读《追风筝的人》闲谈信仰

这本让作者获得诺奖的小说所蕴含的东西很多,这里不一一讨论,只想要聊聊这本书最让我体味深刻的地方,那便是关于信仰的思考。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个不信神的人,但一辈子都遵循着自己的价值准则,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阻挡士兵的兽行。对于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也一直在极力补偿,在自己无法补偿时,内心时时刻刻都受到煎熬。正如前言所说,阿米尔的父亲也是一个有美德的人,虽然他一直宣称自己的是一个无信仰的人,但那只是值得宗教的信仰,他本身而言依然遵循着某种规则,可以称作为他个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父亲成为了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而阿米尔,也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对于阿富汗人的宗教信仰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刻意回避自己给哈桑带来的灾难,但这也使得他自己的良心也备受煎熬,在叔叔一通电话的开导下,才开始踏上了寻找哈桑的赎罪之旅。阿米尔在赎罪之旅中体会到了对祖国的责任,在经历了苦难后感受到了信仰并开始为之前的不信而感到忏悔,在营救哈桑的儿子时表现的无所畏惧,是信仰给了他力量。同时,因为信仰的缘故,即便是动荡的年代,千千万万个阿富汗人还是坚强的在故乡生活着,也是因为所谓“信仰”即他们的原教义,指引着塔利班犯下一系列泯灭人性的暴行,也是这点,让不少人对宗教信仰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这些和信仰相关的现象交织在一起,不禁让人忍不住想:信仰到底是什么?

提到信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诸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信仰,在观看很多印度电影比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我都被里面主人公执着的信仰打动,经管历经千辛万苦,遭受身体上的折磨,但都始终因为遵守了他的信仰而感到内心上的一种满足,依然勇往直前。但不论是那种信仰,都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宗教做了支撑,物化出了一个神让信徒膜拜,使得信仰和迷信始终有一层暧昧关系。让人很难分清信仰和迷信的差距。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破除迷信的时候,一定程度上把中国人的信仰也破除了,人们再也不相信“三尺之上有神灵”,使得在很久一段时间内,中国都被认为是“失去信仰”的。政治上各种腐败贪污横行,经济上不择手段牟取利益,民间也开始变得暴戾化,各种冷漠、猜疑横行,个人的生命变得无足轻重,在法律的盲区甚至是光明正大的草菅人命的事屡见不鲜,一部分人开始变得没有底线,没有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约束,于是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信仰的缺失,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显然宗教信仰、信仰、迷信并不能一概而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得出一下的认识:人都会寻找一个信仰,但未必有信仰的人都是好的,信仰只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的标尺,违背信仰则内心不安,顺应信仰则内心无畏。你的信仰假如让你去杀人放火,那你就会觉得杀人放火是天经地义。你的信仰让你救死扶伤,那么见死不救会让你内心不安。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马列主义成为了无数中国青年人的信仰,那个时候只要是思想稍微有点进步的青年都会大谈信仰,推翻封建腐朽,推翻帝国主义也是为了这个信仰,那个时代的信仰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迷信的信仰。虽然现在仍然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但不得不说在经历了文革对个人的崇拜之后,中国的整体却已经不谈这样的信仰了,这是一个整体的风气,在相当一部分年青的群体当中甚至以这样信仰为可笑之物,娱乐、享受为至上的追求。

不管怎么说,人是需要信仰的,社会也是需要一个信仰的,而且这样的信仰和迷信不暧昧,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到底应该有怎样的信仰,我们的信仰应该何处安放?

赞助商

赞助商